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公公,你马上去把董侍卫召来吧。”他马上把钱佑康召了来,吩咐道。
“皇上是急着要董侍卫再次挂帅出战吗?”钱佑康望着桌上堆得高高的的奏折和战报,疑惑地问。
“朕叫董侍卫来商谈何事还得向你汇报吗?”皇上此时的心情极坏,不由得来了一声暴吼。
钱佑康吓得双脚一拢道:“是,奴才遵命。”
可他心里却是越来越纳闷,都到这个危急关头了,皇上还不发兵,却要召董侍卫来商谈事情,边塞上的将士都快战死了。
坚决抗拒君令
颤颤巍巍地退出了御书房,钱佑康又一路纳闷地来到了奕王府,还好董眺正在。
此时她正和奕王谈笑风声,钱佑康揉了揉眼睛一看,原来奕王的气色已经好了不少,这个时候已经能站起来了,看来宫里的太医本事就是够强啊。
“董侍卫,董侍卫。”钱佑康一进来便气喘吁吁地大叫。
董眺眼睛一直,一见是他顿感不妙,他来了肯定是替皇上传话的,那个破皇上,找她去又有何事?
“钱公公。”她站起来应了他,可是脸色不怎么好看。
“董侍卫,皇上让你进宫去一趟。”钱佑康缓了一口气道。
董眺咬了咬牙道:“我不去。”
钱佑康听了吓得差点没摔倒在地上,他在宫廷呆了一辈子了,还没见过有人敢这样抗拒皇上的。
皇上的命令就是天令,不管他找你有什么事,就是叫你去死,你都得答应,而这个小侍卫,居然敢一口回绝!
“董侍卫,这是君令,你不得不去啊!”钱佑康一阵着急。
“他找我去准是没好事,我不想去。”董眺坚决地回击道。
“董侍卫,你别吓老奴,只要是皇上找你,不管是什么事,你都得去。”
“不去就是不去,你快回去复命吧,别在这里耽搁时间了。”董眺依旧不肯妥协。
钱佑康懵了,吓得面无人色,怎么他觉得这个小侍卫从边塞上回来后整个人就都变了呢?居然连皇上的命令都敢抗拒?
其实那天在御书房外面听见皇上的尖叫声他就觉得这个小侍卫有问题了,莫非皇上这次找她去是想处置她,而她也预料到大事不妙,所以直接抗拒了?
可是在真相没有解开之前,他却又不敢肯定自己的猜测。
“董侍卫,你要是不去,也得替老奴考虑考虑啊,老奴要是没把你传来,皇上一定会治老奴的罪,老奴都活到这一把年纪了,正想安度晚年呢!”钱佑康面如一片死灰,只有不停地哀求。
董眺听了心里又是一震,是啊,钱佑康只是来传个话的,她要是不答应,他的人头恐怕会落地的,她不想害了他啊!
袖中藏短刀
她心里又是一阵慌乱,好,你这个坏皇上,我就再去见你一次,再敢对我动手动脚,别怪我会对你客气!
想到这里,她咬了咬牙道:“好吧,我答应去。”
钱佑康面上一喜:“董侍卫,请随老奴来。”
董眺怔了一下,在心里暗忖了一会道:“你先走吧,我一会就跟上。”
钱佑康看了她一眼,她既已答应,一会自然就会进宫的,于是又嘱咐了一下便离开了。
钱佑康一离开,奕王便再也忍不住了,他霍地从椅子上站起来道:“娘子,本王随你一道进宫,请求皇兄赐婚。”
“不,不要!”董眺立即大叫起来,脸色十分震惊。
“这是迟早的嘛,本王的身体现在已经好起来了,也该解决你我之间的事了。”奕王笑嘻嘻地说着,目光便又开始在她脸上流连。
董眺也马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目中有些无神,半晌才又说道:“王爷,我去去便回。”
说完不等他有任何反应,一扭头便跑出了王府,奕王则是望着她的背影一阵若有所思。
从街上路过时,董眺又想起了上次在御书房时皇上对她做出的举动,再想想云贵妃的悲惨下场,然后又想想自己过去几年所受的苦,越想就越是来气。
突然看到一家小摊前摆卖着不少短刀和菜刀,她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上前看了看那些短刀,她又思虑了半天,这才付钱买了一把,然后藏进了袖中。
要是那个坏皇上真敢对她再不敬的话,她可真要亮出刀来与他血拼了,这么想着,她稳了稳自己的心绪,一路向宫廷走了去。
“皇上,董侍卫到了。”钱佑康见她来了,急忙进去禀报道。
“好,宣她进来。”皇上宏亮的声音在房中响起。
“董侍卫,快点进去吧。”钱佑康急忙说道。
踏进门口,抬目看到的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场景,还有那张一进门便能看到的御书桌,桌前,皇上正低头看着奏折,听到她的脚步声,他这才抬起头来。
御书房中的争吵
那双明亮的眸子、娇嫩的脸蛋、娇小的倩影又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他竟是喜不自禁,叫道:“快过来朕这边。”
董眺却是目无表情,站在那里应都不应一下。
“你到底怎么了?不想见朕?”皇上疑惑地问。
“不知皇上今次找卑职有什么事情,直说吧。”语气冷冰冰的,没有一丝一毫的热情。
皇上脸部肌肉僵了一下,她的脾气好像越来越怪了,对他也越来越不敬,居然敢这样跟他说话?她何时变成这个样子了?
他扬手指了指桌前的一堆奏折和战报道:“你看看吧,边塞之战,我们连战失利,他们正向朝廷请求增派援兵,朕都快要被这些搞晕头了。”
董眺眼前一亮,他这是何意?他上次不是说不让她去边塞吗?难道他又改变了主意让她再次挂帅出征?
“不知皇上是不是想让卑职再次去边塞?”董眺挑眉问。
皇上怔了一下,怎么一说起边塞她就有兴趣了?为什么她老是想着逃离他呢?
“是这样的,边塞之战失利,朕不得不引起重视了,如今朝中群臣意见不一,请朕增派军队去援助,朕到底也不知道派多少人去。”
“派多少人还不是一样,只要能打赢了胜仗就行了。”董眺漫不经心地说道,她现在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
“可田契渊那老家伙早就算计好了,朕要是派出去的军队越多,手中掌握的军权就越少,而田契渊便会趁机谋反,将朕反扑于掌中。”
“这……”董眺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对于古代的打仗与军制编排,她也不是很清楚。
“皇上!”正在此时,外面忽然涌进了几个大臣,纷纷跪在地上。
“各位爱卿,你们的事情,一一述来吧。”冷眼将这几人扫视了一眼,皇上皱了皱眉头道。
几个大臣一阵争吵,无非就是火速派人去边塞增援,否则他们将堵在这御书房。
“你们认为派谁去最合适?”看着这几个人争得不可开交,皇上皱头都皱成了一条线。
“恕臣直言,经过大家的一致讨论,都认为派新上任的越都尉最合适。”一位大臣说道。
大臣们的计谋
皇上听了脸色一沉,他也知道越磊是刚上任的,还没有作战经验,就这样让他带几十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