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妇嫌弃,她越发努力的给霍希贤捞钱。
丫头上茶,方三老爷先说明白了来意,他上京办货过来看看方姨娘,顺道还想说说方十二的事。江大人死了,马上风死的,快六十的人跟歌伎们玩NP,直接死到歌伎身上。江大人的死跟方十二没啥关系,不过死了丈夫,方十二就面临改嫁问题。
方家现在开始努力洗白了,把女儿送出去当妾的事不屑干了。但方十二名声在外,想嫁出当正妻真没有人家敢要,要是在青阳当妾室,又不利于方家的洗白事业。方家现在的意见是,问问方姨娘,京城没有合适的人家,想继续送过来,方十二年龄还不大。
方姨娘听得有些无语,道:“我一个姨娘,平常也不怎么跟太太出门,外头人家的事我如何能知道。至于十二,姨娘不是那么好当的,家里也不等米下锅,己经当了一回妾室何必再往火坑里跳。找个合适的人家没那么难,多点陪嫁,我就不信嫁不出去了,好歹都是骨肉。”
方三老爷不由的把头低了下来,道:“我回去跟大哥商议,再问问十二的意见。”再嫁多半是随自己。
这个话题说过,方姨娘又托方三老爷帮她买地置产田,霍景之己经发话了,以后霍希贤自己挣的都记在自己名下,并不归入总帐。方姨娘觉得可以给儿子置些产业了,一直以来她只留钱,那是因为元宝上不刻名字,田产之类的都要写名字。不想以后扯皮,田产之类的不动产肯定不能置办。
方三老爷却是愣了一下,不禁问:“难道霍老爷要把贤哥儿分出去?”要是现在分出去对霍希贤可不利,不但沾不到侯府的光,也沾不到霍景之的光。
方姨娘笑着道:“不分,是老爷的说,以贤哥儿挣到的产业都可以记在自己名下并不归入帐中,自己打理即可。”
“原来如此。”方三老爷听得放下心来,笑着又道:“姐姐放心,置办田产之事就交给我吧。”
方姨娘让贴身丫头取了银票交给方三老爷拿上,不动产里最好的就是田地,可以出租的店铺也要。总之是要能够取利的,这样钱生钱总放着钱还好。方三老爷把银子接了,让方姨娘只管放心。方姨娘确实很放心,这是她是亲弟弟,要是再不放心,她真不知道要相信谁了。
送走方三老爷,方姨娘唤来婆子把方三老爷带来的东西抬到自己屋里去。进屋关上门,方姨娘才细看娘家送来的东西,金钱自是不必说,首饰头面,布料也是必须的,还有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和衣料,有男孩儿的还有女孩的,除了给欣哥儿,还有思宸所出三个小爷的。
孩子的东西拿好,方姨娘又挑了两匹上好的料子,一匹给霍景之一匹给思宸,让丫头们拿着来到思宸屋里。方三老爷来的事管事媳妇己经回了思宸,思宸并不理论。见方姨娘拿了东西,思宸便笑着道:“姨娘有心了,家里一切都好吧。”
“太太挂念,我兄弟上京办货,顺道过来看看。”方姨娘笑着说着。
闲话几句,思宸也让方姨娘回去歇着。杨大人顶了江大人的缺,方家现在还没得消息,要是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样。估计圣旨下了之后,霍景之都不会让她跟方姨娘说,而是亲自跟方姨娘说。庶子娶了人家嫡女己经占了便宜,庶子生母的娘家人千万别打了人家的脸。
不等茂王爷出殡,杨大人外任的旨意下来,霍景之虽然早得了消息,到底不确切,直到旨意下来这事算是定了。因为有亲王丧事在不好庆贺,只是相熟亲友带上贺礼在杨府上坐坐,霍杨两家是亲家,到了那日思宸带上杨氏便去了。
坐了一天席,思宸回来的时候让杨氏留下帮忙杨太太料理,旨意下了,杨大人过不了多久也要合家去任上,杨氏多在家里住几日也好。思宸还特意叮嘱霍希贤,现在杨家要放外任,杨大人膝下只有一子还年幼,杨大人公事繁忙,正需要帮手打点外事,他这个女婿该去帮帮忙,也不枉人家那么看顾他。
