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2 / 2)

禁忌的窗口

“什么?又麒哥哥,你竟然在战场上受了伤么?严不严重?伤在哪儿了?”

如意弟弟一听安思意的忽悠之词,顿时惊恐的瞪大了眼睛,细瘦冰凉的小手在安思意的脸上摸来摸去的,痒痒的安思意差点儿笑出来。

“很久以前的伤了,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记忆还有些没有恢复,如意弟弟,我记得有你这个人,但是为什么要帮你沉冤昭雪呢?我真的记不得了!”

安思意一手抱头,一脸痛苦的想不起来状。

如意立即流着泪用双手捧住了他的脸:“想不起来就不要逼自己去想了,又麒哥哥,你还能记得有我这个人,我已经很高兴了。”

安思意闻言,却在心里翻了个大白眼——他是想知道这个如意跟他爹到底有什么渊源啦!干嘛他一直不说啊!

“那个,可是我曾经答应过如意弟弟的啊,我安又麒是那种说话不算话的人么?如意弟弟,你且把你我的事情说与我听听,看看我是不是能想起来什么。”

安思意说这话时可是一脸的情真意切。

那个如意弟弟看到安思意这副模样,脸上顿时微微一红(应惜弱的脸啦),他有点儿扭捏的绞着自己的手指,像是有点儿不好意思。

“又麒哥哥,你这让我怎么开口呢?”

安思意一看他这个扭捏造作的样子,心里更是被连泼了十八桶的冰水——果不其然啊!他果然跟自己老爹有一腿啊!

瞧瞧他现在这比应惜弱这正港女儿家还要娇羞的样子,看他叫自己又麒哥哥时酸酸甜甜的感觉,要是说他跟自己老爹是清白的,打死安思意都不信咩!

思及此,安思意有点惊悚的吞了口唾沫——他感觉自己似乎正在打开一个禁忌的窗口,无论是脑子还是心里,都不断地在大叫着“危险危险”。

可是事已至此,总是要知道这个鬼到底是干嘛的,为什么盘桓不去,然后才好对症下药,了结了他的心愿,然后送他上路吧?

鸳鸳相抱何时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个如意弟弟最终的想法,是想要跟安思意的老爹厮守终身,那可得怎么办才好?

总不能眼看着这鬼把自己老爹给勾到地府去,让他们当一对鬼鸳鸳呗(非错字,取自“鸳鸳相抱何时了”的名句,XD)?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估计安夫人一定会把他剥皮拆骨杀的连渣滓都不剩的。

想到这一连串的后遗症,安思意总觉得自己的脑子似乎开始隐隐抽痛了起来。

“又麒哥哥,你又头痛了么?怎么脸色这么难看呢?”

如意弟弟害羞扭捏完毕,一抬头就看到安思意头痛抚额的样子,还以为他的旧伤还在复发。

安思意闻言,忙挤出一个笑容:“没什么。”

如意弟弟深深地看了安思意一眼,然后才幽幽的叹了口气,将他与安思意老爹的故事娓娓道来:

“又麒哥哥,我们两家一直比邻而居,又在同一个私塾进学。我年幼体弱,私塾里别的孩子都不愿意接纳我,只有你一直像是个大哥哥一样照顾我陪着我。

我一直很憧憬你,希望将来长大能成为你这般文成武功都了得的大丈夫。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我爹被人陷害,秘密在皇上面前参了一本,说我爹收受贿赂贪赃枉法买官鬻爵。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抄家的时候,真的在我家的仓库里发现了许多连宫里都没有的奇珍异宝。

我爹百口莫辩,愤而上吊自杀,可在有心人士的造谣下,说我爹是畏罪自杀,结果我们一家都被判满门抄斩。

在官府前来抓捕我们家人的时候,奶娘将自己的大儿子伪装成了我,我娘和我姐姐将我推过了墙头,希望我能躲过一劫,延续我韩家的血脉。

只是不曾想,因为娘和姐姐来不及躲藏,官兵追了过来,娘和姐姐躲避不及,又怕受折磨说出我的下落,便齐齐一头撞死在后花园的石山上。

但那官兵还不罢休,偷偷潜了过来想要搜找什么人逃脱了,被逼无奈,我只好跳进那莲花池躲着。”

