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2)

赵维德点头,足下如飞地从花园撤出。

初九强作镇定,接着烛火点燃了一把纸钱,散向空中;然后,他在铜磬上重重敲击一下,洪亮有如雷鸣,回音在花园内四处冲撞;口中唱:

“大慈仁者,救苦青玄帝;狮座浮空,妙化成神力。清净斛食,示现焦面鬼。注界孤魂,来受甘露味!”

忽而大风应声而起,乌云蔽月,烛火即灭,但闻女鬼笑语之声时远时近、时有时无,最是迷幻惑人;而纸钱翻飞四散,树影幢幢,鸦群惊飞,寒气栗冽,花园霎时鬼气森森。

初九见这副森严可惧之景,方才的淡然镇定哪还剩半分?抖如筛糠,吓得直往供桌地下钻。奈何供桌太矮,初九体型虽瘦小,愣是没有钻进去。在和供桌交战之际,他感觉右肩受人轻拍,又惊又惧地转头,迎面就对上了一张死白的脸。

“——啊!”初九发出凄厉的尖叫。那声尖叫如此之惨烈,以至于响彻整个赵府。赵维德正在客厅不安地来回踱步,听见这声尖叫,心中更是一紧。虽听不出做声者是谁,也可想见花园争斗之激烈。

女鬼扬手一巴掌拍在初九脸上,让初九把尖叫的尾巴活生生咽在嗓子眼里了。女鬼不耐烦地吼道:“叫什么叫?叫得比老娘声音还大!究竟你是鬼还是我是鬼?”

初九被这女鬼狠狠打了一巴掌,又痛又怕,顿时形象全无地涕泗横流,口中下意识喃喃道:“解结解结解冤结,债主冤家从此灭,生生世世不相逢……”手中还挥舞着法旗,仿佛想借此击退女鬼。

女鬼一把扯过他手中法旗,又顺手给了他一巴掌:“你个臭牛鼻子,吵什么吵!唱得比鸭子叫还难听。”

初九委屈,还继续道:“生生世世不相逢,万罪千愆永消灭。解结解结解冤结……”

女鬼扬起手:“你再念你那饶舌的屁话一次试试?”

初九立马噤声。

女鬼站起身,在供桌周围飘来飘去:“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老娘就是闲的闷了出来逛逛,就成天晚上来院子里偷窥老娘的绝世姿容;偷看便也罢了,”她狠狠瞪了一眼在桌脚瑟缩的初九,“还找个赤脚道士来念经;念经便也罢了,还烧些最劣等的纸钱香烛,差点把老娘给熏死,哦不对,熏活了!气煞我也!”

初九被吓得魂飞魄散,还尚自强到:“若……若不是你扰乱阴阳、招惹……招……”

“给老娘闭嘴!”

初九泪眼汪汪地闭嘴了。

女鬼蹲身把那堆烧化了的纸钱揣进袖子里,嘴里仍骂:“偶尔来阳间看看还不得安生,真是没得想……”如是云云。一会儿功夫,她便把散落纸钱都拾起,细细整好,塞进白色交襟单衣里。

然后,她深深看向眼泪鼻涕抹一脸的初九,大发慈悲地摆手:“罢了罢了,算我倒霉遇上你了。念在你是这几十年唯一一个给老娘我烧过纸钱的人,老娘就卖你个面子,一会儿我就离了这里寻别处去。”

初九听见这话,半晌才消化掉里面的信息,呆了一下,鼓起勇气看向女鬼,女鬼死白的脸上布着秀丽的五官,想来活着的时候必是明艳动人,只是她死了、变做鬼,这般眉目倒像是画在纸上的。女鬼感受到他的目光,立即做狰狞状,差点又把初九吓破胆。

她嫌弃地看他一眼:“没个半桶水就敢出来晃荡,下次可别再遇到我了。”

初九不敢再看,只连连点头。

女鬼冷哼一声,果真像露水、凭空消失了。

初九揉揉眼睛,惊魂未定,哽咽着从地上慢慢爬起来。

风晏云清。

赵维德听后院众响毕止,心里忐忑,拿不准如今到了何种地步。最后忍不住与上下家丁前去后院。掌烛执灯,回廊上尽灭的蜡烛也被重新点燃,府内灯火通明辉煌如白昼。

赵维德在花园门口,远远看见八方亭外立着一道白鹤般仙风道骨的身影,正是初九。初九听到身后响动,回眸一笑,顿时胜过三千盏神灯乍明。众人如沐春风。

并步向前,赵维德向他躬身行礼,道:“初天师,想您这是大功告成了罢?”

初九颔首微笑:“这是自然,那女鬼已被贫道制服,尘归尘土归土,将来不会再作乱阳间。”

赵大喜:“含翠!”

