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故千秋 > 第61部分

第61部分(2 / 2)

而墓室里,观看的沈竹晞一时间站起,一时间坐下,完全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震惊。眼前景象再次变换,他睁大了眼,有些疑虑:“这个引梦还能看见阿袖的梦境?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骷髅按住了他,拍拍肩,攥紧手骨继续观看,看起来极度犹豫挣扎。

许是因为太过疲惫,也或许是因为心绪难得的软弱,昏过去的那一梦很长,在梦里,云袖见到了久违的父亲。

父亲会不会责备她再一次流泪呢?云袖茫然怔怔,无言以对。

她在七岁那年生了一场重病,病后第一次见到父亲,在她心目中,父亲更像是个神秘的陌生人,匆匆来去,她甚至不知道父亲叫什么名字。当家的是二伯,陪她和母亲一同留在郴河,日日敦促她修习镜术,教导她做一个有权谋、心肠冷硬的宗主。等她长大之后逐渐接触到家族秘辛的时候,方才明白,他们云家,最高的家族训条是“留存”,而父亲在整个中州是一个名义上的死人。

父亲以死遁世,隐姓埋名,在另一处娶一个同样姓云的女子,将云家的血脉留存下来,弗论何时,行于何届,除非生死存亡,否则一直隐而不发。而二伯和她这一脉,则是云家明面上的势力,是羁留在尘世里的大分支。

七岁那年,那个中年人从月下而来,衣袂飘飘,涉过滔天的郴河巨浪,凌波而来,宛如御风而行的仙人。她惴惴不安地立在二伯身侧,目瞪口呆,不知道来人是谁。

二伯也没有解释,只是牵着她的手过去,而中年人走过来,弯下腰,轻叹着凝视了她片刻:“留下的便是她?那很好。”

“去,磕个头。”二伯推了她一把。

云袖拘谨地走过去,匍匐在地行礼,却被他扶起来:“丫头,你只初窥了分镜的第二层,却……”他顿住口,眼神却闪闪发亮,感喟,“你很有天分!”

重病初愈的孩童恭敬地站着,虽然身体虚弱,却因为严格的家教,而站姿不敢有丝毫懈怠。中年人忽然抬手揉揉她的脸,叹气,“既然还是孩子,又生活在阳光中,便要多笑一笑。”

“你可得记住,你欢笑的每一日,都是旁人栖身在永恒的黑暗里换来的——所以,你更加不要辜负这双可以看见光明的眼睛。”那一日,父亲如是教导她。

旁人?那个在黑暗里的旁人是谁?年幼的她犹自懵懂,重新被二伯牵过去,不敢发问。

“她叫什么?”父亲又问。

“她从四岁开始学戏,唱花旦,所以取名云袖”,二伯沉声道,抿住了下唇,“她还没有字,你不妨为她取一个。”

“不如就叫‘沾衣’”。父亲摸摸她的发鬓,“愿她未来流离尘世,能够抽身而走,万法皆过如云,不能沾衣。”

二伯点头应了,侧身让出一条通向府邸正堂的道路:“进来吧,我知道你是来看那一对菱花镜的——都那么久了,你还没能放下?”他颔首看着手里牵着的孩童,充满骄傲,“日后这对菱花镜,还是要归于她的孩子。”

父亲停驻在正堂里,许久,宛若一尊塑像,他手指抚过菱花双镜,左边一面题为“薄游”,右为“秋鬓”,旁边还用精巧的木椟摆放着许多小一些的菱花镜,虽然同样做工巧妙,却是珍宝俗物,不能同这开了灵智的双镜相比。

后来,云袖十三岁那年,镜术小成,曾趁着二伯心情好,询问那个人的由来。二伯微感讶异,叹息着说,那是你父亲。

后来过了些日子,父亲又来了,尽管她不断地追问,父亲依旧在郴河边明净的天光下摇着头,无论如何也不吐露那一对菱花镜的来历,只是说,未来战乱时,你可以带着这一对镜子,出去行走八方,平乱天下。

