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汉融合,以前也不是没人做过,但基本上,都是以失败告终,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摸索着前进,这也是张既放不开手脚的一个原因。
吕布微微点头,这是个慢活,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经验,如果长安这边能够成功的话,就可以将张既放到西凉去当州刺史,将这些计划推广出去,令西凉人口翻上一番。
“不说这些,文和过来,给你看几样好东西。”吕布笑着站起来,招呼周仓将一匹战马牵过来:“文和看这匹马与以往的战马有何不同?”
“不同?”贾诩看了看马,只是西凉很常见的战马,要说不同的话,贾诩绕着战马走了一圈儿,看着马背上的马鞍道:“不知此物有何用?”便是他学富五车,胸藏韬略,这种新出现的物什只是用眼睛看的话,却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军师不妨坐上去试试。”周仓嘿笑道。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莫看他只是个文人,但骑马的话,可不比人差,熟练地拉着马缰往马镫上面一踩,便坐在了马背上。
似乎稳当了不少!
贾诩看着坐下的马鞍,右脚一动,却发现另一边也有一个马镫,汉时的战马虽然也有马镫,不过却是单边镫,作用就是让人更容易上马,现在另一侧也出现了一个,贾诩一脚踩上去,顿时便明白了这些东西的作用。
有些惊喜的看向吕布,赞道:“主公这翻奇思妙想,足以令我军的骑兵战斗力提升数筹!”
如果没有马鞍和马镫,骑士骑在马上,大半力气都要用来夹紧马腹让自己不至于滑落,战斗时,全凭战马冲撞,骑士所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非常有限,除非是吕布、关羽、张飞这些顶级猛将,力气足够,就算坐在马上,也有足够的余力去跟别人厮杀,一般骑士在马上若遇到重击,很容易落马。
吕布微笑不语,其实又何止是数筹那么简单,毫不客气的说,正是马蹄铁、马鞍和双镫的出现,才让骑兵成为真正战场主力,而不只是奇袭扰敌,让骑兵的打法有了新的变化。
“先生,可不只是如此!”周仓将贾诩扶下来,将战马拴在一旁的柱子上,走到战马后方,把一只马腿给提起来:“先生看看这个。”
“这是……”贾诩疑惑的看着马掌上钉上去的一块U形铁。
“有了这个,就不用担心马失前蹄了。”周仓嘿笑道:“主公管这个叫马蹄铁。”
“倒是恰当。”贾诩笑着点了点头,扭头看了一样作坊的方向,感叹道:“世人都以匠人为贱业,却不想到了主公手里,却有着变废为宝的手段。”
“哪有什么贵贱之分?试问哪个世家手中没有铁匠、木匠,若没有这些匠人,你我如今,恐怕还生活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吕布摇头笑道。
贾诩点点头,这个话题太大,他没去继续跟吕布探讨,转而看向吕布道:“主公弄出来这些东西,可是准备对河套用兵?”
吕布点点头:“河套如今随着匈奴的衰落,渐渐陷入战乱,待来年春耕之后,我准备出兵河套,沃土千里,岂能便宜了异族?”
