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根据学过的写论文方法,也总结出一套方法。
一是写的论文要能辨别是非对错,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不能含糊其辞,正反都站。
这要求对该论题进行深入探索。
因为一件事,它存在无数观点。
这些都是要在你的论文中体现出来,要自己总结归纳,做全面的研讨。在此抓住关键地方进行突破,深入找到那个最正确的论点。
二是要在论文中所建立的论点要成为考虑各种事物的标准,让自己提出的论点成为准则。
这一步是非常非常难,林泽以往做这类题,拿高分的次数都不算多。
三是要按照严谨的逻辑进行分析,不可以强词夺理,不能搞诡辩那一套。
考官是非常反感这种小聪明的,几乎所有夫子博士都跟他们提过这一点。
最后一点是能做到“义贵圆通,辞忌枝碎‘。
意思是你讲的道理、论点要说得通,并且论据要非常充分全面。支撑论点的论据应该是非常严密有力的。
广为人知的高水平论文有贾谊的《过秦论》、庄子的《齐物论》等。
论的出题范围不限于《四书》《五经》,因此,这就看谁家的藏书够多,阅读量更大。
普通读书人,凑够一套《四书》《五经》已是不易,哪里有条件去买别的书?
即便有点银钱能买上几本,那又怎么够呢?古往今来,出了多少文豪名家。
第三场很看重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夜风阵阵,烛影摇曳,光线明暗交替,非常不利于看清题纸上的字。
林泽不得不用撑起一块油布,在前面挡风,又将烛台小心挪到离试卷更近的地方。
【论题:圣人之教,不肃而成】
林泽只看一眼,就知道不是《四书》《五经》里的。
低头开始搜索脑子里读过的书。
咱们老实说,就这一句话,还这么短,要精准定位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林泽闭目思考,约莫十分钟过去,才想起这是出自《孝经》里的一章。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林泽细声背诵出来。
林泽的手指开始无意识地摩挲粗糙的木板。
这句话,主要是想要问皇帝怎么治理天下,才能像圣人一样,不必严厉、粗暴,就能将政令推行成功。
林泽根据自己总结的解题方法,先思考看过的书有什么类似治国理政的观点,这些都要拿出来,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