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你怎么有把握取胜?”凌紫嫣等人也质疑。
“为什么必须要有胜利的把握?”赵羽微笑摇头:“战斗中,很难有绝对把握,只要是有利条件,就可以战斗,不管敌人有多少,情况多复杂,战斗力多恐怖,这就是要随时随地都有战斗精神,牺牲精神,这才是目前技术装备条件下最需要的!”
不过,他再次分析了胜利的可能性,日军全神贯注于武宁城,胜利在望,警惕性最差,而且,炮兵阵地是核心,自己有骑兵的优势,伪装的优势,突袭的效果加上掌控敌人大炮以后的威力,可以一战。
就算战斗意图未遂,这种场合下,必然能重创敌人,就算部队拼光了,也值得!
很多情况下,战术能力更重要!战术素养可以深刻影响战略决策,所谓以点带面,以微观改变全局。
赵羽从容镇定,条分缕析的理智和深刻,也深深震撼了大家,没有任何人走神,大家都盯着他倾听,或者用纸笔记录,就是叶挺军长,都认真记录!
会议以后,赵羽立刻将部队进行了调整,组建了炮兵连,并且讲解射击要领,这些火炮的主要技术参数。
说话的时间,侦查骑兵鸣枪示警,赵羽等人一看,在武宁城东边有一队日本步骑兵正迤逦而来,望远镜子里,有二百多人。
“赶紧撤退吧,鬼子一定是来报复的。”叶挺军长等人观察以后,发现敌人携带的武器弹药不少,一个甲种中队的战斗力可不能低估,况且,这边刚经过大战,损失七分之一的兵员,消耗很大体力,战斗力不容乐观。
官兵们紧张起来,迅速进入战斗岗位。
此时炮兵阵地上的硝烟已经大部散去,要是日军认真观察的话,是完全可以发现蹊跷的。
幸好,部分骑兵还穿着日式军装,没有来得及脱下,可以鱼目混珠。
赵羽望远镜观察,犹豫一下,果断下令出击。他跟叶挺军长交待一番,自己随即上马,带领一行三十余名皇国骑兵朝着日军迎面过去。
此时,炮兵阵地附近的敢死队员,不少还恶作剧地穿上日本军装,叶挺军长下令所有人员全部换装,马上,炮兵阵地周围涌现出一大片皇军。
赵羽等人除了携带军刀以外,将缴获的日军手榴弹大量携带,几个士兵还携带了10式掷弹筒。
因为有土丘和树林荒草的局部遮掩,赵羽部队逼近鬼子二百米左右,对着鬼子援兵大声招呼。
这是最紧张的时刻,如果鬼子察觉,就是血战,如果鬼子懵懂,将是一场漂亮的伏击战。
这就是一种赌博,否则如赵羽之勇,也会犹豫。
在赵羽骑兵部队之后,又有数十名皇国步兵前来迎接,这些人携带了轻机枪和所有89式掷弹筒,脸上洋溢着伪善的笑容,也遮掩着歹毒和狂喜。
激战前的等待是最紧张的,日军来援部队前出的警戒骑兵马上就到50米处,对这边发出探询口令。此时,日军大部队也停歇脚步,观察审视。
口令?
赵羽苦笑一声,鬼子真鬼啊。
露馅了?妈的老子不做包子了!
他使了眼色,立刻吹马前进,举枪射击。
其余骑兵战士也果断跟随冲锋,一边射击。
日军虽然疑虑,还是没有估计到全须全尾的皇国武士,突然开打,顿时大乱。
第368章缴获辎重
骑兵采用分开两翼冲锋的阵势,中间流出大片的空档,给第二线的步兵火力发挥留下了充足的余地。
为了彻底围歼敌人,给炮兵和步兵放开手脚,赵羽骑兵部队虽然分成两翼,一边只有区区的十五人,还是半弧形迂回,在二百多米的距离上,一面射击,一面朝前冲锋。
最初的三十几个人,按照一路走来时的要求,飞快打光了弹仓里的所有子弹,瞄准与否不关紧要,重要的是引起敌人慌乱,同时攻击的重点是敌人的战斗兵员,看起来,敌人显然是一支辎重补给部队,战斗兵力不足百人。
卡车,驮马,马车都有。占用的步兵也不少。
猝然攻击之下,尽管日军前面警戒部队在阻拦,其第一线的战斗部队还是被撂倒三十几个。
赵羽骑兵弧形环绕,有意拉大距离。
此时,敢死队其他骑兵也果断出来,分成两翼增援。
枪声就是命令,第二线正面步兵立刻进行射击,架起机枪火力压制,掷弹筒朝着日军头上乱砸。
炮兵阵地上,叶挺军长,凌紫嫣队长,万国雄连长等,也指挥炮兵轰击敌人,迫击炮和92步炮等朝着日军头上猛砸。
乍一交锋,幽灵敢死队就发挥出骑兵突袭,步兵正面压制,炮兵轰击的协同战斗,用强大的火力,笼罩了日军。
热兵器时代,火力为王!
日本步兵再高的技战术,再骁勇疯狂的精神,再优秀的传统,到了米国和英国澳大路亚军队的海空火力优势的铁幕下,溃不成军,死伤惨重,关东军那些精锐,大多是在太平洋那些个岛屿上消磨殆尽的。
当然,珍珠港轰炸以后的最初半年里,日军横扫东南亚,美英荷兰军队惨败,原因很多,战斗经验的匮乏,海空军力量准备的不足,火力装备优势尚未构成,前线部队的惊慌仓促等等。
如果现代中国任何一个集团军穿越到那时,都能轻松碾压全部鬼子兵,三个月灭亡倭国,不在话下!
如果有现代99A一个坦克营交付到赵羽手里,他就不会有如此吃力的全面部署,而是长驱直入,横冲直撞,碾压鬼子成肉泥。
别说这个,就是1943年底开始的中国远征军的大反攻,火力超强的支那军横扫日军甲种十八师团,让它补充了十几次还是崩溃了。
带着许多遗憾,赵羽率军冲击到敌人的侧后,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逃跑了!
也并非逃跑,这是预伏的小股游击部队。
一旦敌人溃败,他们就会从树林和土包沟壑后面冲出来,打冷枪,或者截断敌人的逃路,进行狙杀,扰乱,造成可怕的威胁。
即便不参战,他们也将对敌人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毕竟,敌人眼睁睁看着这些骑兵冲过去了。
随后,又有十几名骑兵冲过来,分散到赵羽的方位,这样,先后两支骑兵共计六十余人迂回包抄,断敌后路。
这种迂回渗透围攻的战术,是日军最基层的步兵进攻战术,对战国府军队,屡试不爽。
这种战术,可以策应正面中央的进攻火力,也可以截击残敌,还可以战术牵制,灵活机动。
中国国民党正规军阵地战的溃败,有很多就是败在这种战术下的。
而且,很多著名的抗日将领,就是倒在这种阴狠的渗透侧击攻势面前,比如七七事变开始29军的佟麟阁军长,赵登禹师长,被日军渗透才玉米地的小部队冷枪狙杀,此后豫西的36集团军司令官李家钰上将,也是撤退途中被日军先期渗透小队猎杀。
当然,这种战术,后来被我军学习娴熟,成为著名的穿插战斗模式。
这种战法的意图是全歼敌人,因为赵羽发现,敌人的援军以辎重为主,携带有大量的弹药,如果歼灭的话,缴获必然众多,特别是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