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无奈看向林泽,耸耸肩,笑了笑。
“你有学识,迟早能考中的。”林泽帮着鼓励一句。
这回杨大叔没出声,但林泽就是知道他眼睛笑成一条缝。
骡车的前进速度比走路快上许多,原本四十分钟的脚程,坐车约莫二十分钟便到了。
“泽哥儿,你要去的‘余家杂货铺’就在对面那条街,你穿过那一段巷子,很近的。”杨大叔将骡车慢慢靠路边停下,指着前头说明道。
杨思先下车,等林泽下来,仍挽留道,“林兄,真不来家里吃个饭吗?”
“多谢杨兄,我同山长告假,定好是卯时一刻要回去,下回时间充裕,再上门打扰。”林泽朝父子俩拱手。
刚才聊一路,林泽跟杨思挺合拍,还说等他返回书院,要送家里的吃食给林泽。
“那我便不耽误林兄,回头再寻你。”杨思回礼,重新坐上板车。
杨大叔朝林泽挥手,“若有需要,可来脚店寻大叔。”
“好~你们慢点。”林泽学着他挥手,站在原地,目送一会。
随后去到余家杂货铺取家里捎带来的东西,两个大大包袱。
余家掌柜并不在,是他家大儿子、儿媳妇看店。林泽用北山书院类似校卡的一纸文书证明自己的身份后,顺利拿到东西。
“小郎,你放心吧。我们帮你看着,回头顺带给你叫辆板车,送你回书院。”穿着一身棉布衣的余大郎应承道。
林泽拱手致谢,在杂货铺林泽也顺手帮衬,买了一小坛本地比较有名的甜酒和三斤红薯。
这东西还是听杨大叔说的,用糯米发酵制成,有一定的酒味的。但听他描述,酒精浓度应该很低。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跟汤圆或者红薯切块一起煮,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发冷的情况吃。
逛街时,林泽基本就是奔着吃的去,生活用品自己暂时不缺,先是去吃了一碗鲜香可口的云吞,然后就是打包,韭菜盒子、蜜炙乳鸽、卤猪脚、炸河鱼。
这样走一圈,两手都拎满东西,最后路过买菜的街道。林泽见水灵灵的,突然很想熬个砂锅粥,就这样放点青菜叶子进去,白中带翠,非常解腻、暖胃。
这时候菜农很多已经卖完东西,林泽看一圈,找一家品相相对不错的摊位买了一小把小白菜。
重新回到余家杂货铺,林泽同余大郞简单寒暄几句,便说时辰不早,要赶回书院。
“北山书院规矩严,我等早有耳闻,你放心吧,板车都给你找好了,那位老张头,送你去一趟,只收十文钱,可行?”余大郞指了指店铺墙根下带着布帽的老汉,对方此时也朝林泽露出一个淳朴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