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都说到这份上,许少晋等人自然是不好再留。
等林泽三人走远后,刚才同林泽说话的男子便笑道,“脾气还挺大。”
“他身边那两个不是天天馒头就咸菜的吗?竟然还跟那种泥腿子搅浑一块了。”另一人撇撇嘴,显然是知道刘一阳、雷荣宗。
许少晋淡淡道,“许是跟着太傅大人的时日甚短,好些东西没学
到。”
五人对视一眼,低头轻笑。
“林兄,早上王夫子让你抄的写完了吗?”刘一阳转头问道,还带着打趣的意味。
雷荣宗也跟着闹道,“咱们以前可被罚过不少次,差点挨手板子去。”
林泽刚才被许少晋膈应到了,现在被两人问起抄书的事,一时就顾不上郁闷,“没呢~哎,等会我吃完饭,赶紧回去写。”
“王夫之严苛,但大家也因此学得极为认真,外头好些书院都想请王夫子去讲学,他都没应。”雷宗荣开解道。
让林泽不要对王夫子有什么讨厌的情绪,这是一个很好的先生,外头多的是人想听他讲学。
林泽点头,认真道,“夫子是为我好,仅此一回,我日后做学问便不敢马虎了事。”
“你能这样想,那便是好的。”刘一阳也说道。
三人开始说起《春秋》这本书,说着说着,林泽就想起读书时,现代人对这本书的一个评价。
“微言大义!”刘一阳、雷宗荣二人异口同声地复述林泽这句话,而后反复琢磨这句话。
林泽自己是越品越觉得这词总结得好,《春秋》这本书词句非常简练,但每句话的信息量都很大,“你们想想,一个‘王正月’便能瞧出许多事,可不是微言大义吗?”
“嗯…林兄你这么一说,真有这意思,回头我们再以此角度细细品鉴《春秋》一书。”两人都有种莫名的兴奋,这个新的角度,定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收获。
林泽也时一样的心情,三人顺着这个思路,又分析了几段内容,真是越分析越对得上“微言大义”四字。
很快就来到三人所在的砚池斋,许是因为路上说得太投入,回来就有些晚了,这时候食堂剩下的菜已经不多。
“大叔,给我来碗红烧肉。”林泽走一圈,还剩这个肉菜,赶紧点。
大叔笑呵呵地把剩下的都给林泽,汤汁浇在白米饭上,真是令人食欲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