第5部分(1 / 2)

>顿时,课堂上发出女生们的一声集体惊呼,她们以为我要和谁吵架,当所有的目光朝我射来时,我才意识到我在课堂上投了一枚炸弹。尽管我刻意降低自己说话的音量,我仍然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调整,这一段经历造成了我和同学之间一道明显的障碍。

在服装厂和我相处的姑娘们大多数没有什么文化,所以我们之间说话一向都是直来直去,很少刻意含蓄的,为此我有意牺牲了诗人的语气,是为了不让大家觉得我难以相处或高人一等。当然我自己本来也就是一个没有心思的人。可是到了大学,当大家都含糊其辞地说话时,别人都能听出里面的真谛,只有我,怎么也分不清哪一句是客气,哪一句是真情实意。

一个学期下来,所有的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接触以后,空气似乎也变得污浊起来,单调而枯燥的讲课使人昏昏欲睡。教学的方式、黑板的高低、讲台的大小跟我的小学、中学的那些地方几乎如出一辙,但这并不妨碍我把多年前的戏重演一番。工工整整的笔记,按各个教师不同,要求把文章或肢解,或背熟,或发挥,或编撰结局,就像那倒霉的阿Q,我们揣摸他每一个动作,把他的形象一点一点刻在黑板上,模仿研究,麻木的阿Q受得了,并且还为被抬举而受宠若惊呢,但我们却实在受不了。然而我不会,肯定不会发出异样的声音,逃课,不参与等等之类的事。相反,我表现积极,踊跃发言。大学头一年,我仍旧两耳不闻窗外事。为了能使自己脱胎换骨,几乎是卧薪尝胆,除了白天几节课,我整个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我知道知识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对图书馆的迷恋越多就跟这个新的集体联系越少,我几乎跟外边的世界彻底疏远,我是充实的但又是孤独的,我的同学们大多对我表现出冷淡和生疏,当然有时他们也表露出敬佩,但这种敬佩却又带有明显的距离。

这曾使我陷入更深的自卑。我服装厂的同事来看我,一方面让我亲切、高兴;另一方面又使我加倍地自卑。因为我和她们亲热而自卑,又因为自卑而鄙视自己,你瞧,我自己多忘本呀!

我的神经常常承受不住持续的阴影,装满思想——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而过于疲倦,同时,沉闷的清贫的环境和饮食都使我觉得乏力。但那些形态各异的教授和讲师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现代文学的老师一到教室,闭着眼睛就讲,自得其乐,下边学生溜号也好,交头接耳也好,看武侠小说也好,哪怕男女生摸摸手接个吻他都会全然不知。

教西方文学的是个绝对的文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若有哪位学生以为可以像对伍教授那样做小动作,他一支粉笔头飞过去,不偏不倚,叫你头上长包。

语法老师就过于锋芒了,比较不适合那里的格调,倒与我相当投机。他从不因我衣着破旧,举止的木讷轻视我。相反,格外喜欢和我交流,那种师生之间的交谈别具一番滋味。

大学生活,为我后来从事创作做了必要的准备,即便那些书在服装厂的集体宿舍也能读下来,但感觉和效果不能同日而语。就像同样是水果蔬菜,做法不一,营养也就大不一样。

当我用这种眼光看我的姐妹们梦寐以求的地方时,我知道我的生活和我的思想注定已经脱离了原有的轨迹,我看到了许多不能理解的现象,也看到了自己无根的本质。

素昧平生的妇产科主任为我铺好了从服装厂到大学校门的路,为此,我终生对她心怀感激。

上海之行(二)

我觉得无比忧伤,而且没有尽头了。

就在我噼里啪啦诅咒宣泄的时候,他却在加班加点地进入生意场,他从来不说他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种人与事、这种节奏、这种风气、这种发展的方向,他的样子不再干净,而是满脸灰尘和疲倦,他回来就睡,不再和我温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个劲儿地追问,你今天的心情怎么样?你到哪里去玩了?你写了些什么?他什么也不问,倒头就睡。待到第二天我睁开眼的时候,桌子上有一张纸条,写着他今天要去推销的具体地点和回来的时间,但大多数他都不守时,他说五点回来总要到七点,说七点那就有可能是深夜十一点。

他——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却叫我发现了人的可怕和不可信任。当一个人,一个男人想要去专注于某件事,执著地探求它的结果,那么在这个时候,他是专心的,可以丧失自己的七情六欲,丧失自己的品德,丧失自己的爱。

我不仅因此而怀疑他,也因此而敬佩他。因为我知道这因何而起,为谁而做。我受不了他的冷落,常常冷面对他,冷语刺他,用手抓他,用牙齿咬他,他不反抗。他最后说,请你理解,以后就好了。

他才不会说:我这样做完全为了你啊!他就是这样,从来不会表白,一切由我自己悟出来。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在我失业在家无所事事的时候却是他在这个圈子里进步最快,成长迅猛的日子。

一个月以后他就可以用他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对该行业的看法了。他逐渐明白了什么叫成本、什么叫利润、什么叫市场、什么叫竞争……他说:保健品之所以往农村走是因为农村人的思想太单纯,太经不起诱惑,而并不是因为他们有钱。有钱让他们掏出来不算本事,没钱让他们借钱掏给他这才算是本事。

他说他在镇上搞宣传的时候,有七十岁的大爷、六十岁的大婶都被他们那一套迷得一愣一愣的。他们把卖青菜的钱、卖鸡蛋的钱、甚至卖废纸的钱都拿来买保健品。他说他看他们买得起劲不是高兴而是辛酸,他说他的父母也是经常这么上别人的当的。

他说有些保健品的寿命不会太长,除却真正意义上的保健效用加上稳打稳扎的营销,这样的产品生命力长一些外,而其余的都是趁这个风口上大捞一把就溜的公司。

他说,这里根本没有事业和理想,有的只是膨胀的金钱欲。

他的话让我羞耻,想起当我拿着比他多得多的工资在他面前大肆挥霍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持同一种态度的,但我不肯说出来,甚至不肯想。归根结底是金钱俘虏了我的本性。

他看的清楚,但并未停止行动,就像我一样看的清楚亦无法停止行动一样。

但是他的话使我失去了继续在这个行业探寻出路的念头。

夏天到来的时候,我的上海之行的念头也清晰了。

“你为什么要去上海?”

“上海是不排外的,它对本地人,外地人一视同仁,在那里我能感受到环境的和谐。”

“还有呢?”

“我能找到适合我发展的工作,发挥我的特长,这里能找到的好工作实在太少了。”

“这不是理由。”

“这是理由。我没有理想,没有发展方向,没有自我,我快憋疯了,你知不知道?”

“我呢?”

“你当然留在这里,你的工作做得不错,收入也可以,老板不是对你挺器重吗?你不能放弃。”

“你什么时候回来?”

“我不考虑这个问题。”

“你是不是说我们之间……”

“说有什么用,我什么也不能保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