杨家张罗要去上任,那边茂王爷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做完出殡,霍家男女都跟着忙活,女人们还好些,霍景之和霍希贤就真累了。五日后,杨家启程去青阳,霍景之带着霍希贤去送,思宸只把杨氏叫到跟前,一番劝慰也让杨氏止住了泪。按霍景之说的,过不了几年杨大人还得回京。
中午霍景之带着霍希贤送完杨家回来,让霍希贤回去歇着。又吩咐丫头让方姨娘过来,思宸只在旁边坐着,并不插言,霍景之话也不多,只是吩咐方姨娘一通,别让方家上赶着打杨家的脸,那打的不是杨家的脸,打的是自己儿子的脸。
方姨娘低头应着,杨大人外放的消息传出来后,她就往家里写了信,现在霍景之又特意把她叫来说了,方姨娘心里更明白。虽然她人在京城约束不了方家的行为,但写信回家总是有些用处,霍希贤正得岳家相助之时,如何敢得罪杨家。
时至五月初,圣旨下来,茂亲王幼子封郡王,赐府邸。
169、茂亲王薨(下)
世子袭爵和幼子封郡王的圣旨是一起下的,对茂王府来说都不算很意外,霍景之能得到消息,世子自然也能得到消息。世子妃脸上有一瞬间的扭曲,咬着牙也忍下来了。不忍也不行,要是世子睡的是王府里一般的侍妾,哪怕是老王爷的,她一样收拾的了,谢韵清己经朝廷封下来侧妃,儿子封了郡王,她就是太妃了。
亲王与太妃有染,这事要是传出去,闹大了谢韵清是肯定没命,但世子也讨不到好。世子妃娘家没那么给力,儿子生的也不够多,这种事连自己亲娘都不敢说,现在赐了府邸,只希望他们母子能早点搬出去。
因为守着老亲王的孝,不管是袭爵还是封郡王都没有庆贺,接完旨谢韵清带着孝哥儿回到屋里,她一个寡妇守着孝不用进宫谢恩,世子和世子妃去就好了。关上房门,身边的丫头婆子的喜色再也掩不住,可劲的道着喜,主子成了太妃和郡王,她们这些使唤的人身份也马上不一样了。
谢韵清一直悲苦兼无欲无求的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熬了这么久,她也终于熬出头了,不过革命还没完全成功,搬到自己的府邸关上门那是最终的胜利。她己经忍了这么久,不可能在最后忍不住,笑意一闪而过,又露出拜佛时常用的虔诚表情,吩咐着丫头婆子:“圣旨己下,世子,不,是王爷即日就要搬迁,我们也把东西收拾了吧。”
做为爵位承袭人,茂王爷要住王府的主建筑群,圣旨己下世子袭爵,现在茂王府面临的问题就是搬迁。谢韵清做为茂王爷的侧妃,自然住在茂王爷的院落里,现在新王搬迁,做为太妃,她就面临要搬家的问题,不然太妃跟王爷住在一起,看着实在不成样子。
就是圣旨里写了给郡王另赐府邸,要不要一起守孝先不说,房屋翻修打理,没有几个月是不能住人的,这段时间她和哥儿肯定还得在茂王府住着。
“太妃,太妃……”外头传来急促的高声呼喊。
屋里众人都听出来了,是茂亲王生前最后一个宠妾,丽姬的声音。谢韵清一脸淡然,吩咐身边丫头道:“看看是怎么回事?”
丫头婆子出门去看,谢韵清带着儿子屋里坐着,就听外头传来丽姬哭泣着高喊的声音:“太妃,我肚子里的真是老王爷的孩子,世子妃误信太医的话,诊错了脉。求太妃救我……”
谢韵清当即把儿子的耳朵堵上,眉头皱了起来,交给奶妈带好哥儿,自己起身出来。只见两个婆子拉住丽姬,丽姬头发也散了,衣服也乱了,眼泪鼻泣一起往下流,哪里有在茂王爷身边一丝美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