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再次回到帐篷里, 桌案上已经摆上肉干、烤饼、酒并一盘梨子。
“来,坐下咱俩好好说。”莫畏天招呼道。
林泽和虞伯钧再次坐回原来的位置,大家推杯换盏起来,氛围变得轻松愉快。
感觉差不多了, 莫畏天呼着酒气道, “清珩啊, 你那火药丸子怎么来的?哪里的工匠?你给我引荐引荐。”
林泽低头笑了笑,将手上的酒盏放回桌上。莫畏天估计是怕他撑不住, 并没有多灌酒,“将军,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莫畏天虎目一瞪,“你莫要同我玩笑, 还没喝醉。蛮人骑兵实在厉害, 我这些年才琢磨点道道来。火铳威力不够,火炮容易炸膛。你今儿拿出来的火药丸子若是用好了, 估计能有奇效。这是军机大事, 你老实说,我定然记住你这份情。”
林泽将跟前的酒盏往一旁推去, 手肘趁机给虞伯钧提示。
“将军, 清珩真没唬你。他在黑山县弄火药丸子时, 我就在一旁瞧着。哎哟, 你不晓得我当时心里想, 这竟然是一个读圣贤书、满袖子墨水味的人弄出来的, 也是看了好几回方才信了。”虞伯钧麻溜起身给莫畏天换了杯热茶。
莫畏天瞅几眼虞伯钧又往林泽那看, 心里琢磨开了,难不成真是这小年轻弄出来的?先前所说的纺织机也不是他找来的工匠改进,而是自己改进出来教给工匠?
想到这里, 莫畏天看林泽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这是什么路数?天子心腹现在要会这些了吗?
士农工商,林泽虽出身不是名门望族,但怎么说都是正经科举入仕,竟能自降身份至此?
莫畏天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而且他知道林泽跟皇帝很早就有私交,这般人脉还得做到这一步.....朝堂斗争激烈至此啊,苦守边疆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了。
莫畏天虽然表情变化很隐晦,但林泽还是捕抓到那一抹不可置信。这种惊讶好像不是因为他掌握技术,而是有种莫名的...同情。
这又是什么路数?
林泽很快就止住了乱七八糟的思绪,跟莫畏天道,“不瞒将军,制作火药丸子是晚辈坚信火器能在各方面起大作用。从工匠口中得知,现在我们的火药因不稳定方才没有受到重视。若能如天雷般碎石断山,怎会不起作用?”
莫畏天听完这话,脸色也变得认真起来,林泽确实不是瞎搞出来的,能知道火药不稳定,而且认定火器日后有大用这个想法跟他不谋而合。
莫畏天:“你倒像是钻研许久的行家一般。在战场上,即便火药不容易炸膛,光靠人力或是弓弩投射也没法打太远,这个你知道?”
虞伯钧一听两人是要认真商讨的架势,赶紧端坐回去认真听。
林泽点点头,“晚辈认为,现在的火铳和火炮没法大规模用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制作火铳火炮的铁不够好,若是放进去的火药过量,一炸膛敌人还未伤到分毫,我们自己人到先被爆开的散片弄死弄伤。第二个原因我刚才已经说过,火药不稳定,长途运送后,火药没法爆了。”
火铳和火炮都是利用炸药在密闭的空间爆炸产生的大量气体,从而形成巨大的压力,推动弹丸或大石头从铳口、炮口发射出去。
因此发射器本身和动力燃料就显得非常关键,这是一直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