贾诩闻言点了点头,春耕之后,雍凉的局势也会渐渐稳定下来,加上吕布之前在河套打出的名声,要想拿下河套,并不困难,唯一需要顾虑的是,吕布会带多少兵去河套,若太多的话,恐怕到时候供养不起。
第五十六章论势
平定河套在吕布的计划中还是来年春耕过后的事情,算算时间,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年头,现在只是大致定下目标,至于到时候该从何处下手,何时出兵这样的问题,只有依旧到时候的形势才能做出计划,至少从西凉传回来的消息,随着匈奴人的没落,整个河套现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安定,周围越乱,对吕布乃至整个关中来说,却反而是一件好事,吕布可以在这边不断地梳理着这座属于自己的王国,让它能够按照自己心目中的方向去前进。
烈日下的军营,嘹亮的号子声响起来,五百士卒在雄阔海的带领下,开始了各种吕布安排的训练。
这支骠骑将军府下尚未命名的军队眼下已经称得上精锐,但距离吕布心中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马战、步战甚至将来或许会派去南方学习水战的本事,这支部队,吕布是拿来当特种兵训练的,用的都是匠营中提供出来的最先进的武器铠甲,吃的也是最丰富的伙食,领着堪比将领的军饷,在这支部队建立之初,李儒为了说服吕布放弃这个想法,曾给吕布算过一笔账,花在这五百人身上的钱粮,如果用来武装普通部队的话,可以武装一支五千人的精锐。
不划算,毕竟五百个人再厉害,也不可能打得过五千人的精锐。
对此,吕布当时并未评论,特种作战在这个时代有萌芽,比如高顺的陷阵营,曹操麾下的虎豹骑,已经成了历史的白马义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这个时代的特种兵,这样一支部队存在的价值,可不是拿到战场上去消耗的。
只是这样的想法,在未拿出任何战果之前,就算吕布说了,没有实战,也说明不了任何东西。
政务,由陈宫来管,李儒负责长安书院人才的培养,而贾诩则为吕布甄别情报,算是最轻松的一个,目前贾诩的身份是军师祭酒,类似于吕布的门客,包括法衍也一样,在律政司还未正式成立之前,同样是以吕布门客的身份出现在人前,为吕布处理骠骑将军府的政务。
作为老板,吕布负责的是将最适合的人放在最恰当的位置,亲力亲为这种事,至少在吕布看来,不是一个合格上位者的态度。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是扯淡,但在自己可控制范围内,吕布却不会吝啬下放权利,当然,如果有人超出了这个可以控制的范围,那就别奇怪平时不管事的吕布为何会突然某一天把你的权给罢了。
贾诩看的清楚这一点,所以乐的站在幕后为吕布来出谋划策,也因此,深得吕布器重,这一点,包括追随吕布最久的陈宫也做不到。
“主公可曾想过眼下曹操与袁绍之间的胜负如何?”体会了一翻马镫和马鞍的妙用,贾诩跟吕布重新坐回了阴凉处,看着热火朝天训练的将士,扭头向吕布笑问道。
“文和以为呢?”吕布没有回答,作为现代时空过来的灵魂,自然知道这一仗的结果,但他想看看贾诩的看法。
听到吕布询问,贾诩笑道:“前几天传来了郭奉孝的十胜十败论,倒是颇为精彩。”
“嗯,听说陈琳那片檄文将曹操的痛风都给治好了。”吕布颇为轻松道:“这些不过是纸上谈兵,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袁绍固然内部问题重重,但四世三公的名望压迫下,曹操可不轻松。”
“谁胜谁负,诩却不敢断言。”贾诩摇摇头道:“但主公可曾想过,若分出了胜负又当如何?”
“曹操若胜,按兵不动,曹操若败,便出兵袁绍,绝不能让袁绍趁势一统中原!”吕布仰了仰脖子,断然道。
虽然在历史上,官渡之战最终的胜利者是曹操,但历史就像一条河流,任何一处出现偏差,都可能拐向不同的方向,袁绍再怎么不堪,如今聚集的兵力可是曹操的十倍以上,袁绍输得起,但曹操可输不起,曹操一输就是满盘皆输,而袁绍若真赢了,以袁家四世三公的影响力,收编曹操的地盘可用不了多久,到时候,吕布将要面对的可是比曹操更加严峻的形势,所以此战,曹操就算输了,吕布也必须确保曹操不败,最好这一仗能够一直持续个几年,让吕布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
“主公英明。”贾诩闻言微微一笑,吕布既然已经有了准备,那他也没必要再多说什么。
太阳还在不遗余力的烘烤着大地,校场上的号子声却从未停止过,吕布找了根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跟贾诩谈论着眼下天下的局势。
虽说在后世被称之为官渡之战,但实际上这一战眼下还没有凸显出官渡的重要性来,曹操和袁绍都处在准备阶段,白马、孟津、河东乃至高唐一带,都是双方的争夺地点,吕布和贾诩各做一方,分别扮演袁绍和曹操的角色,推演着双方未来可能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