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来改去就这样吧,已经拿出科举答题时九分功底了。”林泽仔细检查,确定没有重点细节上的问题,才提笔工工整整地抄录到奏折上。
忙忙碌碌又过去了一个节气,立冬那天,林泽早上推开窗,入目便是一片白茫茫的雪。
“瑞雪兆丰年,今天正好还是十里坡工坊建成的日子。”林泽穿上厚厚的衣服,再套上通判官袍。
吃过早饭后,林泽招呼屋里的众人出发。
“哥,我们钩织的女工真的能去吗?”林沐带着无法掩饰的喜色问道。
“这是自然,我和两位大人都认为能这么快将十里坡的工坊建成,是有赖于咱们保宁府乡亲们的鼎力相助。”林泽道。
一旁的虞伯钧嘿嘿一笑,“那也是你们三会笼络人心,没花一分钱就让大伙恨不得扎在十里坡工坊里干活,就是为了日后自家能有个进来干活的名额。我和石头那边的水泥作坊也学着你们一下子就建起来,还招够人手开工了。”
林泽笑了笑,这个主意确实是他和梁万山、沈鹤三人想出来。为了尽快建成工坊就要征召很多的民夫来做活,但是考虑到历经战乱的保宁府百姓会有抵触情绪,况且这种临时性的征召要动员起来得有一个不短的过程。
林泽一开始的提议是给工钱请他们的做工,但是梁万山说衙门没有那么多银钱。最后想来想去,就弄出了这么一个办法。主动来参与工坊建设的百姓将获得一个进工坊做工的资格。
三人又将工坊的待遇让衙役下乡带着里正一起宣传,而前面林沐的女娘钩织作坊已经小有名气,加上平谷县的事早就传开了。
大伙对新通判林泽已经有莫名的信任和期待,十里坡的工坊招工文书一出来,应招来干活的人陆陆续续来了上千个。十里坡的工坊建设进度条猛地拉了上去,将近二十亩的十里坡新式纺织工坊短短半个月不到就完工了。
“你的水泥工坊赶紧开足马力,给我们纺织工坊的地面先铺一层,一下雪屋里的土地面黑黢黢,还打滑。”林泽道。
“放心放心,咱们那边已经让工匠们弄上水车,趁着现在河里的水没结冰,定然使劲干。在真正入冬前给你们纺织工坊的地面刷一遍。”虞伯钧保证道。
“你们那地方灰尘大,记得让干活的人都戴上一个面罩。”林泽叮嘱道。
这个水泥厂他安排了虞伯钧和石头去经营管理,梁万山和沈鹤是一点都没有参进来。等黑山县的硫矿拿到手,再让赵石青他们把底下的铁矿一同开发出来,林泽再提供高炉炼钢技术,钢筋水泥齐活,砖瓦水泥房、水泥路就有望实现了。
“少爷,我们已经买了一批布料,请小姐那边的女工们做成你说的那种面罩。到时候定期发一个,让每个做工的人都戴。你说的,人是最大的财富,没人咱们这些工坊就挣不到银钱,也开不起来。”石头跟在林泽身边这段时间,已经蓄起一搓胡子,加上他性子稳重坚毅,已经初显大管事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