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端一听,这才作罢。跟他又是一阵嬉闹,这才安坐下来。
“韩兄,今天找你,是想请你帮着查一个人。“杨胤开门见山,一开口便直叙来意。
这时,堂倌小哥送上来几样点心,几碟瓜子,一盘什锦水果,分别在两人中间的桌面上,一一摆开。杨胤抬手,拿起茶壶,又往两人的茶杯里面,分别续了一续。
“查谁?”韩端微笑着问。同时伸出右手,弯曲起白净的食指和中指,面向杨胤,朝着桌面上面,咚咚咚接连叩了几叩。
“黄芩。”杨胤挑了一只橘子,放在韩端面前,道。
对面的韩端没有马上回答。他忽然静静地打量着杨胤,面露疑惑,一言不发。
“杨胤,我听同学圈里在传,说你现在入了共产党的行列,有这事吗?”
杨胤听罢,抬起头,正视着韩端,缓缓点头,眼神闪烁。
韩端凝望着杨胤,抬起手,吸一大口烟。修长的手指夹着香烟,蹦得笔挺。缓缓地从嘴边移开,停留在半空里,手指冲着天,非常的漂亮。
“共产党,真的像他们自己说得那样,开明仁义么?”韩端轻声问道。
杨胤听罢,微微一笑:“韩兄,你看我杨胤这人怎么样?”
“你杨胤的为人,那没有说的……”
“那不就对了么。如果共产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那就不可能让我肯为之付出一切,忍受一切的委屈……”杨胤说到这里,忽然一阵动容。
韩端沉默了一会,脸上露出一股欣喜和羡慕之色。一伸手,拍了拍杨胤的肩头,冲着他竖了竖大拇指。杨胤见状,也是微微一笑。
“你查她干什么?她难道也有什么问题吗?”韩端正色问。
“现在还不明朗,遇到了一些事,就是觉得异常,所以想查一查她的来历。你现在在报刊出版界,一定有办法。能帮上我这个忙的人,非你莫属。”
韩端听罢,伸手朝杨胤一阵指点:“你这个家伙,就是这么实用主义。我还以为你只是找我喝茶呢。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重的活啊……”
“我让你帮忙,那是看你在这方面有些能耐。不然,我懒得找你!”杨胤笑道。
“恩,那我真的要感谢你了,哈哈哈……”两人又是一阵哄笑。
笑完之后,韩端想了一想,正色道:“行啊。黄芩之前一直跟那家《风月》杂志社有合作。我想,那边应该会有一些她的信息。这样,我带你去杂志社,给你引荐几个人。然后,你自己好好查吧,怎么样?我能做的,恐怕也只有这么多了。”
杨胤一阵欣喜,伸出手,握住韩端,连声致谢。
“对了,我记得黄芩的处女作,就是我师傅从多如牛毛的来搞中发掘出来的。这件事,整个上海文化界都知道。黄芩有今天,都亏了我师傅这个伯乐。如果他在,或许他会知道一点,不过……”韩端忽然一阵黯然。
“怎么啦韩兄?”杨胤紧接着问。
“我师傅早已经死了。你想找到他,我想,总归还得过上几十年吧。嗬嗬嗬嗬……”韩端说到这里,上下打量着杨胤,开着他的玩笑。
“我要是想去找你师傅,一定会带上你,好给我引荐。”杨胤冲他呸了一声,转而又是一阵疑惑:“你师傅?”
“是啊,我们做编辑的,刚入行时,也有师傅带着做。他叫马一航,五十岁还没有到就走掉了,哎,很开明的一个人,思想很前卫,没有半点旧文人的那种迂腐。跟我们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时,谈笑风生,学问也渊博,给我的帮助很大呀。”
“他是怎么死的呢?”杨胤似乎听出,这里面可能会有些蹊跷。
“车祸。被车碾得血肉模糊,很惨。”
杨胤皱了皱眉头,不忍再问下去了。
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学者形象,开明,风趣,渊博……已经清晰地映在他的脑海里了。
一时间,杨胤沉默不语。
片刻,他便和韩端出了茶楼。叫了两部黄包车,一前一后,直奔《风月》杂志社。
到了那边,韩端带着他,认识了他几个很要好的哥们,说明了来意。并且当着杨胤的面,拍胸脯应允,事后一定会督促杨胤在饭店摆上两桌。当然,对于杨胤的身份,韩端还是隐匿不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话说大伙一阵哄笑,答应一定让杨胤随便查阅。韩端这才告别了杨胤和众人。先自离开了《风月》杂志社。
杨胤被人带到二楼的一个资料室内。进门以后,拉亮电灯。定睛一看,里面浩瀚如烟,眼花缭乱。偌大的一个大厅里面,布满了整排整行的货架、柜子。上面全部都是书报杂志。
来人把一个查阅用的索引小本子给了杨胤。并且简单地告诉他怎么使用。之后便和善地退了出去。杨胤谢过,目送来人离开。
现在,整整一个大厅的资料,就摆在了杨胤的面前。这里面,有没有所需要的东西,或者,有没有办法把他所要的东西找出来,那就全靠他自己的运气和手段了。
一般来讲,这种有档案性质的资料室,平时难得有人进来。因此,杨胤感到里面充斥着一股霉腐味道。他皱了皱眉头,开始循着光线,寻找起窗户的所在。
资料室的窗户很小,左右各有一个。为了防潮,窗户有内外两道。杨胤首先来到左边的窗户前,仔细一看,却发现木窗被人用木条横着钉死。他伸手试了试,木条牢固,轻易之间,根本无法扳开。
杨胤又来到另一个窗户前。却发现这个窗户非但没有被钉死,而且还微微开启。有一股轻微的北风正从缝隙里面渗入。杨胤伸手一推,让木窗开得彻底。登时,一股新鲜的空气,汹涌而入。
之后,杨胤就在墙角里面找了一张椅子。吹了吹上面的灰尘,拿出索引,坐下来细细地读了起来。
片刻,他看出一点头绪来了。站起身,开始按照索引里的指示,仔细地分辨核对着货架柜子上的铭牌。
这个索引上面,分成了多种查找的方式。杨胤现在正在按照作者的名字查找。在那张索引本子上,杨胤清楚地看见了黄芩的名字。在她名字的下面,依次排列着他近年来在《风月》上发表过的文章。
他按照陈列柜子上的铭牌,就在迷宫一般的大厅里面,左转右拐,一路寻找。转过纵横排列的柜子方阵,最后终于站在了他要寻找的柜子面前。伸出手,捏住柜子抽屉上的把手,轻轻一拉。
木抽屉很大,也很深。一本《风月》杂志,可以轻松地竖着放进去,不需半点皱折。杨胤随意拿出几本杂志,发现每一本上都刊登有黄芩文章。放眼两边,他发现属于这一类别的抽屉,还有好几只。可见,黄芩在这本杂志上面,已经刊登过不少作品了。
杨胤把木抽屉整个拉出,放到地板上。自己找了个小板凳,放在身后,整了整风衣的后摆,坐了下来,开始仔细地翻阅每一本杂志。检查木抽屉里面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杂志还很新,想必是每一期出版以后,直接拿来存档的。杨胤在快速翻阅时,还能闻到一股幽幽的油墨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