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孩子向前冲 > 第22部分

第22部分(2 / 2)

毛泽东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听着这极富感情的朗诵,我转身看了一眼身旁的王京,见他脸上似乎还有不高兴的样子,忙问:“怎么了?”

“还是语文拉了后腿,只考了113分。”他嗫嚅着。

“哥哥,语文满分多少?”弟弟追问着。

“150分。”

“行了,别不高兴了,语文一直是你的弱势,考了这些就不错了。”我安慰他。

“我语文水平上来了,有一次我还拿了年级第一呢,这次是没发挥好。”他惋惜地说。

“填志愿吧。”

高考招生志愿表上,他郑重地写上了0007,清华大学(北京)

“只填这一个学校?”我故意问。

“这还用问,简单,明了,多省事呀。”他笑着答。

“专业代码怎么填?”我又问。

“我考虑一下,你跟妈妈也帮我选一选究竟哪一个专业好。”

“你去问老师呀,他可以为你指点一下。”

“老师也只是指点,也不能明确哪个专业。”

“就看你对哪个专业有兴趣了。你可以参考《报考指南》里专业培养目标的说明”

“我什么专业都想学,我想学的东西太多了,计算机、生物、电子信息。”

“如果你举棋不定,就回顾一下媒体中前沿的报道哪些留给你印象最深,你最有兴趣。专业选择别再苛刻了,现在学科互相渗透,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也不一定和所学的专业对口,你说呢?”

“嗯。”他迟疑了一下,拿过《报考指南》翻看着080607生物医学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科学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医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医学领域、医学仪器以及其他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产业技术等部门从事研究、开发、教学及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那就选生物医学吧,这个专业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又是前沿科学,河北省只招一个人,也许是最好的呢,您说呢?”

“只要你喜欢,首选就是它了。”我顺水推舟。

“填一个专业算了。”他拿笔填上了代码,又补充:“填多了会把我挤到别的专业去。”说完狡黠地看了看我。

“什么逻辑?专业服从一栏怎么填?”

“否。”他嘴里说着随手填了一个“否”字。

这个属于他自己的决定,是凭着整整十年打造出的自信而作出的,体现了他不言放弃的个性。正如他所说,我要的就是清华大学我喜欢的专业,我既然选择了,就不会轻言放弃。

面对现实,这种孤注一掷的填法一旦重蹈覆辙该如何是好?我有点沉不住气了,无论如何寝食难安。踌躇之余,我们来到学校。

“是不是打电话到清华招生办问一下?”校长发话了。电话中传来了清华大学招生办老师的口头允诺:“这个专业录取王京。”听了这明朗的回答,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接下来的事情已经是众所周知了:王京被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所录取,他如愿以偿,梦想成真。

临行前,应母校的要求,王京写了一篇体会,以鼓励学弟学妹们:

《走过高考后的体会》

走过高考,回首往昔,我着实无法抑制心中的万千感慨。初中时,我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学生,可以说是属于有我不多,无我不少的阶层。中考时,我以仅超过公费线1分的成绩幸运地被一中录取。在感到高兴的同时,更有几丝伤感与迷惘。因为从小时起我就做着清华梦,盼望有一天能到那里去“一展平生志”。可是凭我当时的成绩想上清华无疑是痴人说梦。我能怎么办呢?放弃自己的理想吗?这是懦夫才会做的事,我不想当懦夫,我想做勇者,我选择了努力。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三年的苦学并未使我如愿以偿,我和清华失之交臂。但是青春的词典里没有失败这个字眼,于是我打点好行囊,选择了复读,怀着荆轲般“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怆之心。尽管当时许多人劝慰我说来年我还能上清华,但是没有人能给我打包票,自己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自己的命运终究要靠自己去把握。现在我庆幸自己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初步实现了自己的目标,然而我深知“革命尚未成功”,我还要再努力。

其实,介绍一下我自身的经历,无非是想让大家对自己有信心。我是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即使你现在的名次是全校的几百位,你也不要灰心,你考清华还是有希望的!

下面是我对学习的一些浅见,希望对大家有些许的帮助。

……

最后,我以歌德的名言做结:

只有两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及完成伟大的事业:力量与坚韧。力量只属于少数得天独厚的人;但是苦修的坚韧,却坚涩而持续,能为最微小的我们利用,且很少不能达成它的目标,因为它那沉默的力量,会随时间而日益增长为不可抗拒?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