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碧新书社, 林泽父子俩便穿过石潭镇最繁华的中心街道,打算去约定的大柳树和村里人汇合。
林泽手指下意识拂过衣襟里的薄纸,心潮依旧澎湃,这个事情的发展真让人摸不着头脑。
林郁盛发现他的异样, 低头看了眼林泽, “以前在老家那, 你没参加过这些诶诗会雅集。盖因年岁太小,我和你爷担心你被外物所诱惑, 不能专心念书。如今也是该去见识见识了。”
“爹,你不去吗?”林泽愣了下,他抬头看林郁盛。
要是林郁盛不在,他又没有经验。
这种活动肯定有一些默认的规矩, 林泽不免有些忐忑起来。
好机会是很难争取到的。
林郁盛了解林泽的心思, 宽慰道,“那帖子就一份, 你爹我去不了。回去给你说说一般诗会的形式、内容, 头一回,就去瞧个热闹。”
林泽点点头, 蹭吃蹭喝呗, 他行。
两人转过一个十字路口, 林泽惊奇地看着一座超级豪华的大酒楼。
门口两侧屋檐下悬挂青白布条数块, 旁边的大木牌上以朱漆写着‘百家脚店’。
这竟然是个脚店, 看这样子是兼有酒楼住宿等功能的地方。
从外头看去, 能瞧见人流很多, 大堂的座椅几乎都满的。伙计们端茶倒水,上菜点单在各桌中穿梭。
“爹,这脚店真气派。”林泽啧啧道。
林郁盛也看过去, “安庆府确实比保宁府繁华许多,这儿只是一座小镇,便有如此规模的酒店。”
林泽心想,竟然还有退休下来的太傅,听那些读书人说,谢太傅已经有将近七十岁,在石潭镇老家打算住一月才返回府城,为的是祭拜已经过世的父母。
自从他放出消息办诗会后,附近县镇的读书人知道后,挤破脑袋都想拿到一张请帖.
为的是在诗会上一鸣惊人,从此名声大噪。
若还能得太傅青睐,更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
至于那位神秘的书社掌柜,林泽后来也打听到,这是谢太傅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一直住在石潭镇守着谢氏祖宅。
平日里最爱看书,在五十岁时辞官还乡,便开了那家书社。
因其藏书丰富,印刷清晰无误,成了附近几个县都有名的地方,很受读书人欢迎。
百家脚店的车马也多,林泽差点被路过的一只驮着两袋东西的骡子擦边撞到。
“哎,爹,那边草棚里是在干什么?怎么这么多人围着。”林泽躲避后。
余光就看见脚店对面大概十平米大小的草棚,围了一层又一层的人,最外层已经在草棚外。
大太阳都赶不走他们,好些个踩在小矮凳或是倒扣的箩筐上。
中间有个男人在说着什么,他的脚步随着目光,转向不同的方向。像是与每一个角度的听众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