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开时百花败
长皇子出生,这是皇上的第一个孩子,在大家以为皇上必然会近进淑妃妃位的时候,宫中却迟迟没有动静,一切平常如初。
十一月底,楚桓回京诉职,皇上当廷宣旨,加封一众护卫边关的功臣。
汉王又封太尉衔,楚桓和凤昀皆进爵三等,如下赏赐各众不一。同时源源不断的恩赐送入安国侯府,皇上加封安国侯公卿,并派出大量人力寻找赵宸的下落,似乎皇上也并不相信赵宸已经罹难。
曦凰不知道他这么做是出于真心,还是只为了博姐姐一笑,至少对皇上她没那么痛恨了。
在一切似乎已经快平静下来的时候,夜箴却突然对曦凰说,他要离开了。
“怎么又要走?这次你要去哪里?”曦凰拽着他的袖子不放,耍起无赖,明明说好再不分开的,才说了没几个月的话,怎么就要违背了。
看她依依不舍的样子,他何曾愿意离开,“这次是师兄来信,我非去一趟不可。”
曦凰皱起眉,“清风师傅?难道是要你回青城?”
“不是。”他将她拉到自己身前,伸手环住她的腰肢,“师兄说昆仑龙脉有异常,让我去看看。”
“这事儿也要你去啊!”曦凰就势伏在他的肩头,嘀咕道:“青城那么多堪舆高手,随便谁去都行啊,何必要你跑一趟。”
“华夏龙脉皆出昆仑,若生异常必出大祸。”昆仑自古便有龙脊之称,是玉龙腾空之地,昆仑龙脉若损,天下必崩!这事决不能等闲视之,所以即便清风没有传信来说,他也必然要亲自走一趟的。
曦凰对这种堪舆术数也是一桶水不满半桶水晃荡的本事,知道劝不住夜箴,干脆也不说什么,只静静倚靠着他,手指缓缓抚摸他衣襟上的纹路。
“我会早点回来的。”他低头亲吻她的发,柔声道。
“好,早点回来。”她在他怀中点头,不得不接受再一次的分别。
窗外已渐渐亮起晨色,曦凰知道他要走了,由不得紧紧抱了他,夜箴哄了她好一会,她才不甘不愿的放手。
送他到门口,昭阳牵来马,立在阶下,看他们依依惜别。
“那你自己小心,早点回来。”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只有这么一句能说出口。
“好。”他轻声应下,看她红了眼睛,再次揽臂将她拥进怀里,附耳同她说了两句话。
曦凰看夜箴牵马远去,直到身影拐入街角,再也看不到了,这才怏怏的回府。
“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事,老大很快能办好的。”昭阳挽住她的手臂,知她心中不舍,遂柔声安慰她。
曦凰抿唇点头,这点她从不怀疑,他一定很快能回来的。
“昨晚话别一宿,累了吧,好好回房休息。”昭阳万分的体贴。
“恐怕还不能休息。”曦凰从衣襟里掏出一枚玉指托在掌中,玉色在晨光下晶莹流转,为了这个东西她留在突厥一年,不为别的,就为了那十万飞羽营。可惜还等不及她回来,先皇就崩逝了,现在她犹豫着该不该拿出来。
如果淑妃没生下皇长子,如果皇上一如开始时那么爱皇后,或许她也甘愿白作苦工,为他们东朝皇室效力。但自从知道姐姐过的并不好后,她就不这么想了,即便自己不在乎什么,却也要为姐姐和她未来的孩子考虑。
这枚密玺会是天大的祸患,也可能是无穷福泽,所以她犹豫了。
“师傅刚才说我不该留着这个东西,比起这个死物,有样东西对我们会更有用。”曦凰握紧手中玉指,转头看着昭阳。
昭阳舒眉一笑,伸手覆住曦凰攥起的拳头,淡淡道:“老大的话,从来没有错过。”
一言已胜万语。
辰时三刻左右,德凝郡主的驾车进入皇宫,却并没有去中宫,而是到了德政殿。
“皇上正在里面同几位大人议事,郡主请稍待。”御前执事堆着满面笑容,带曦凰走到避风的廊柱后。
“有劳。”曦凰淡笑颔首。
德政殿建于高处,扶栏远望可俯瞰东南三宫,红墙黄瓦掩映在扶苏林木里,风吹过来,拂动宫檐廊角下悬着的铃铛。
她静立良久,才听到身后宫门吱呀一声打开,几位身着朝袍的官员依次而出,看得出那几位都是工部的人,想必皇上还在操心湛江水防的事情。曦凰不愿让别人瞧见,脚下往旁移了几步,站到廊下的阴影里。
待那几位大人走远,吉祥才从殿中出来,恭敬传达圣意,请郡主入殿。
皇上正伏案疾笔书写,听到曦凰的叩见声,这才抬头,将手中朱笔搁了,温言笑问:“怎么没去看你姐姐吗?”