满门抄斩

“不过我也是命中注定该跟家人一起死,虽然安老爷当时及时带着人赶了过来,将那几个偷偷摸摸在寻我的官兵给赶走了。

但是我却因为脚被莲花的根给缠住了,结果还是被淹死在这里了。

而当时这里的莲池正开的旺盛,池面上满满当当的都是荷花,安老爷也没想到我竟然躲在了莲池中。

于是他在霜莲苑寻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人,结果就离开了。”

安思意听完了如意弟弟说自己的悲惨身世,一瞬间就想起了三十年前的那一桩震惊朝野的吏部尚书贪污案来了。

那时候新皇登基,正是急于做出一些政绩来的时候。

结果正好有人秘密参了这一本,皇上那时候年轻气盛的,也没有多做研究和考察,立即就派人到吏部尚书家去抄家。

谁知道真的在吏部尚书家的仓库里找到了许多的珍宝,还有卖官鬻爵与收受贿赂的账本。

皇上一看证据确凿,当时急怒攻心,想也不想的就批了满门抄斩这种极刑。

而且那账本上提到过的参与卖官鬻爵的大小官员,也全部被罢职,有的官位较高的,还被抓回去严刑拷打,想要逼迫他们说出所谓的实情来。

有的官员吃不得刑罚,便也屈打成招了,然后在某些审案官员阴暗的心里作用下,他们还“指认”了好些那本秘密账本上没有的官员出来。

于是这一桩案子牵连了朝野上下千把号人,当时朝廷上下人人自危,生怕第二天上朝就听到自己的名字也出现在所谓的口供中了。

而“罪魁祸首”,吏部尚书韩子谦,在抄家的人打开他们家仓库,看到那一堆所谓的证物时,就急怒攻心的上吊自杀以示清白。

可是死亡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被那有心人士当成了话柄,立即又参了一本,说韩子谦畏罪自杀,但并不能因为他死了就了解此事,反而应该处以重刑,让别的官员引以为戒。

皇上那时候正在气头上,脑袋一热就批了个满门抄斩。

春秋之祸

韩、安两家比邻而居,两家关系往来也很密切。

只是当时安又麒刚刚获得了武官的职位被外放,安家老爹那时候又刚退下来。

朝廷这种地方,管你先前是翻云覆雨的人物,只要你一离开,你的影响力就会直线下降,再说韩家的事情来的实在是太突然,安家老爹就算是想要帮也赶不上趟儿。

再者了,韩安两家良好的关系还被有心人士又拿来炒作了一番,安家差点儿都被牵扯进了这件事情中。

不过皇上还没彻底昏头,这次无论那一小撮有心人士如何煽动造谣,皇上就是没有将安家也彻查法办。

那么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安家又如何能继续插手为韩家人求情呢?

这一宗吏部尚书卖官鬻爵案,从皇上登基的开春儿,一直持续到了深秋,持续时间之长,影响范围之广,堪称是大安国建国以来打击最为深重的一次大清洗。

许多官员在这次的事件中落马,导致最后来上朝的官员不到一半,而地方官更是严重缺失,许多地方都群蛇无头,师爷都当县官儿使。

文武百官不上班儿,就说明政府机关全部停摆。

政府工作一罢工,老百姓们有啥事儿也没地儿伸冤去不是?

既然做坏事也木人管,于是不法之徒就趁机闹事,打砸抢那是连锁反应。

结果新皇登基大半年的时间,国家都乱成了一锅粥。

兹事体大,皇上在一些忠臣的联合上书涕泪齐下的劝说下,终于幡然醒悟悬崖勒马。

不过皇上犯了错,又怎么能承认呢?所以他在恼羞成怒之下,第一时间将那几个带头告密状的家伙全部抓了然后到菜市口斩首示众。

然后昭告天下,平息民怨,稳定社会,促进生产,同时还临时加开了一场恩科提拔新人官员。

在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手段干预之下,大安国那短暂的动荡经过一个冬天就完全平复了。

虽然这件事的开头是皇上引起的,但皇上的错误,在舆论导向之下完全被模糊了,只放大了皇上平反的功绩。

于是这一场祸及千名大小官员的春秋之祸(历经春秋,所以史称春秋之祸),反而成为了皇上一笔不大不小的政绩,被记录在了史册之中。

再未见过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三十年,但是不少当时经历过那一场祸事还能幸运留守的官员们都还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所以在安思意的阿爷还在世的时候,时不常的有老友到家里来做客,酒过三巡之后都会不由自主的提起当年的祸事,然后长吁短叹。

当年安思意年纪还小,对他们说的事情懵懵懂懂的,基本不知道在说什么,但是现在被韩如意一提醒,他藏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