含翠从一旁出,双手托着一镂花红漆盘,盘上置有红布封起的银锭子。赵维德取过来,奉于初九,“这是约定好的酬劳,您且收好。有劳真人了。”

初九自他手中捉过银子,默默地掂了掂,心花怒放,面上还是一派风轻云淡的世外高人之相:“除魔卫道,义不容辞。”

作者有话要说:

☆、欺世盗名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十几年前,当初九还是一团软肉做成的小婴儿时,必定也是纯善明净,只是之后是如何长成厚颜无耻的江湖骗子?此间缘由,说来让人啼笑皆非。

初九生在华山脚下某个普通农家。在他五岁这年正月初九,父母带四个儿子上山进香。农家人分不清观世音如来佛和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有何区别,就这么一路拜过去了,无非是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母鸡多下几个蛋年底猪肉卖个高价……如此云云。

华山上有个清微观。本朝皇帝信仰道教,清微观有幸获得为皇家祈福的殊荣,从此名声大噪。初九父母带着儿子们误打误撞进入此间,正准备在三清殿上那么一炷香,谁知当时清微观的观主王重阴吃罢了午饭散步消食也来到了三清殿。

王重阴此人活了不知道多少岁,与他同辈的早早地“羽化登仙”,可他竟一直活着。早年的时候还在清微观门口的松树上刻度,一年一道口子,后来年龄大了记性不好,连这事也忘记了。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脑袋顶仿佛挂着“我是大神棍”五字。

王重阴那日正摸着肚子踱步消食,一看见初九,倒吸一口气,双目圆瞪,颤颤巍巍地指着初九:“此子有仙根道骨,必得大道!”

初九父母也不知何为“仙根道骨”。

王重阴说:“不如将此子留在我清微观修行,免去遗珠之憾。”

初九父母喜不自禁——这里须得提一下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初九父母信奉“人多就是力量”这句金玉良言,于是儿子一个接一个地蹦。开始他们还为香火有继沾沾自喜;可好景不长,一个孩子一张嘴,年纪又不够大去下田干活,初九家渐渐地成了村里的模范贫穷户。初九父母为这事都愁碎了心。若是初九进了清微观修行,倒省下了一人的口粮。

而于初九而言,平白得了个进名牌神学院的机会,也算是大喜过望的归属。

如此皆大欢喜,自然一拍即合。于是初九就水到渠成了成为了小道童。

王重阴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初九答:“何四蛋。”初九大哥叫狗蛋,二哥叫二蛋,三哥叫三蛋,以此类推,初九正好叫四蛋。

王重阴一听恶寒:“呃……这名不妙,待本观主为你起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名字。”他摸摸胡子,仰观天象,“……今天是正月初九,干脆叫你初九得了。”

初九翻了个白眼。

可怜的初九,莫名其妙地出了家,又要顶着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粗制滥造的名字过一辈子。

指蒙规式,簪被次序。

而令人大失所望的是,初九在清微观里并未表现出任何过人之处,这么说也不确切,因为初九在调皮捣蛋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或逃掉早晚课或在斋堂大呼小叫或溜到山后林中半日不见或将做法用的铃拿去当玩意儿……不一而足;相应的,初九的功课自然一塌糊涂,背经文的时候嗫嗫嚅嚅,规诫也不记得;同门和师父师伯都决定对他眼不见为净,时常打发他去灵虚洞静坐,也就是关禁闭。

幸而老天有眼,王重阴在初九入观后不久变背着书箱、法剑、拂尘和葫芦去快乐地云游四方,从此闲听松涛、醉眠山籁,云深不见。于是也不得而知初九的劣迹斑斑。

所以招初九进观一事,初九父母、王重阴、初九各得其所,唯一不圆满的是王观主的眼光受到了长久的质疑,虑及王重阴年事已高老眼昏花也不足为怪。

本来,清微观第十二届最差劲弟子的称号初九众望所归、胜券在握,哪知横生枝节——有一同届师兄因偷窃被赶下山——只能屈居第二,是清微观上下心中大憾。

师父与师伯每见到初九,便要痛心疾首地训他,无非是教导他“言无狂妄,行贵纯真”“谨守训规”“戒为道先”……初九对此类陈言早就免疫,不以为意;同门师兄弟见他行事无端,都萌生了嫉恶如仇的情绪,诸多不满平日里表露无遗,他们素知初九怕鬼,又私下里商量要吓初九一吓。

初九那晚正在打水,好不容易将水桶从井里拖上来,抬头便看见五步之遥的地方站着两只蓬头垢面的野鬼,吓得水桶从手中脱落,“咚”地一声掉回井里。蓬头鬼得意忘形,露出了脚上的十方鞋。初九一看是人,回过神来,在原地喘了半天气才说:“你们……好无聊啊。”

蓬头鬼大怒,冲过去又与他厮打起来。初九瘦胳膊瘦腿,肉搏不占上风,遂抄起一根树枝作剑,点刺劈挂撩,竟然有板有眼。扮作蓬头鬼的同门被戳痛,恶人先告状,在初九的恩师李启玄尊前,略过他俩装鬼的部分,将故事美化了一番。李启玄听后果然大怒,又打发初九去灵虚洞关禁闭。

灵虚洞去清微观一里有余。洞口奇石秀木掩映、涧水环伺,洞内干燥明?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