曦凰垂下头,端端朝皇上俯首,正色道:“臣女有要事回禀圣上。”
三刻后,皇上传下圣旨,召见昌王和诚王即刻入宫。昌王和诚王年事已高,昌王更是已届八十高龄,连皇上都要尊一声太叔公,实在是皇族里的老人了。
诚王捧着那枚玉指细看了良久后这才递给坐在椅上的昌王,昌王将玉指凑到眼前,同样细辩了大半时光。
“皇太叔,这枚密玺是真是假?”皇上负手站在一旁,见两位老先生看了足有一个时辰,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
昌王微微颤颤的将玉指递回给皇上,一手捋着颌下长长胡须,一双已见浑浊的眼中仍透着让人不能忽视的精明,“确凿无疑,这枚确实是镇国密玺。”
皇上又看向诚王,诚王束手回道:“没错,老臣不会看走眼。”
先皇驾崩时并没有将密玺传给皇上,他一直担心如果密玺落在汉王手上,怕是会生祸端。若汉王存有异心,这枚密玺足以让他掀起风浪,皇上登基后一直派人在宫内秘密搜寻,甚至遣暗人前伏三城密切注意汉王的举动,可惜一无所获。这件事日日搁在心上,只要不找到密玺,皇上就没一天能安稳。
如今东西在手,已没什么能让他担心的了。
“有劳两位王爷进宫一趟了,朕这便命人送两位出宫。”皇上笑道。
两位王爷口称不敢,在皇上的亲送下离开德政殿。
皇上走到案后,命人取来烛火,在细灯下认真端详这枚玉指,环绕其上的篆文古朴典雅,上面扭曲看似花纹的图案其实是古商字体,若非习过古书,恐怕很难分辨。
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皇上将玉指抵在额上,低低笑出声来,搁在心上的最后一件事也尘埃落定,他真是由衷的快活。
“皇上,右相入宫求见。”吉祥趋步上前,低声禀道。
“传。”皇上将玉指收回袖中,端坐龙案之后。
楚诘称病在家日久,看似松懈了权责,其实他故交门生遍及朝野,就算不在朝中议事,他的影响力也不能小觑。加之他为人谦谨,皇上的多次政见也是由他从旁附和,这才实施的非常迅速有效,端看这些皇上也需给他几分颜面。
“臣,参见皇上。”楚诘脸色虽有些不济,但精神尚好,并没有汉王妃说的久病缠身那么严重。
“右相免礼。”皇上亲自上前将他搀扶,“不知此刻入宫是有何要事?”
“听说皇上宣了昌王和诚王两位王爷入宫。”楚诘望定皇上,脸上笑容自若。
皇上嘴角一勾,似笑非笑的看着面前先皇倚重非常的权相,“右相消息倒是灵通。”
“是否有关镇国密玺?”楚诘也不迂回,开门见山道,“皇上的密玺又是从何处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