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要让人去这油棕的原产地看看。
林烨道:“你再让榨油坊的人研究研究。”
他决定,下回就多带一些“客人”来这里看看。
想必他今天的行踪已经让不少人好奇了,那他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没多久,林烨就给几位同僚下了请帖,请他们去郊外庄子踏青。
说是郊外,但这地点可不是育兴的郊外,从育兴过去,还要走个几天的功夫。
但再定睛一看,收到帖子的人都一口答应了下来。
林大人说会有惊喜,不知道是什么惊喜?
等他们来到一看,这油棕树是个没有见过的,不过当它们的果实变成了油,一个个眉梢就动了起来,原来是油料作物!
产油率还如此之高!而油对百姓日常吃方面的重要性不必多说。
“这油棕种植起来有何困难?”
“看这枝干,它不是一年生吧?”
“什么?它挂果后一年四季都能结果?”
算一下,现在一斤豆油要五六十文钱,这棕油算一斤五十文钱,一年下来能有3两多银子。
别看这笔银子少,这是对官宦人家而言,就是小官小吏,这笔钱都不是什么小数目了。
因为一亩地,还不是上好的、可以用来种植水稻的良田,这个收益已经很可观了。
多少老百姓一年辛苦到头都挣不了三两银子。
哪怕实际一亩地收益折半,只有一两半银子收益,都会让百姓欣喜若狂。
“林大人的意思是?”
林烨:“开荒地、种油棕,先小规模种,以观后效。”
不得不说这是谨慎的做法,贸贸然大规模种植,谁知道会不会有病虫害?
会不会大规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