父亲说这话时,那张她并不熟悉的脸庞上忽然焕发出奇异的光:“沾衣,你这么大了,还没有出过郴河,未来凭借你这一身镜术,足可胜过绝大多数的中州人。”

“中州?中州在哪里?有郴河大吗?”年幼的她不解地问。

父亲侧了她一眼,眼神中忽然蕴含了些许叹息之意:“中州啊,在那里——”他遥指着府邸外面,手指虚虚地当空勾画了一个圈,最后停留在外面绵延不绝的河水方向,“郴河就在中州里面,中州很大很大。”

“云家的人,遁世则于乱世保全其身,如世则慨然立于中州之巅。”父亲笃定地说。

握着镜子的她有些迟疑退缩,却因为生性倔强,不愿意表露在这个名义上是父亲、对她来说却如同陌路的人面前。她咬着牙,面有难色:“你是说,我要去外面的世界?你可以等等再去吗?”

“不”,父亲坚决而果断地摇头,冷然,“三个月后就是十里红莲夜了,每一所世家的儿女都云集京城,你不妨去认识一下他们,那些都是人中龙凤,譬如殷家少主,周二公子,沐将军的独子稍差些,但也有可取之处。”

她听着父亲说了一堆,心中不禁微微生疑:父亲一个隐世的人,怎么会知道外面的人事?她想到了,却不敢再问。

正文 第108章 劝我少淹留其三

“这样一身本事,足够让你纵横天下,你不应该就此埋没在郴河——当然,镜术也一样。”父亲这句话落下的时候,忽然毫无预兆地对她出手,来势汹涌而冷厉,虽然云袖知道他只是在试探自己的镜术,却依旧觉得胆战心惊。

她一口气破了父亲的二十四招指法——真奇怪,父亲生在镜术世家,所学的却是天罗指劲,还有那种奇怪的五指蚕丝,即使是到了今日,她也未曾在另一处见过。

父亲飘身后退,凝视着自己袖口的裂痕,面无表情的脸上陡然露出惊讶之色,赞赏:“厉害啊沾衣!你二伯没说错,你果然是个天才!”

“既然如此,那便无需再等,你将去往中州最核心的地方,用这一身本事,再度带着菱花双镜,与那些人并肩!”父亲以一种斩钉截铁、不容置疑的口吻讲到,他说这话的时候,眉宇间似乎有电光闪耀。

云袖呆呆地看着,心里却有深不见底的恐慌。第二日,二伯为她收拾好行囊,她辞别了母亲,离开家门,在仆从如云的簇拥下北上京城。离开的时候,她掀起车帘,最后往回望了一眼,黑洞洞的回廊幽深至极,通往府邸的最深处,也宛如通向不可知的未来。

她这一次出行,就是九年的人事全非——然而,在送别时刻,居然连一个送行者都没有。她知道二伯一向严苛,母亲也心肠冷硬,却没料到他们对于到来的离别也不曾有半点上心。从小到大,二伯和母亲给她的教育,让不曾接触外界的她变得孤僻而敏感,不通人情世故,执拗到近乎刻板的地步。

她的性格,因为在二公子家居住的那三个月而大有改善——二公子看起来也是玉石似的人物,明明比她小三岁,言谈间却让人觉得温润圆融。二公子的父母都是慈祥长辈,端庄温暖,很喜爱她这个世交之后,每日变着法子试图打开她的心扉。

她记得,那一年的十里红莲夜,因为是帝王寿辰,所以分外隆重,她和二公子在人潮里跌跌撞撞地比肩而行,在六色烟花炸开在璀璨天幕下的时候,她终于展颜而笑,笑声清脆如银铃,宛如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和那个从二公子手中接过灯谜的史家幼女一样的笑声,她往前跑,跑过人潮熙攘,梦逐潮声,将那个昔日孤傲的小女孩远远地抛在身后。

而后,她独自一人,辞别周家,在中州行走游历,直至两年后夺朱之战爆发,她和三位同伴踏上宿命征程。如今,又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蓦然回首,她却忽然发现,当初那个孤傲执拗的小女孩并未被抛下,只是锁在了心底的最深处,一旦心防被击溃,那个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