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用完膳,喝了两回茶,甄文怡才急急赶回来,鬓发都有些凌乱,大冷的天竟额间见了汗湿,甄婉怡忙伸手扶了一把接到自己身边落坐,可一碰之下被冰得一个哆嗦,细细看去,才发现甄文怡右边半个袖笼都湿透了。
甄文怡左手一捂胳膊,侧了侧身子躲过甄婉怡的手,慢慢坐下,不自在的扶了扶发髻,双眼快速扫了一圈,见没人注意到她才松了一口气,低语道:“外头下雪了,我,我摔了一跤。有没有人问起我?”
甄婉怡摇了摇头,递上一杯热茶,“八姐快饮些热茶吧,好驱驱寒气。”
趁着递茶的时候看了一眼甄文怡的鞋子,厚底鞋白色的边沿沾了一圈黑泥,裙裾也有些湿迹,可裙身是干净的,可见甄文怡刚说的摔了一跤不可信。只是这人究竟去哪了呢,净房这宁远斋肯定有,别家小姐去了都很快就回的,哪里用得着去那么长的时间还把衣裳打湿了。
要知道平日里甄文怡是最爱惜衣物的,在家穿的和出门穿的衣物分得极为清楚,曾经还为了丫鬟把她的衣裳洗坏了硬是让那丫鬟跪在太阳下晒得晕过去。如果她没记错这葱黄绫布是上个月府里新分发下来,让她们做新衣用的,像这种本是准备过年的新衣,她穿出来应该会极为小心,怎么会弄成这样呢?最重要的是,她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呢?今天是贾府在清河城的第一次宴客,不仅是后院有女眷,在前院的男客更多,甄府的男人就都去了前院。
甄婉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没有办法开口问个清楚,就算她问了甄文怡也不会老实回答吧。轻轻移动身子往前挡了挡,将甄文怡藏在自己身后,暗暗祈祷别人不要发现甄文怡的异样,这场宴会能早早结束。
甄婉怡如此想,甄文怡更是想要走,她没想到他会这样大胆,敢到后院来约见她,只不过,他应该是极喜欢她的吧,才会那样的按捺不住,是不是?想这林子里的一幕,甄文怡不尽双颊菲红,满眼的春色若不是低着头只怕怎么也瞒不住了。
还好,这份折磨没有多长时间,宴会就散了,毕竟临近春节,家家都忙得很,能抽出大半天的时间来贾府已是极给脸面的事了。
☆、第五十一章 旧 怨
回到府里,不等甄婉怡逮人问个清楚,甄文怡就快速跑回自己院子去了,而她又被四太太叫住一起回了寒香院。
退去披风,坐在烧得暖暖的内室里,甄婉怡也就放下了甄文怡的事,反正人安全回家就行了。现在还有要紧的事要做呢,“慧香姐,母亲这里可有什么吃食,快弄些上来,今儿可饿坏我了,以后再也不冬日里去别人家做客了。”
甄婉怡娇俏的样子让四太太一阵好气,笑道:“这去别人家做客还由得你选日子不成?七姐儿跟着一起去的,怎么就没见她跟你似的?”
甄婉怡嘟着嘴,看了一眼甄茹怡,笑道:“七姐本是想要说的,只是她脸皮子薄不好意思说,只得让我这个做妹妹的代劳,一并说出来了。难不成母亲您吃饱了?”
四太太睨了一眼,下巴抬得高高的,不出声儿,甄婉怡就笑了出来,“嘻嘻,看来还是我最实诚,慧香姐,你多准备两份,我可是饿狠了的。”
“灶上还热着鸡汤呢,奴婢给您们下几碗鸡丝面来。”慧香一边回话一边笑着出了门。
一听这话,甄婉怡只觉得饥肠咕噜,感觉更是饿坏了,拉着嗓子喊了一声,“好姐姐,你就快一些吧,记得加一些青菜进去。”
慧香速度还真不慢,才喝下一碗茶,面就端上来了,雪白均匀的面条,上面洒着一层鸡肉丝,浮着数片青翠的波菜叶子,飘来的芝麻油香味,只看着就口水泛滥了。看来材料都是提前准备好了的,所以才能这么快做出来,母亲就是会调教人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她院子里的人也能做到这一步。
吃完面,放下筷子的甄婉怡长舒一口气,“那满桌子的菜还不如母亲这里的一碗面香,只可惜了那么多的好饭好菜也不知道最终会便宜了谁去?”
