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避锋芒。”
陈清江也举得就目前的情况,这些新兵很难同沧浪水军抗衡,沧浪水军之中并不是没有新军,沧浪水军同云泽水军的碰撞,他们的损失也是十分的惨重的,自然的也补充了大量的新兵,但是他们军中的老兵在经过磨练之后,拥有的战斗力以及领导力十分的可观,反观高月这边的团队,团队的高层虽说都经历过血与火的磨砺,但是底层的士兵以及基层的将领仅限于昨日的一战,其余并没有经历任何的战役,总的而言还是不够成熟。
“但若是我们避开沧浪水军,沧浪水军顺势袭击我们附近的城池又该如何。”
沿着长江继续东行,就会出现的南商的城池,若是沧浪水军扑了个空顺势袭击这些城池的,高月他们所作的一切就都白费了,这不是高月愿意看到的。
“若是如此,我们不妨将亭林城一起拿下,分少量兵马据守亭湖城,其余的主力据守亭林城,亭林城的距离渡头有一段的路程,沧浪水军善长水战,若是着陆了,我们在借地形布下应对之法,倒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从俘虏的口中得知,亭林城东边三十里外有一处小渡头,那渡头本是渔民打渔之用,我们大可以在那附近藏下战船,纵然不敌也可从此处退走。”
陈清江的工作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昨日他就提审了不少的俘虏,这些俘虏都是当地人,他们十分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陈清江对于细节方面的掌控非常的不错,很快就对当地的地形地势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做出分析推断。
“亭林城虽败,但是城中依然有不少的守军,若是想要强行攻下,恐怕并不容易。”
说实话高月心动了,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并非陈清江说什么他就按着陈清江说的去做,陈清江是幕僚的身份,他只能够给出参考意见,最终的决定权依然在高月的手中。
“亭林城新败,如今定然人心惶惶,再加上周铁平受到重创,想来亭林城之中也没有能够支撑大梁之人,只需要同亭湖城一般围三功一,想来会不攻自破。”
陈清江早已经思索清楚,高月的问题他无需过多的考虑就能够回答出来。
“来人,去将李将军、罗将军请来。”
高月想了想,这件事还是让李世清以及罗锦临负责比较合适,两人昨日同亭林城这边交锋过,有一定的经验,还有就是他们的形象在败军之中必然落下阴影,在气势上必然是要压制对方一筹。
“先生,你同两位将军介绍一下。”
李世清、罗锦临两人很快就被高月的亲兵请来,两人同高月行了一礼,高月淡淡的点了点头,然后转头对着李世清说道,这是军队,一切都以军队中的规矩来做事。
“是。”
李世清恭声道,然后开始为两人介绍了起来,两人凝神倾听,很快两人就明白了高月的战略意图。
“李将军、罗将军,我命令你们日落之前将亭林城拿下,有没有什么问题。”
沧浪水军恐怕很快就会到来,纵然沧浪水军不来,恐怕也会有其他的援军前来,毕竟北齐不可能放纵他们六千人四处纵横破坏。
“没有问题。”
李世清同罗锦临对视了一眼,然后罗锦临对着李世清点了点头,李世清立刻正声道。
“既然如此,李将军为主将罗将军副之,带领两千人马前去亭林城,务必在日落之前将亭林城拿下。”
高月沉声说道。
“是。”
李世清、罗锦临两人领命完之后,赶忙点了两千人马,朝着亭林城急性而去,两千人马几乎带走了近一半的战斗力,从此不难看出拿下亭林城的紧迫性,两千人中,昨日同亭林城作战的士兵都在里边,今日他们依然将作为主力。
' '
第一百五十九章短兵相接
第一百五十九章短兵相接
周铁平经过一番抢救之后,他的性命算是保下来了,但也算是废了,他的下半身注定将是凄惨的。孙红梅一夜之间仿佛老了几岁,周铁平的失败给孙红梅巨大的打击,从所剩不多的残兵口中的结论来看,南商军的战斗力十分的强大,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够做出有效的反击,孙红梅本能的将高月所带领的这只军队划分到精锐之师,心理上就产生了担忧恐惧之色。
亭林城第二批的求援信使已经从渡头出去了,因为亭湖城这边的水道被南商军所包围,信使只能够朝着东边儿去,向摇云城求援,摇云城是北齐摇州的州城,亭湖、亭林这几个小城就属于摇云城下属县城,但是因为亭湖、亭林同沧浪城的距离更近一些,他们第一个考虑的求援对象反倒是沧浪水军。
孙红梅明显感觉今日亭林城周围南商的斥候要多了不少,他心中惴惴,南商军若是攻城,亭林城恐怕很难守下来,他本能的觉得亭林城的守军不堪一击,不足以抵挡南商军的攻伐。
孙红梅赶忙将县县丞县尉两人请了过来,然后三人开始协商了起来。就在孙红梅忧心之时,李世清、罗锦临两人带着两千士兵而来,他们用亭湖城之中的牛车将长梯运来,高月让他们在日落之前将亭林城攻下来,他们没有时间用什么阴谋阳谋,他们只能够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将亭林城攻下来。
对于攻下亭林城,李世清、罗锦临两人心中都充满了信心,但是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将己方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毕竟他们此次带出来的兵马本就不多,来日还要应对沧浪水军,必然还会与一场甚至多场的硬仗要打。
两千人的队伍在狭长的官道上形成,形成一条长龙,一路急行很快两千人的队伍就来到了亭林城外。
“大人,南商军的主力杀来了。”
县令府中的护卫喘着粗气的冲到了孙红梅的书房外,大声的吆喝着。
“他们来了多少人马?”
孙红梅同县丞县尉正在协商着应对之策,可惜不等他们得出合适有效的应对之策出炉,李世清就已经带人杀了过来。虽然孙红梅心中多多少少有些心理准备,但真的等到南商军杀来之时,他依然大吃一惊。
“守卫说不下两千人。”
古代的战争之中没有现代化的仪器,一切都只能够靠目测,所以大多数时候只能够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很难有特别精准度数字。
“什么。”
孙红梅的面色变得十分的难看,在他的眼里南商的水军战斗力十分的强大,虽说亭林城有城池作为倚靠凭证,但是最大拉平彼此之间的差距。南商超过两千的主力来袭,他心中以及判定亭林城将要沦陷。
孙红梅吃惊之后,赶忙带着县丞县尉朝着西门的方向而去,等到他们来到西门的时候,南商军的两千士兵已经陈兵在外,南商军如今已经布阵完毕,阵型方正而严密,给人一种严谨大气之感。
李世清并没有分兵的打算,亭林城的守军本就不如他们,只要他们在气势上彻底的压倒对方,剩下的南、北、东三门都有逃生的可能,恐怕这些守军都没有多少继续战斗的欲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南商北齐已经相安无事了三十余年,民众对于战争充满了恐惧,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失控,一旦城中内杠,他们能够很轻松的撕破亭林城的防御。
南商军逐步朝着西门逼进,他们行走的速度并不快,他们必须保证阵型不变。两千名士兵整齐的行走踏出的声音充满了震撼力,再加上那飘扬而起的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