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格特伍德却依然把手中的球衣塞到了楚中天手中,“那么拿着吧,就当我送你的,这是你应得的。”
楚中天接过对方的球衣,然后对他笑道:“谢谢。”
“你不像是个英格兰人。”“交换”了球衣之后,莱格特伍德并没有转身离开,而是站在楚中天的面前和他攀谈起来。
“我是中国人,一个留学生。”楚中天答道。虽然比赛的时候他们是敌人,但是当比赛结束之后,就没有必要再继续敌对下去了。
“留学生?”莱格特伍德瞪大了眼睛,有些吃惊。“你在骗我吗,8号。”
楚中天摇摇头:“是真的,我还在温布尔登艺术学校上学呢。”
莱格特伍德突然长叹一口气:“你知道我现在的挫败感有多大吗?我竟然输给了一个留学生!该死……”他低声骂了一句,随后赶紧解释。“抱歉,我不是在骂你,我只是……”他摊开手,不知道该继续怎么说,于是又把手挥下来。“或许你应该尝试一下职业足球了,8号。你甚至比我的很多队友还出色!”
说完这个,莱格特伍德再也没有心思站在这里和楚中天聊天了,他挥手告别,转身走向了甬道口,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很沮丧,因为身高一米八八的他猛地矮了好几厘米。
楚中天看着他的背影,手中还攥着那件被他的汗水浸湿了的球衣。
这已经是第几个对他说“你应该去踢职业足球”的人了?
他的背又被人拍了一下,是主教练伊姆斯。
“你干得不错,楚!看起来我要对你重新认识一下了,哈哈!”平常总是板着一副脸,生怕别人知道他会笑的老板特里·伊姆斯如今笑得却好像春天的花儿一样。
“你知道吗,看了你今天这场比赛,我就像是才发现新大陆一样。我现在对你有了更多的期待,小子!”伊姆斯又是一巴掌狠狠地拍在了楚中天的背部。
楚中天嘿嘿地笑。他也知道自己今天表现出色,不过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表扬,尤其是球队主教练的承认,他还是格外高兴。
“对了老板。”他突然想起来自己身上的球衣,于是抓住衣服问伊姆斯,“这件球衣我可以自己保留吗……你知道,这场比赛对我有很特殊的意义。足球已经被队长要去了,我就只剩下……”
他说的有些吞吞吐吐的。因为主教练伊姆斯早就规定过了,球衣不属于球员,只属于球队。俱乐部毕竟是业余性质的,财政方面不能大手大脚,能省一点是一点,就连交换球衣都要得到他的允许才能做。现在他要把球衣带回家去,还不知道老板会不会不同意呢。
“哈!没问题!”不等他说完,伊姆斯就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留着吧!一件球衣俱乐部还是出得起的。而且这场比赛不仅仅是对你,对我们全队,对我们这家俱乐部都是意义非凡。楚,一百年后的你的名字说不定会被那时候的温布尔登球迷们反复传颂呢,哈哈!”他向楚中天眨眨眼。
楚中天第一次见到如此和蔼可亲的老板。不过他确定了一件事情——自己有权保留身上这件球衣了!他要留下来,这是他在英国留学三年最珍贵的礼物,甚至……胜过了毕业证书。
伊姆斯对他说:“去和队友们一起感谢球迷们吧,没有他们,或许也就没有这场比赛的胜利。”
楚中天听话的跑过去,和所有队友们聚集在他们的球迷看台下方,向上面鼓掌致谢。
在人群中,他看到了艾米丽。公主殿下正指着手中那块“楚,加油!”的牌子,向他抛飞吻呢。
这是兴奋过头了吗……
楚中天心道。
※※※
PS,2400月票加更!谢谢你们!
胜利属于你们,光荣属于你们,我的书友们!
谢谢!!
第一百一十一章 要出名了?
当天晚上在温布尔人酒吧里,约翰老板开了个热闹非凡的庆祝派对,只要来的人一律免费享用上好的啤酒,能喝多少多随意。于是不大的温布尔人酒吧被挤了个水泄不通。
楚中天自然是派对的核心人物,他在赛后毫无悬念地拿到了本场最佳,一大群媒体将他团团围住,他手持香槟站在镜头前傻笑的一幕也上了电视。
“哈哈,楚!!你小子现在出名了!”科林·约翰举起酒杯对楚中天喊道。
电视屏幕上的楚中天双手捧着一瓶香槟,站在背景板前,供那些记者拍照。播报员的声音响起:“……这是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一个令人吃惊的人选,赛前绝对不会有人想得到——一位温布尔登艺术学校的国际留学生会成为这场比赛的最佳球员!”
话音未落,闪光灯大作,楚中天被晃得使劲眨眼。
看着他狼狈的样子,酒吧里的酒鬼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而站在吧台后方的楚中天则有些不好意思——在比赛中表现的那么生猛,结果下来面对十几个记者出了洋相……
记者比一场足总杯比赛还可怕啊。
※※※
CCTV和新华社在伦敦的记者驻地可以被称作是“记者站”,一家普通的体育报纸也可以在伦敦设立记者站,尽管他们的规模要比前两者小很多。一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居所的简陋房间,就是《世纪新体育》在伦敦设立的英国记者站,听起来很牛逼,实际上这记者站里只有一个人。
徐晓迪就是这家报纸在英国伦敦的驻站记者,唯一的……记者。
同时他还是这家记者站的会计、厨子、司机(如果有车的话)、对外联络人、网络部负责人(电脑坏了自己修)、文秘……等等。诸多头衔集于一身,却并不代表诸多薪水也集于一身,真是悲哀啊……
《世纪新体育》是新世纪之后才成立的一份新报纸,当时找了两家巨头,一家是知名的白酒品牌,和当地的日报集团合作,搞起来的这么一份专门报道体育的报纸。徐晓迪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进入这家报纸的,在报纸成立的酒会上,他还记得两家老总慷慨激昂的陈词。
“用我们的文字去推动新中国体育向前不断迈进!”
结果才过去了三年,报社内部就不断传来坏消息,这家报纸是挂靠在日报集团下面的,但现在据说因为效益不好,日报集团打算将《世纪新体育》无限期停刊,而当初赞助办报的那家白酒企业也效益滑坡,失去了全国不少白酒市场份额。虽然现在还在继续掏钱办报纸,只是每年的拨款经费已经越来越少了。
这家英国记者站还能保留在建制内,只不过是因为英格兰的足球发达,而足球在中国同样是群众基础广泛的运动,备受瞩目。几乎已经算是《世纪新体育》报唯一还能够吸引读者和广告商的部分了。
但是徐晓迪自己都不知道他还能继续在这里呆多久,也许自己正睡着呢就接到来自国内的长途电话,让他收拾行李准备回国了。
报社拨给他的经费少得可怜,他甚至连出去采访都需要计划计划再计划,因为要出去就要花钱——交通要花钱,如果一不小心跑出了伦敦,住宿还要花钱,还有吃饭要花钱,申请记者证要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