四太太伸手点了点,“就你****这份闲心。你们俩今天去了一趟贾府,可有什么看法?”
甄婉怡眼珠子转了转,看向甄茹怡。
甄茹怡揉了揉手绢,等了一会才道:“贾府很富贵,在清河城应该只有刺史府上能比吧?”
四太太摇了摇头,“不对,他们府上就是刺史府也比不了,说到贾府不只是清河城,就是在大周也是有名,清河贾府曾出过二十七名进士,到这代更是一门三进士,祖上曾官至尚书令,出过十多位京官,这些就是底蕴,这样的家世不要说甄府就是刺史府也是没有办法能比的。”
感叹了一会,又问道:“你们见过贾府的三位夫人了,都是什么印象?”
甄茹怡回答的速度更慢了一些,“大夫人端庄看着很是高贵,二夫人和蔼看着很可亲,三夫人,三夫人有些架子,看起来不大好相处似的。”
四太太一听这话,嗤笑一声,“贾府的三房只能称一声太太,叫不了夫人,以后不要叫错了。”贾三老爷只是同进士出身,一直在国子监任教,没有担任要职,所以三太太没有诰命在身自然称不了夫人。
甄茹怡点头应是。
甄婉怡笑道:“母亲与那三太太可是有旧怨?怎么你们一见面就有种分外眼红的样子?”
四太太自嘲的笑了笑,“可以说是旧怨吧。当年还在闺阁中时我与三太太就认识了,只是那时有就些相互看不习惯。我娘家与贾府三太太娘家都是商户,生意上本就有些龃龉,可不约而同的都想把女儿嫁进书香世家,等到说亲的时候更是斗得厉害,这旧怨便是那个时候结下的。
只是不知道贾三太太当年使了什么手段让贾三爷看中了,硬是求家里人点头娶了她,出嫁那日的十里红妆可风光了,京城里都在流传贾府是看中赵家的钱财才娶了人家闺女的,气得贾府都对三爷动了家法,也正是因此三老爷在会试的时候只考了个同进士回来,听说贾老夫人都气得病了大半年,后来贾老太爷硬压制着三爷留在京城教书,不让外放。”
甄婉怡笑得嘚瑟,“难怪母亲说三太太的积累人脉是经验之谈,三太太当场就变了脸色。”
四太太嗤笑一声,“没想到她那性子到现在还是没有变,喜怒这样浮于表面,只怕在贾府被吃得死死的吧。”
甄婉怡一回想只怕还真是如此,三太太本来要发怒的,可大夫人一个眼神扫过去,她立即就焉了。
“以后这贾府我们少去,她们府里最近只怕有得闹的。”
甄婉怡和甄茹怡对视一眼,甄茹怡直接点头,可甄婉怡忍不住好奇道:“有什么好闹的,不就是给她们家的四爷相看吗?今天一院子的待嫁小姐,还不够她们挑的吗?”
四太太叹了一口气,“你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贾四爷原是三房的嫡幼子,却被过继到长房当嗣子了,如今这亲事想要成只怕有得闹腾,我们还是不要参与的好。”
甄婉怡直咂舌,这贾府还这样复杂呀,“母亲,贾府长房没有子嗣吗?”
“原是有一个长子的,可刚成亲的那年就病故了,也没能留个子嗣,这样一来长房不就断了香火吗。于是贾老夫人还在世的时候就做主把三房的幼子过继给了长房,如今这嗣子考取了解元,前途不可限量,三太太还能坐得住?要知道她那长子到如今还只是个秀才呢。这次贾三爷的亲事只怕会成为她与大夫人之间的博弈之战,反正我们也不去奢求他们那样的家世,还是安安分分的待在府里做自己的事好了。”
甄婉怡赞同的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