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枫叶飘飘 > 第63部分

第63部分(2 / 2)

江风说:“现在没搞创作。岳麓书院百废待兴,院史的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环节,我就跟院长说了一下,在搞院史的研究,整理有关文献资料。”

“好好,岳麓书院确实应该研究,这么一座历史的宝库,以前的人不知道珍惜,毁坏了不少文物,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余九日对江风说:“听说你们文坛非常热闹,是吗?”

“文人相轻,吃饱了饭没事干,互相骂骂散散晦气。”

周正涛对江风说:“喂,我问问你,你是搞艺术的,认不认识几个书法家?”

江风摇头说:“不认识。不过要认识不难。怎么,你有什么想法吗?”

周正涛说:“近来我练书法颇有心得,感觉功夫大有长进,但总的来说当然还是不行的,所以就想认识一个书法家,求教求教,经高人点拨点拨,我估计就能上一个台阶。”

“行,我记住了,以后我上上心,有机会替你打听打听。哦,我突然想起来了,过几天有家杂志社办文学笔会,请我去参加,有一个书法上有些造诣的作家也被邀请去了,他认识很多书法界的朋友,到时候你可以跟我去参加笔会,我把你介绍给他,怎么样?”

周正涛说:“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候可别忘了。”

“过几天的事呢,你不是说要到外地去度蜜月吗,到时在不在家?”

周正涛就黯淡下来。江风想了想说:“不要紧,以后还有机会。”

第三十九章 爱书艺正涛乱讨教

第39章       爱书艺正涛乱讨教      拜高人初识新艺种

周正涛带着新婚老婆先去了西南一带,将那边厢的名胜玩了个遍,然后又斜飞南方,贵阳、桂林、广东、海南岛溜了一圈,真真是:阅尽天下山水色,看破天地风雨情。回到省城已超了几天假,亏得平素把头头侍弄得也还熨贴,部长只嘀咕了几句,这事就算完了。周正涛十分高兴,早已把那日求江风的事忘到了脑后。忽然这天接了江风一个电话。江风先是酸不溜秋地说了几句“玩得挺潇洒”、“老婆没给你用坏吧”一类的玩笑话,然后邀请他参加一个文人的聚会,倒叫他一愣,心想这小子什么毛病,我又不是文人,请我参加什么鸟会。突然猛一激令,想起了原委,急忙说:“好好好,这个聚会有几个书法家?”

江风说:“你胃口倒不小,还要几个!只有一个,就是我上次跟你说的那个作家,贾破志听说过吗?”

“有点印象,好像是写那本叫什么。。。。《我跟女人在树上约会》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本书是王同写的,他写的是《废城》,很黄的一本书,被人称做当今《金瓶梅》,这么有名的书,你没听说过?”

“我只关心书法,文学跟我什么关系。这本书很黄吗,喂,弄本给我看看。”

“哪天回学校了你到我家来拿吧,先把话说清楚,一,不许借别人看,二,给你三天时间,看完没看完都给我送回来。”

“第一条我保证做到,第二条根本用不着,我只挑黄的部分看,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三天?你把我当文学爱好者搞是怎的?”

“他妈的,整个一文学白痴,不该答应借你看的。今晚的聚会你来不来?”

“这还用说吗?”

晚上匆忙扒完饭,周正涛跟老婆交代了一下,就要出门。卫翠苹不满地说:“刚娶老婆的人就这样呆不住!”

“我又不是去玩,是为了我的书法艺术。”

“算了吧,书法得从小练起,勤学苦练几十年才能谈得上艺术,你不过半路出家,也配谈艺术,纯粹不务正业。”

“女人见识,我不跟你理论。”

周正涛在汽车站等了一会,江风就搭乘汽车来了,在车上向他招手,他就上了车。两人谈了一路,来到了省城北郊的一处地方。此处四周环境十分优雅,两旁林荫匝地,绿草如茵,有假山池水,竹音如咽。从纷繁的闹市进入这种地方,整个人就好像被洗了一遍似的,那份舒适感简直妙不可言。周正涛贪婪地欣赏着,啧啧连声,说这里好像是一处高干住宅区。江风说:“什么好像,本就是的,我们去的这户人家叫郑劲光,听说过吗?也没听说过,你怎么这么孤寡孤闻!”

