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松这样招摇过市,丁点麻烦没有,莫狸这样老实安分,麻烦偏偏就找了上来。
这日是大朝会,翰林院的庶吉士们都要参加,做些抄抄写写的文书工作,在皇帝跟大臣议政的时候做记录这样的活计,还轮不到他们这些新进的庶吉士来做。
等大朝会散去的时候,百官鱼列而出,从一品的阁老到末品的芝麻官,从耄耋之年的老者到十几岁的少年,百官之中,应有尽有。
莫氏三兄弟也混在其中,他们分散在不同的人群中,跟不同的人说着话,若不是知道他们是亲兄弟的,任谁见了,都不能把他们联系到一起去,实在是,他们三兄弟,各自长了不同的面庞。
有个上了年纪的官员偶然一撇,看见了莫狸,不由大为惊奇的“咦”了一声。
跟他一起的官员见状,也转头看过去,见他看的是莫狸,就笑道:“老大人也是感叹少年英才辈出吧?这就是咱们大周朝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了,这样的英姿勃发,羡煞旁人呢!”
这老大人更惊奇了,他问道:“今科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我记得是叫莫狸的?苏州人士?”
这官员笑道:“正是,您方才看的那位就是莫状元。”
这老大人不由嘀咕起来:“不应该啊,看这长相,不是应该姓林吗?”
官员奇道:“可是老大人认错人了?莫状元的确姓莫,怎么应该姓林呢?”
这老大人便道:“你们是后来考上来的,所以没见过老夫那一科的探花郎。因是同科同门,咱们又一起在翰林院呆了好些年,几乎日日相见,所以老夫印象格外深刻,再是不会认错的。我观咱们这位状元郎,跟当年那位探花郎,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方才一见,一样的朝服,一样的高矮,一样的年轻有为,老夫几乎以为时光倒流,又回到二十几年前了。”
这官员好奇心大起,问道:“不知老大人说的那位探花郎是......”
老大人道:“林海,同样是苏州人士,现在应该是任扬州巡盐御史的。”
这官员笑道:“这不巧了?都是苏州人,说不得他们是亲戚关系呢。”
这老大人看他一眼,意有所指道:“什么样的亲戚能长成这般像?”
官员:......
是啊,什么样的亲戚能这般像?
这世间,人和人能长的这般像的,恐怕,只有...父子关系了!
这官员倒抽一口凉气:瓜娃子,他这是无意间撞破人家的惊天大密了吗?!
这官员哈哈笑道:“人家既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三元及第,身份上自然是无可挑剔的,咱们还是莫要妄自猜测的好,哈哈哈。”
这老大人也忙笑道:“不错,老夫外放几十年,这京里早就物是人非了,贤弟可要多提点老哥哥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