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峰连口汤都不给他们剩下,所以他们在路途上都是尽量的从登州出来的商人设卡收税,所以行商们能走海路的走海路,要不然就走江峰控制地区的陆路。
胖子商人路上走的急匆匆的,路上的关卡好像是对他们没有什么阻碍,路过之后看到他们出具的文书就立刻的放行,这些人就这么一路紧张,没有过几天,他们就已经是在北直隶的境内了。
他们心中还是有些莫名的紧张,不过进入北直隶之后就轻松了起来,慢慢悠悠的走到中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可是人马都要休息,找了个路边的空地,一帮人下来之后开始拿出干粮吃了起来。
登州那个伙计怀疑他们是“厂里的”,也就是说这些人都是东厂的番子,看他们的反应当真是不凡,周围一有动静,十几个人连那个大胖子都是从车上马上拽出了兵器,那个胖子大喊:
“那一路的朋友,我们是东……”
他的话语没有喊完,一根羽箭急速的射入他长大的嘴巴里面,从后脑钻出,蹄声如雷,几十蒙面骑士举刀杀来。
京师,威武伯爵,锦衣卫都指挥使陆炳的府邸,王启年满面笑容给陆炳磕头,毕恭毕敬的说道:
“这是三万两银子,是我家大人给陆都堂的寿礼……”
第二百六十三章 芥癣之疾 教堂
年的时候,嘉靖皇帝的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和些试着挑战他的权威的大臣们都是被打翻在地。没有人敢于妄言什么“君上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一切都在他的操控之中。
作为嘉靖皇帝最崇信的臣子的陆炳也是愈发的炙手可热,明朝极为少数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压倒东厂提督的局面就是在这个朝代形成。现在的陆都堂可不是从前看到几千两银子就心动的青涩角色了,只要他一句话,送银子,送美女,送田地的人就会蜂拥而上,送礼的人不会心疼自己送上的银子有多少,而是担心自己的没有送的机会。
当然了三万两银子,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笔大的数目,对于生性爱财的陆都堂来说,足够让他老人家微笑或者是心情愉悦一下。
“你家大人在登州还算是舒心吧?”
陆炳微笑着问到,王启年跪在地上没有起来,这也是礼节所在,陆炳这种帝国官场的最顶点的官员面前,没有他站起来或者坐下的权力,王启年恭敬的回答说道:
“蒙都堂老爷挂念,我家大人在登州时常思念都堂老爷,所以跟小的说,一定要不要忘记孝敬,我家大人还有一封问候的信笺……”
若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王启年这里送上了三万两银子和各色精贵礼品,还有大量的奉承讨好的言词,这种场面一年都会有两三次。
每年将近八万两左右的礼物在王启年的手上送进了陆府,虽然陆炳贪财的胃口越来越大,但是这样的银子依旧是每年的单笔送礼数上排名前十,所以陆炳每次收礼的时候都是出来见个面,毕竟江峰也算是一方大员。
双方客套完毕之后,王启年又是祝词了一下然后告辞出府,接待的地方除了陆炳还有府内的幕僚,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先生看着文质彬彬的,不过若是熟知陆府的底细的人,就知道这个老先生并不是长相上那么有学问,老先生姓廖,全名是廖古泉,在投身锦衣卫之是个河南的破落秀才。
在锦衣卫里面靠着自己的头脑和谋略,最后居然也是混到了一个千户的职位,后来因为江彬的案子被波及,削职为民。但是此人对锦衣卫上下事情精通之极,算是锦衣卫这等武夫衙门里面难得的智囊。
陆炳上任之后,心知自己一个王府的武官,难以迅速的掌控锦衣卫这么大的机构,所以把这个老先生礼聘到家中做个师爷。廖古泉也算是知恩图报,十分用心用力的出谋划策,给陆炳帮助甚大,在京师也有句话,叫做‘陆家头脑,靠着一口古泉“,就是说廖古泉是陆炳的出谋划策的谋士。
看着王启年走出门去,自有在屋内的管家去送,廖古泉咳嗽了一声,先是朝着陆炳欠身,表示恭敬,然后开口说道:
“都堂大人,江峰在登州包庇海商,在山东和黄平买卖私盐,是不是过于嚣张跋扈了,大人每次还是这样的和颜悦色相待,将来会不会……”
廖古泉人老成精,他也知道有些话没有必要说的那么透彻,对方自然是能听的明白,陆炳同样也是人精,听到这个话点点头说道:
“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不过廖翁,那个江峰在京城的时候,就是飞扬跋扈,目无王法之徒,他这几年也颇有些军功作出来,斩杀倭寇,剿灭陈聋子的反乱,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功劳,自然是有些骄傲在里面。”
这些话分明是给江峰表功了,丝毫是不提什么私盐和海上走私的事情,廖古泉在那里沉吟着拿起茶碗端起来喝了一口,心中对陆炳所说的这些颇有些不以为然,刚要出声反驳,陆炳又是继续说道:
“现在咱们府上收入的这些银钱,这个惠风楼也是占了一份,还有他们每年孝敬的银子也算是不少,这可是一块好田地啊,每年都有大笔的银子长出来,若是查他,岂不是少了进项。”
这话一出口,那边的廖古泉禁不住叹了一口气,心想自己的这位都堂什么都好,就是太贪这些阿堵物,不过该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都堂大人,海禁和私盐都是朝廷大律严禁的事项,若是没有被掀出来便罢了,若是被掀出来,大人身上定然是有扯不清楚的关系啊!”
