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非主流清穿 > 第342部分

第342部分(2 / 2)

好容易把允祺说回转了,允禟就试探性地提出了要求。

允祺惊讶地道:“内务府的银子?”五爷微觉蛋疼。

内务府有银库,却坑爹地设在紫禁城里'1',怎么搬?再者除了必需的流动资金,内务府都有固定的投资项目,比如“赏”给大商人(可能是盐商或者其他商人)当本钱,作为投资,干等收红利一类。这都是连着一大批利益集团的,这样得罪人的事情,五爷这个老实人是不想干的。

允禟很是气闷,转眼又出了一个主意:“五哥您有意思没有?那可真是很划算的买卖!”开始忽悠,描绘美好蓝图,一副外国人很傻很天真、外面钱多人傻去了就有钱拿的表情。

五爷一摇头:“我手上没那么多钱。”

不是吧?!你开府比我早,还死抠门,又不在朝里建立势力,你还哭穷?

五爷非(提供下载…3uww)常不好意思地告诉他家胖弟弟,他的钱都拿来置田买地收租子去了,他不搞风险投资。

允禟一副被打败了的模样:“五哥你……”我这么机灵的人怎么就跟这个榆木疙瘩是一个妈生的了呢?

只得嘱咐了允祺一句:“弟弟的亭子就拜托五哥上上心了。”跑去跟宜太妃道了个别,九爷回去憋坏点子去了。

这一憋,还真让他给憋出来了,内务府有两人坐镇,另一个就是老十二允祹。这位也是个布景板,但是比老五要灵活一点,也稍微不那么稳重一点儿,呃,就是会偶尔抽风。

被老九一忽悠:“五哥大约是为了避嫌,他又有些不开窍儿,我这就求到十二哥这里来了。这买卖我自有做熟了的人,并不用十二哥多费心的。”最后还暗示,你作为主管领导,有回扣拿哟~

允祹被忽悠上了贼船:“我得去看看账目。到时候跟皇上说,你可不能袖手旁观。”

“这还用说?”

————————————————————————————————————————

内务府的生财之道胤礽也是知道一些的,对于这种强行发本钱进入赢得行业的作法,他也不算陌生。就是对他九弟有点不放心,用怀疑的目光把老九看了又看,胤礽没有一口答应,而是回来问老婆:“当年办西洋玩器买卖的事情,你还记不记得?”

淑嘉眨眨眼:“记是记得,不过我没亲自办,只是听他们说说而已。”

胤礽又问了盈利情况等,得知颇为可观,便把允禟的提议说了出来。

“啊?”

“怎么?”

“这事儿是内务府派人呢?还是只出钱?要是只出钱呢,亏了怎么办?可有做保的?”国有垄断大中型企业,亏损是常态,等到亏损得上头看不下去了要整改,可不就定要出什么状况了。不行,得告诉娘家人,这事儿不能再搀和了。官商什么的,最难搞了。

胤礽想了想,估计是想到了前任织造的可怕亏空:“赏些本钱,内务府派人只管看着银子账目,旁的事情只管叫老九他们去做。”

老九那个只进不出的?淑嘉越发决定要让娘家退出这份买卖,皇后娘家又如何?真出了事儿,老九的姓儿就是护身符,旁人就没这个好运气了。朝廷上下现正在追亏空呢。

淑嘉小心地道:“先少给一点儿试试?”

胤礽苦着脸:“想多给也没有银子啊!”

“……”怪不得他连挣扎都没挣扎就已经默认想注资了,犹豫还只是犹豫老九是不是靠谱。

不管怎么说,允禟的初步愿望是达成了。淑嘉也派人往家里传了话,但是石府的回信就很值得玩味了。家里是赚了不少钱,然而人丁繁茂,女儿们又嫁得不错,嫁妆又是一大笔,真的很需要钱。

家庭会议的结果是:先观望一阵儿,九爷要真是不着调了,再说。

淑嘉颇为无奈,遥控就是有这一条不好!你觉得自己是真理党,人家也不愿意当牵线木偶不是?凭谁来看,国家注资,官府护航,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两下里怄上了气,还是苏州织造府来的一封信让石家人改变了主意。内务府注资这样的事情,苏州织造那里当然是听到了的,蒋霆连忙回来跟淑怡说:“了不得!”

