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人面前, 他说不出口。但是在山长和几位夫子面前, 林泽却可以将自己在这件事上的挫败、愧恨、茫然都说个透彻。
也许是去明安寺的那次经历实在太过深刻, 他看见了一位真正的得道高僧, 在临终前仍为茫茫红尘中的人指点迷津。在人生的最后一刻,慧明法师是在修行讲经。
林泽觉得自己一直在努力像大师一样修行,关于善恶和得失。他做不到真正的圣人大能一般, 为了善可以不顾一切。
但是林泽心里是认为自己在能力范围内做些善事是对的。就像救马同春,林泽也不求他有什么回报,毕竟做好事是他自己的修行。
但是没想到善举不仅没有得到正向的回报,反而因此惹事上身,被马同春纵火谋害,只因为对方认为自己是趁机想跟虞伯钧这个侯爷搭上关系。
他就是不想被这个人知道自己救了马同春,所以等他们离开才去施救。
这样做,既能成全自己的道心修行,又不因此横生枝节。
然后万事万物的发展,总是有些令人意想不到。
比如虞伯钧竟然还叫小厮回来救马同春,正好就和下水救人的林泽撞上了。
比如马六媳妇的愚蠢和心狠,在马六被抓判流放时,偷偷藏了一笔钱下来,竟然不趁机离开马六这个家暴赌狗,反而拿着这笔钱请了四个混子来教训林泽。
这场修行,真的对吗?是否值得继续呢?
吴序低头看着面前的茶杯,轻轻将它放到自己的学生跟前。
林泽有些诧异地看了眼山长,不明所以,他为何要把自己的水杯拿过来。
吴序在林泽不解的目光中,清弹杯壁,青白的杯体开始晃动,连同里面的茶水也跟着摇晃。
林泽连忙把它稳住,“先生,您为何要拨弄此杯?”
吴序含笑将茶壶拿来,朝林泽道,“若是为师用刚才的力道再去拨弄此壶,壶身可否晃动?壶中之水可会甩出?”
林泽若有所思,但尚不明确,“自然不会。”
吴序道,“因此你也不必困惑,修行的时日尚浅,便如同这杯中水,外力轻轻一碰,晃动不安,杯中之水亦有随时有洒出去的危险。这本是自然就会发生之事,何必惊慌不安。若你日后修得如茶壶一般厚实庞大,所容之水越来越多,受外物碰撞,便不会像茶杯一般晃动不安。若茶壶之躯还不能令你感到心安,便不停地修行,如缸之躯、如山之躯、如天之躯……有的人会在茶杯晃动时,选择将水一倒而尽,自觉日后不再受此困扰。茶杯不装水,空置着,它还是茶杯吗?人之所以为人,心中那碗水不能丢。”
林泽在山长说完这番话后,沉思许久。原来需要的是把这杯晃动的水稳住,而不是将水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