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告诉孩子你真棒 > 第2部分

第2部分(2 / 2)

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智力竞赛时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卢浮宫失火,当时情况只可能救一幅画,那么你救哪一幅?

多数人都说要救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蒙娜丽沙》。结果呢?在成千上万的回答中,法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贝尔特以最佳答案赢得金奖。

他的回答是:“我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在人生的路上,放弃什么,选择什么,是一门艺术。有时,放弃就是获得。

人们常说“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培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什么都想学,往往什么都学不精;什么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偿失。

你到底要什么?这是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导主任孙先生,就经历了这样一场痛苦的抉择。

孙先生的女儿曾在他任教的中学读初中快班。女儿学习基础较差,成绩一直上不去。为此孙先生压力很大,认为自己很没面子,便一再给女儿施压。女儿学习情绪越来越低落,几度产生转学的念头。中考时,她坚决要报考中专。父女俩为这件事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是尊重女儿的选择,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在这场痛苦的抉择面前,父亲最终选择了前者。女儿进入了她理想的中专。

情况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女儿上中专后,学习情绪高涨,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入了团,还当了班长。女儿的变化,让父亲吃惊。他本以为女儿在自己身边,近水楼台,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照,谁想身边有一个当主任的爸爸,对于成绩不佳却上快班的女儿来说,不但没有成为资本,反而成了压力与负担。离开父亲这棵大树,她反而找到了感觉,找到了目标。

我把父女俩请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栏目,请女儿谈谈她的感受。

“我和爸爸在一个学校时,我的心里一直很压抑。别人的孩子没考好,老师和同学觉得很正常,我要是没考好,老师和同学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好像在说:主任的孩子还考不好?别的同学去补课,老师说他爱学习;我去补课,同学们会说是老师偏向主任的孩子。我很委屈,好像天天生活在爸爸的阴影中。我下决心离开他。中考时,我故意报了中专,避开高中,这样省得父母劝我考本校。我知道爸爸心里不同意,可他还是支持了我。他是顶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站出来支持我,我心里很感动,决心给爸爸一个惊喜。来到中专,我好像一下子解放了。我觉得我和别的同学一样生活在阳光下。我没有了压力,因为谁也不认识我,不知道我是主任的孩子。我放松极了,一心想好好学,我再也不说我不行了。说来也怪,我的成绩很快上去了,而且入了团,当了班长,我更来劲儿了,干什么都不甘落后,我爸说我进步的速度想压都压不住了。我说这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现在我已经考上了大学。”

这位明智的父亲告诉我们一个人生道理:

人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拥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正在失去,而放弃的时候,我们或许重新获得。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越!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这就是人生。

成长比分数重要

这是一个六年级孩子写给妈妈的“知心家信”:

那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数学试卷,糟了!58分,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中,胆怯地靠在门旁边,眼睛盯着脚尖:“妈妈,我得了58分。”

“啪!”一记耳光落在我的脸上,妈妈的眼睛瞪得像铜铃,额上的皱纹形成了一个倒立的“八”字,左手叉腰,右手抓起苍蝇拍,照我的屁股上就是一下,嘴里说着:“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辛辛苦苦送你上学,你不好好读书,才考了个58分,我看你疯了——”一碗不知什么滋味的饭是和着泪水咽下去的。

“不争气的,还不去洗碗!”

“不争气的,还不去扫地!”

“不争气的;还不去洗衣服!”

今天,我从老师手里接过语文考卷,啊!100分!我哼着小曲像小燕子似的“飞”进家门,“妈妈,你看100分!”

“叭!”一个响亮的吻印在我的脸上。妈妈那大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额上的皱纹变得温柔了,双手紧抱着我,嘴巴笑的合不拢:“哈哈哈……我的女儿真好,真乖。”

午饭是猪肉,鱼汤……

“别,碗不要洗了,油星子会溅到你衣服上……”

“别,地不要扫了,灰尘会迷了你的眼……”

“别,衣服别洗了,水冷冰冰的。”

我想多问一句:“妈妈您到底爱什么?是我?还是我的分数?”

孩子对母亲的描述多么形象生动,孩子对母亲的反问多么一针见血!

是啊,我们所有的父母都该认真想一想,您到底爱什么?是孩子,还是分数?

很多孩子考试爱紧张,为什么?因为怕考砸回去挨父母打骂!一个孩子没考好,老师让他把卷子拿回家请家长签字。第二天,老师问这名学生,你的家长有什么反应呀?孩子沮丧地说:“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男女混合双打’,过去是‘单打’,现在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瓦伦达是美国五十年代走钢丝演员,一辈子走下来都很成功,但最后一次却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原因在于,以前走钢丝,从不思前想后,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而最后一次,他总在想:这是最后一次,千万不能失败。结果反而丢掉了性命。后人把专注做好眼前每件事而不患得患失的心态称为“瓦伦达心态”。瓦伦达的失败,其实是败给了自己。生活往往是这样,父母把全部希望系于孩子,最终什么都得不到。因为,引领孩子成长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的心态。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瓦伦达心态”无处不在。过分在意名次的运动员往往失利,过分在意表现的演员容易失常……

许多孩子害怕考试,可我的同事杨金玲的女儿贺洋溢却偏偏不怕考试。一次,我把贺洋溢和她爸爸贺先生请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知心家庭”演播室,问她其中的奥妙。贺洋溢说:“我觉得考试只是一种测验,通过测验可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不怕考试。”

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父母的心态直接相关。父母期望孩子自然成长,所以孩子轻松自在。

贺先生说:“我不是简单地要求女儿考一个好成绩,我主要教她解题的思路,这样她就能触类旁通。”

主持人问他:“贺先生,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帮孩子在考试中放松,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呢?”

贺先生说:“第一是不给孩子施加压力,而是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越是在成绩不好的时候,孩子越需要鼓劲。批评或者打骂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负担。鼓励的话应该讲究方式,不能为鼓励而鼓励。另外,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让他扩展知识面,知识丰富了,学习自然就轻松。这些虽然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对学习却有辅助作用。”

最后,主持人问贺洋溢:“洋溢,面对电视机前害怕考试的同学,你最想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