淑怡颇觉奇(提供下载…3uww)怪:“风调雨顺的,有什么了不得的事儿?”

蒋霆道:“你道内务府的钱是那么好拿的么?”他现在混这一块儿,比较熟悉情况,一一解说,“比如盐商,拿了银子,逢到灾荒、战事、南巡……都要你‘乐捐’一下儿,这哪受得了啊?”又举出例子,当年曹寅兼盐政的时候,某次有事,这货直接给康熙上书,咱们这里积极响应中央号称,每卖一石盐就捐一两银子。

别以为盐商很肥很幸福,猪羊肥了有啥好事儿?就算你有后台,要不到你头上,买卖做不下去,你的本钱就烂在里面了。

淑怡一听也急了,连忙写信回京里。一来一去,京里都在准备祫祭了。

感谢内务府要准备祫祭、十六、十七、广善、弘晟的婚礼,又临近年底,正在往回盘银子,虽有允禟催着,一时半会儿也还没把钱发下来。

石家接了信也有些急了,连忙向允禟表示,这买卖咱不干了,那啥,明年儿子要娶媳妇儿了,手头紧,这股份就盘给你了吧。

允禟挽留道:“眼瞅着机会来了,你们这是做什么呢?要是手头紧,我先给你们挪借挪借?”

石家人哪里肯依,只要求九爷给个公道一点的价格就好。允禟实在不值得这一大把的股份,又不想让坤宁宫觉得欺负了她娘家,还张罗着让老婆出面跟石家女眷一起到坤宁宫里说明一下。

淑嘉根本不用她们来解释,听到散伙就开心得不得了了。

皆大欢喜。

作者有话要说:

[1]记得当年去故宫参观,在工作区(前朝)看到一间大屋子,柱子上挂着牌子,上书“内务府银库”,太shock了,我反而把这座宫殿的本名给忘了。

MD!原来皇帝这个“封建社会最大的地主头子”还如此纯朴地保持着乡间土地主有钱埋床底下自己看着的特色!

257、默默坑你没商量

宫中府中,一派繁忙。

先是,太皇太后之圣寿又到。老太太如今精神大不如前,多在静养,无论是儿媳妇、孙媳妇还是孙子、孙女又或是曾孙、曾孙女儿陪着说话,她都不能保证从听跟你歪楼到尾了。常是说着说着她就走神儿,走神儿走神儿她就睡着了。

但是!老太太的生日还是要过的,不但要过,为了展现皇家尊老爱幼的道德模范作用,还要认真地办。宫中各处、宫外各府、各地督抚、外藩蒙古等等等等都得准备好了礼物往宁寿宫里送。

当然,大家还是要成群结队地到宁寿宫给老太太磕个头。

叩拜当年,太皇太后穿戴整齐,升殿就坐。皇帝率诸王公大臣、皇后率内外命妇,各依次序分批入贺。

太皇太后今天也争气,居然撑到了受贺完毕。胤礽还要以奉太皇太后之命的形式,向大家发文说明一下:大家都回去洗洗睡了吧。

太皇太后的生日如今也与皇帝的一般:只进不出。礼我收了,宴席滴不办!就算办了,老太太也没办法穿着厚重的礼服,从头坐到尾,为过个生日把老太太累坏了,实是得不偿失。

果然,一结束大礼,太皇太后就有点儿僵硬地说:“把冠儿给我移开。”这么老大一帽子,淑嘉这样体力还不错、年纪又不大的人顶着都难受,何况是老太太?

匆匆换了衣帽,太皇太后才觉得舒服了:“自家人一处,不要拘束了。”她还留皇帝一家吃了顿饭。老太太今天估计是体力消耗得有点多,努力吃饭的时候并没有睡着,看得皇帝夫妇很是欣慰。

太皇太后还兴致勃勃地向荣升祖父母的帝后二人组推荐了各种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