“怕什么,黄锦那个老家伙的弟弟还和江峰一起贩运私盐呢
要查,九边那些统兵官和蒙古的私下交易甚至都够的了,我手下的锦衣卫不说,黄锦那里的司礼监压着折子。谁会知道?”
廖古泉还要说话,那边的陆炳爆发出来一阵大笑,笑着问道:
“廖翁,那江峰在山东也就是八千军马,这点人手,你还怕他翻上天去不成吗?”
虽然是大笑,可显然是已经是对廖古泉这么多的担心有些不满了,廖古泉心里面暗叹了一口气,不过他也是认为陆炳说话有些道理:八千兵马就算是岳家军,又能作些什么。也许自己的是太担心了。
当下廖古泉也不多说什么了,只是站起来借着天色已晚的理由告辞,陆炳差遣了一个家人把老先生送走,自己也是礼节性的站起来做个送的姿势,陆府上的仆役们都是知道陆炳在晚饭前面有在正堂独坐一会的习惯,所以也没有人过来打扰。
在正堂上面响起了有节奏的敲击桌面的声音,过了一会传来了陆炳的自言自语:
“还是要提防一下啊。”
司礼监大太监黄锦那里则是心里面大骂,他秘密派遣到登州的东厂探子在河北境内被强人围攻,所带的银钱都是被搜刮一空,但是这件事情完全是他私下里面进行,也不好拿到台面上来说辞。
现在他并不敢把自己扣押奏折事情告诉其他人,先不说司礼监大太监这个位置多少人盯着,况且嘉靖皇帝的刻薄,这等扣押奏折导致朝廷的大臣在南京全家被屠戮殆尽的事情,定然不会顾念所谓的自己亲信多年的情份,千刀万剐还是轻的,而且话说回来,万一这个事情毫无关系呢。
虽然是奏折和满门被屠时间相近,但是江峰和这件事情的联系,也就仅仅是如此了,这样的联系也是被生拉硬扯上的关系,没有什么说得过去的证据,而且,若是真的大张旗鼓去查,自己的堂弟黄平和江峰合伙贩运私盐,垄断一省盐运的事情,扯出来恐怕是也要麻烦之极。
本以为这次的东厂番子去登州暗查会有什么证据拿出来,可是毫无结果,却在北直隶遭了强人,说起来,此时只有锦衣卫有全国的密探网络,东厂的势力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京城和周围。
但是黄锦跟着陆炳提起借用密探的时候,却被对方委婉而又坚决的拒绝了,难道要把这件事情当作从来没有发生过吗?
在登州全副精神戒备了将近半年之后,江峰总算是心里面暗自的松了口气,山东四个兵营和登州营都是全副的戒备。不过除了几十个参与这个事情的铁丁,和留守在登州的张亮之外,在也没有什么人知道为什么要戒备。
不过其他的几个大营在戒备中按照江峰的命令,对自己的手下们都是死命的操练,各地那些不听号令的绿林山寨就成了他们练兵靶子,半年多下来,已经是颇有精兵的模样。
现在江峰的船队已经是有了十二艘炮船,都是些六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