“又不是战争年代,和平时期谁关心军人。”

“老头是新四军的一员猛将,战功显赫,军史里都有他的一页专介呢,后来当过省军区副司令。老头子前几年不在了,老太婆嫌这里不热闹,就去深圳的大儿子那里住了,留下小儿子,叫郑智,他是个作家,28、9岁,还没结婚, 住房条件好,就经常在家里办文学沙龙。省文坛分好几派,有好几个文学沙龙,他是影响比较大的一派,这个沙龙也最有名,经常有大大小小的文人来来往往。”

“你是他这一派的?”

“不是。我是岳大派的,但并不是说派与派之间就根本不来往,有时候也互相走动,所谓的派只是说各自的文学理论和主张不一样,但论私交是另一回事。”

两人一边说一边进了一片小平房。这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据说曾经是曾国藩在省城的行辕,后来又住过一个省里的什么鸟督军、鸟主席,最后才回到人民的手中。不过此言似也不对,因为郑姓将军虽出身卑微,可后来叱咤风云,不能算人民了,实际也还是一个统治者。总之,这种地方,不管如何改朝换代,占有者永远是有权有势的人,绝不会真正被人民享受。

这片建筑有十几间房,中间有一个小园子,种了许多花草。草是自然生长的,长势旺盛,而花因少人照看,大多病病恹恹,歪歪倒倒,全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会客厅在东厢房,是一间比较宽大的屋子,里面挂着几幅省城著名书画家的墨宝。此刻里面已经坐了十几个人,正热烈地议论着文学上的种种趣事。见江风带了一个陌生人来,有些人就用不太友善的目光盯着看,问江风带来的这个朋友是干什么的。江风说:“他不是我们圈里的人,你们别问。”这种回答很对周正涛的胃口,他不喜欢江风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只想认识贾破志。

贾破志此时端坐在远处,翘着二郎腿,手持烟斗,很平静地听着大家的争论,似乎纯是来欣赏热闹的,没有一点掺合的意思。他看上去应该有45、6岁了, 可实际只有35、6岁。苍老不是因为脸上有很多皱纹,而是因为削瘦,脸色蜡黄, 他如果不是身体不太好,那一定就是小时候缺乏营养。他的脑袋有点秃了,这是他身上的第一个容易被人发现的亮点。第二个容易被人发现的亮点就是他的眼睛。他像一个不太喜欢说话的人,可眼睛却似乎挺会说,不停地转着,显示出一种颇有几分深沉的悠闲的韵味,好像是在冷眼中有那么一点调侃的俏皮似的。

江风一来就被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中,半天没停嘴,一时忘了把周正涛介绍给贾破志。后来好不容易喘了口气,掏出手巾擦汗时看见了边上的周正涛,便哦了一声,歉意地对周说:“对不起,我忘了你的事。”

周正涛说:“没关系,我听你们争论都听入迷了。老实跟你说吧,以前我对搞文学的人缺乏敬意,觉得他们除了吹牛皮,别的一概不行。但现在听了你们的谈话,我改变看法了,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难怪古往今来的文学家那么吃香,看来是有道理的。我现在只后悔当年没有学文科。”

“不在于你学什么科,而在于你是不是有心,我也不是学文科的,可我就是要往这条道上走,不就走来了吗!走,坐到贾破志那去。”江风领着周正涛凑到贾破志身旁,江风向他问好。贾破志操着一口稍稍夹杂了一点长沙话的湘乡话说:“怎么着,从城西杀到城北来啦!”

“贾老师拿我开心,我怎么是杀来?我是学习来的。”

“好家伙,你这是学习,那如果是杀来的,真不知会怎样的咄咄逼人。”

“贾老师对我好像有意见,那为什么不上阵呢,是想坐山观虎斗吧,等我精疲力尽了再出手。”

“坐山观虎斗不假,但我从不出手,只是出书。”

“我明白了,贾老师是不屑于跟我们这些人打嘴仗,要用书来替你说话。”江风冲贾破志竖起大拇指说,“真乃高人也!”

贾破志淡淡一笑,把烟斗送进了嘴里。江风说:“贾老师的书法造诣也很高,可谓名声在外,现在有人想跟你学习学习,能否不吝赐教?”

“谁?”

江风就把周正涛介绍给了贾破志。贾破志有个毛病,对于向他求教的文学爱好者,他一般不太爱?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