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这一晕就过了大半天,一路上颠颠簸簸,但靠在王勃怀里的愤青同志还是睡得舒舒服服香香甜甜的。那白衣青年也依然昏迷不醒,王勃虽然面对着两个大活人,却没一个吭声的,不免有些寂寥,但好在这两人都是极品外观,倒也让他好好端详了一把,这一看不要紧,他这才觉得这怀里之人怎么打扮得如此怪异,而那显然是由他装扮的另一个青年,也是同样的不同寻常,王勃有些纳闷,自己遇到的究竟是两个什么人啊?!
马车一路南行,很快已是日暮时分,饱饱睡了一大觉的蓝山同志打了个哈欠,伸了个懒腰,一抬胳膊差点打到身后之人,这才想起自己怕是在人家怀里坐着美梦,忙不迭得打千致谢,倒没有一点儿的愧疚或不自在。
“小兄弟突然昏倒,让在下惊慌不已,我已为你把过脉了,只是身体有些虚弱,将息两天即可,小兄弟大可放心。”“请问……”王勃指了指睡美人先生问道:“这位仁兄是什么人啊?”
“不认识,半路上捡的。”蓝山轻描淡写,好人做好事是不能自吹自擂的。
“那小兄弟你又是什么人呢?”王勃继续道。
“他的救命恩人!”蓝山又踢了睡美人一脚,心想什么年头做好事看来都得自夸才行,不然没人会提这档子事儿。
蓝山倔倔的语调,却逗得王勃很爽朗的笑了,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奇怪的少年真是可爱之极。(蓝山:为什么是少年?瞪眼!作者:你看上去显小嘛,这还不好。蓝山:……|||)
而蓝山看着王勃却有些笑不出来,他初次穿越后,好好学习了一下初唐历史,尤其是王勃,谁让他的诗都入选了千年后的语文课本,虽然没想过能遇见他本人,但有关他的生平,寻找起来真是易如反掌。所以,对于眼前人的命运,蓝山心里像堵了个疙瘩,怎么也顺不过这个劲。
正当两人大眼瞪小眼之际,一声轻微的呻吟打破了车内有些沉闷的气氛,白衣青年已经悠悠转醒。
第六章 咫尺不识
“你醒了?”蓝山的特写镜头出现在白衣青年的眼前,而后者显然还处于混沌状态,有些不知身在何处。
“我来看一下。”王勃凑过来,伸出手要号青年人的脉,却被睡美人警惕地闪开了,看来他已经清醒了,一双润如秋水的星眸紧张的眼神盯着面前的两个人。
“你躲什么”蓝山挑衅地说(那么好看的眼睛我不服!蓝山:我是这么想的吗?……|||),“这位可是名医曹元的高徒,让他看病,那时你的荣幸,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白衣人将信将疑地接受了王勃的诊视,目光却一直没从蓝山身上移走。
“小兄弟知道我是曹先生的学生?你……”王勃对这个怪异的家伙更加好奇。
“这个谁人不知,去图书馆或者上网一查就清楚了,呃……”蓝山似乎想到了什么,“你不要老叫我小兄弟,叫我蓝山就行了。”看来他还是没发觉对一干古人说上网是多么不着边际的事情,蓝山回过头又对着白衣青年说,“还有你,别老盯着我看,我知道自己长得帅,可再帅也架不住你这样一眨不眨目不转睛直勾勾地看啊,再看要收门票了!”
白衣青年未等蓝山说完,早已扭过头去,依旧不发一言。他看向王勃,几欲挣扎着起身,无奈布条包扎得太紧,他的腹肌完全施展不开,何况身上的刀伤又如此严重,王勃见势,连忙将其劝下。白衣人一抱拳,说道:“大恩不言谢,恕兄弟有伤在身不能行大礼了。”声音有些许的沙哑,却格外动听。
“哎,这就见外了,况且救你的人是这位蓝山兄弟。”
白衣人复又将目光转移到蓝山身上,而得到表扬尤其是名人表扬的蓝山,还颇有些不好意思,虽然刚刚还在想做好事要留名,不过现在他觉得自己的脸已经有些烧得慌了,想笑又拼命忍住的样子看在别人眼里那就是不胜娇羞。
这样一个小家碧玉的蓝山,把另外两个大男人看的一起呆掉。要不是王勃及时回过神儿,蓝山的红皮肤不知要蔓延到哪里去。
“在下龙门王勃,敢问侠士尊姓大名?”
“狄天阳。”恢复常态的白衣青年说话很是简练。
“狄公子,恕在下多事,不知公子身上的伤是怎么回事?在下不才,但若有需要,还请公子尽管开口,不必客气!”王勃笑了一下,“公子若是不方便……”
蓝山也凑在一旁,睁着好奇的大眼睛,满脸的求知欲。
白衣青年的眼神有些飘忽,思绪好像已经飞到了遥远的地方,迷离的双眼游移在两人之间,当他定神发现小蓝正聚精会神看着他时,却忙不迭地避了开去,一时间车厢里静寂得略显尴尬。
小蓝咳了一下,正想说点什么缓解一下气氛,却听得那白衣人幽幽的一句:
“不知今夕月,相忘江湖边。”
车厢内又恢复了一片寂静,只有马车行路带起的碎石声,和婉转明亮的鸟鸣声。
马车行在郊外,寂静空灵的扬州野景格外迷人,湖边悠闲垂钓的老者,还有阵阵牧笛缥缈而来。而此时蓝山所想得却是刚刚狄天阳的那两句话,虽然他不是很清楚这个白衣人到底想表达些什么,但是话语中那份淡淡的凄凉却直冲他的心神,胸口闷闷得,想说可又不知该说些什么。
蓝山之所以想说却不知如何说,那是因为他语文功底不足,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这样一个文章灿烂的时期,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那真是人才辈出,百家争鸣。蓝山多少也会背点儿,但那少得可怜的存货外加极度缺乏的原创精神,此刻他真有如茶壶里煮饺子,有口道不出。
一边蓝山还在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之际,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大使已经随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好!好诗!真是好诗!”蓝山一面盲目崇拜,一面心中暗衬:同样是玉树临风迷倒众生的风流才子,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才子?!)
“这首诗叫什么?”
“嗯……就叫长柳好了。”王勃望着车窗外柳色青青的新枝说道。
“好,我也做一首!”蓝山不计后果的开始逞强,'飙诗!谁怕谁啊,我有上下五千年的智囊团!''噢,不行……'蓝山转念一想,'唐以前的是说不定他们比我还清楚。'然后他悲哀的发现,自己的智囊团急剧从5000年下降到1300年,'算了,这些也够用的!'
王勃和狄天阳此刻注意力全在蓝山身上,一是等他妙语金言,二是看他丰富多变的表情,实在是可爱的紧。
发现自己被关注的蓝山来不及多想,匆忙上阵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妙哉!蓝兄此语振聋发聩,深得我心啊!妙!实在是妙!”王勃赞叹道。
蓝山一个劲的傻乐,他最喜欢听表扬了,尤其是大师级的表扬,还是在大师擅长的领域。不过他也一个劲的心虚,'李白兄不要怪我啊,谁让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背得熟呢!要怪就怪你自己这个时候还没出生吧!'
“狄兄也来高谈一番啊,你我虽事不如意,但聊发感慨他能奈我何!蓝兄方才之言颇精妙,不若我们对诗以舒心志。”王勃的诗兴显然已经被蓝李白给调动起来了。
沉默的狄天阳依旧沉默着,剽窃的蓝山依旧剽窃着,原创的王勃也依旧原创着。
“不知今夕月,相忘江湖边。”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知今夕月,相忘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