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枫叶飘飘 > 第80部分

第80部分(2 / 2)

“但你还得看到他们这样做效果到底怎么样,他们用自己的名字挨了多少骂,只有李诚,人们是一致的赞赏。那些人用自己的名字,看似挣了脸面,其实失去的是人们的口碑,这是一种无形损失,比损失几百万几千万还要大,可惜他们不明白这个道理。李诚表面好像不图回报,实际是得到了最多的回报,因为口碑肯定最后会转化为一种经济利益。他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真的董老板,你好好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理!”

董哈哈干笑了几声说:“我是个生意人,说不过你们这些笔杆子,我就认死理,出了钱却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心里就是不爽。”

李真见董略现愠色;忙陪笑说:“我不过好心劝劝你,如果你非要这样做,那当然没什么不可以,你出钱你就是大爷,谁敢说个不字!我只是希望你听听别人的意见。”

董卫国听他这样说,方才觉得舒服了点,脸色和缓下来,口气也变了:“我倒不是说你说错了,湘江卫国文学奖,确实他娘的不好听……你说改成岳麓卫国文学奖怎么样?”

李江又笑了。李真说:“总之,这不是你的错,是你的名字的错。”

董卫国想了想说:“听你的那不是太便宜他们岳麓书院了吗?”

江风急忙说:“此言差矣,岳麓书院的牌子天下闻名,真要计较起来,董老板,恕我直言,是你沾了书院的光呢!有了这个响当当的招牌,我敢说你投资一分钱,可以换回两分钱的回报,信不信由你。”

董喝了口酒说:“那行吧,我今天算栽在你们俩手上了。”

李江两人相视一笑,心里十分得意,眼睛好像在说玩你这种暴发户那不是小菜一碟吗!但表面对董愈加恭敬,左一个老板右一个老板的叫着,频频劝酒,场面十分融洽。后来三人就谈起了细节部分。董说:“我出5万,就照你们的意思,分为散文、小说、诗歌,每项各奖1万5,一等奖1名,5千,二等奖3名,各奖两千,三等奖5名,各奖1千。授奖范围嘛,只限于本省的诗人和作家,总共应该是4万5 吧,剩下5千就做活动经费,大致就是这样,两位看怎么样?”

李真说:“很好。先得成立一个组委会,再由组委会选出一个评委组,  老板自然是组委会主席,还得找一个副主席和委员,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当然有,就是你嘛。”

李真急忙摆手说:“不不,我没资格进组委会。”

“嗨,你就别装谦虚了!”

李真很严肃地说:“真的,董老板,我是说真的。你想我在我们社里只是一个副主编,上面还有主编和社长,我进了组委会,那把他们往哪摆?老一辈文人最爱面子,不给他这个面子,他一句话就不跟你玩了。还有江风他们的书院也是的,他还没有职务,只是个著名诗人和学者,如果他们院长说不玩了,你出多少钱都没用。”

“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进组委会?”

“这一点可能没商量。”

“那你俩怎么办?”

“我俩可以当评委呀。”

“这样也行。你的主编和社长好打交道吗?还有江先生你们书院的院长,对老一代文人我没什么好印象,总觉得他们酸文假醋,我喜欢跟你们这些新一代的文人接触,可以一起喝酒骂娘谈女人。”

江风说:“你是老板,办文学奖也是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谁都会欢迎你。”

董便要李江两人各自回去跟单位联系,如果都无问题,就选个好日子签合同,只要签过字,他立刻就先拨两万钱给他们。李江两人就各自回了单位,跟头头一说,自然无不叫好,又听说请自己当组委会成员,更是十分欣慰,当即委托两人代表单位正式和董接洽谈判。

且说这日下午,胡义文来电话问江风看了今天出的南湖日报没有。江风说没有。胡便告诉他:“你赶快去看看,上面发了一篇洪冶刚的文章,他说你昨天的那篇文章是照搬了北京一个叫李安民的评论家的文章,把你十分恶毒地骂了一遍,你快去看看,那篇文章对你的影响非常大。”

江风不觉吃了一惊,就好像穴位被人点了似的,浑身发麻。说:“那个洪冶刚是个什么路数?”

“我也不清楚,听说是师大的一个讲师,这几年写过不少文章,不太好惹。你别管这么多,赶紧去读他的文章,先想好怎么回敬他。康沙首他们都很气愤,只等你反击,他们就擂鼓助威。”

“好好,让我看了再说。”

放下电话江风就急匆匆去了传达室,问今天的南湖日报到了没有。传达室的那个妇人正在打电话,指了指桌子。江风看见桌上有几张南湖日报,就拿了一张,忍不住斥责说:“怎么不送过来?”

妇人不敢回嘴,等他走开了才骂了几句脏话。江风回到办公室,坐在靠椅上看了起来。洪冶刚的这篇文章,锋芒毕露,文曰:

昨日有幸读到了一位叫江风的评论家的文章。此人我早有耳闻,不是因为他的作品,而是因为他自费出版了几部诗集,然后就拿着它们去弄了一个中国作协的会员证。我不是想揭他的短,但事情闹到这一步,我觉得就必须这样说,因为惟有弄清他的历史才知道他是个什么贷色。江先生在文章中大骂传统文学,否定当代中国作家的精神,甚至否定鲁迅的文学成就,认为鲁迅不过是一个政治的产物,是毛泽东强加给全体国民的一种文学审美观。老实说看了这些话我恨不得把姓江的那个家伙的脑袋给拧下来,即使如此尚不足以泄吾心头之恨,因为要让人心服还得靠讲道理,拧脑袋一类的事实在不是我辈文人所擅长的。江风口口声声骂我们传统文学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缺乏创造力。这使我不禁想到了江先生的创造力,于是特地翻了翻他的诗集和评论文集,真是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难怪江风这么喜欢骂别人缺乏创造力,原来这于他而言本就是一种深刻的记忆,他人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且算得上一个大师。我甚至怀疑他的这种能力不光是后天养成的,还跟遗传有关。从他的第一部诗集开始到他昨天发表的那篇文理不通的狗屁文章,他无不是在模仿。他顶多是在连自己都有些看不下去的某个时候才稍稍有所收敛,但很快便又故态复萌……

江风非常惊讶,虽然事先他也想到了会有人指出他的这个问题,但又总觉得可能性不大,现在才知当时实在是自欺欺人。问题之严重,更使他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胡义文没说错,洪冶刚那?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