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陈瑾也看了他们的剪辑,完成了差不多3个版本,都是3小时左右,最终他们会选择一个团队最认可的方案。
从而,在这个版本上,来进行最终的一个精剪。
把3小时,剪成2小时乃至2个半小时。
不过2小时的电影时长,是最主流的一个规格,再长的话,影响每天的排片。
除非你是大导演,不缺观众;不然90120分钟是很多导演都会选择的一个区间。
“是,粗剪版就三选一,应该不会再更改了!”
“所以陈导你的版本,也可以看一下,说不定能给我们更好的一些启发!”
这话算是拍陈瑾马屁了。
一个剪辑师朝导演说启发这种话,就像数学老师对体育老师说吸收点数学教学经验那么好笑。
毕竟,陈瑾一开始的剪辑水平他们都看在眼里,完完全全的初学者水平。
至少,叶濡畅也就随口这么一说的。
“启发就不必了,万一让你们再改,就不太好了!”
陈瑾其实还是不太情愿把《疾速追杀》版本拿出来,不过叶濡畅这么坚持,陈瑾只好让叶祥带他去另外一个剪辑室,看起了他的导演剪辑版。
第二天一早,陈瑾再次赶来了基地。
昨晚带着大卫几个,跟卡瓦诺一起吃了顿晚餐,《杀手:龙》跟相对论的合作基本上算是敲定了。
接下来就是谈判他们不花钱拿多少份额的事情。
超过利润的30,陈瑾就觉得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因为太高的话北美卖的太好可能他都赚不了多少钱,主要《疾速追杀》前世北美也就5000万的票房,按照这比例最起码得分出去2000万。
得不偿失。
北美这边制片方好的话能拿到票房的六成。
所以北美这边利润的三成是陈瑾的底线,这个让电科海外这边的团队跟相对论谈判。
而且,电科这边还得做相应的宣发。
跟前世有基努这个老外不太一样,再怎么基努没票房号召力,人家也是老牌的大腕,多多少少有点流量。
而陈瑾除了是陌生面孔之外,还是个华人,所以要让这样一部看似“三无”的产品打出去,难度还是非常高的。
卡瓦诺也跟他说了,哪怕相对论跟六大关系再好,硬逼院线排片,可能一开始也首周末也只能拿几百家,撑死了一千家,这已经是极限了。
后续院线的增加与否,得看首周末的票房而定。
票房不好三天就是抬走的份。
毕竟,《杀手:龙》除了新暴力美学的动作片卖点外,其他的确实吸引不了北美的观众。
陈瑾在北美压根没有任何的票房号召力,唯一可能买账的,也就华人了。
这也算是一些基本盘。
但一千家其实也已经是陈瑾跟卡瓦诺谈判的结果。
像《卧虎藏龙》一开始也是三无产品,从20家影院开始逆袭的;不像《英雄》,那可是挂了昆汀监制的招牌,外加李联杰主演,才能一开始3000多家影院同时上映。
一千家…确实是不错了。
陈瑾在那自我安慰着。
第一部惨淡点也正常,到了第二部,或者《杀手2》,就会有不一样的一个结果。
名气是逐渐积累的一个过程。
哪怕程龙,也是花了很多年,才在北美站稳了脚跟。
陈瑾现在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一步步走进好莱坞的全程;现在的他,可能连“外围”都不算。
“希望能一炮而红吧…”
“跟前世差不多的票房,这电影就稳了!”
除华夏外全球1亿美金,陈瑾对自己这第一部好莱坞电影的要求不高。
虽然这个要求,除了《卧虎藏龙》和《英雄》之外,华夏还没有第三部电影可以做到,哪怕《十面埋伏》,海外也才8000多万。
不过这部电影性质不太一样,制片地就是在好莱坞,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陈瑾在那自我安慰着,敲开了剪辑室的门。
叶濡畅几个已经在了。
看到陈瑾进来,几乎所有人的眼神,齐刷刷的都扫向了他。
包括老黑林多和叶祥。
叶濡畅几个华夏团队的剪辑师,黑眼圈跟眼神里的血丝,让陈瑾都吓了一跳。
“你…们这是?”
通宵剪了一晚上?
林多居然用上了敬语,看到陈瑾进来后,立马在那激动道:“你的那一版剪辑,真的是只用了3天吗?”
其他人的目光均看着陈瑾,等待着他的回答。
“你们都看了?”
回答他的是整齐划一的点头,叶濡畅承认,自己之前在陈瑾面前的声音大了些。
这家伙的那个版本,太神了。
他看完都感觉自己的粗剪版里面,好多地方需要改一下,确实是…受到了启发。
最震惊的是林多。
这老黑原本是不屑一顾,不想看的,但架不住叶濡畅几个在旁边的惊叹。
最终他剪辑累了,若无其事的看了眼。
就那么一眼,看了10分钟他整个人都完全傻掉了。
这特么不就是自己想要的《杀手:龙》么?
跟他这几天的设想完全一致,甚至还有很多他没想到的地步。
所以,这个老黑才会这么激动。
陈瑾的剪辑思路,居然跟他完全不谋而合,很多想法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别无一致。
这老黑感觉自己是找到了知己啊!
竟然还有剪辑思路不谋而合的。
完全没有跟他不一样的地方,林多确实是通宵了,看了一夜好几遍,越看越觉得这个版本,就是他想的那种思路。
殊不知…这就是原本他剪辑的《疾速追杀》终剪版!
不一样才怪呢!
一个人的想法、剪辑理念和技巧,那都是有个人强烈风格的。
哪怕蝴蝶效应再怎么改变,如果拍的电影素材都差不多,那最终呈现的版本,其实也是大差不差。
因为这是他的剪辑癖好。
现在,陈瑾的这个版本,跟老黑林多意外的重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