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万诺夫又说了几句要安德烈安心养伤的话来,就匆匆离开了,安德烈的心里也开始寻思起来。
美国人绝对不会就此认输的,尤其是,这可是冷战之中第一次美国人的飞机降落到苏联人的土地上,怎么处理,也没有先例,说不定,莫斯科还真打算把这架EP3当作自家的了,彻底地把上面的电子技术研究透彻。
自己应该养好伤,尽快回到部队里去才对!尤其是,还有别连科的事,要是别连科驾驶米格25投敌,双方就算是打平了。
想到这里,安德烈又想起了上次在邱谷耶夫卡镇上遇到的那个安妮同学,怎么就那么巧?那个来自柏林大学的女孩,相当可疑啊!
没有确实的证据,自己就不能报告给克格勃去抓人,但是,自己又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件事发生。这样想着,安德烈顺手从旁边摸出了第伯聂河牌香烟来,就要点着。
“喂,飞行员同志,为了您的健康,不能吸烟!”就在这时,外面响起了女医生的声音。
第二十五章米格25的压力(加更两章)
岛国,多摩郡福生町,驻日美军司令部。
这里的上空,飘扬着美国的星条旗,作为战胜国,美国趾高气昂地进驻了岛国,实现了在岛国驻军,制衡苏联和华夏的目的,而这里,就是美国的驻日美军司令部、第五航空队司令部所在地,横田基地。
“米格25,是苏联人最新型的战机,我们以前低估了这种战机的性能。”在驻日美军司令保罗詹姆斯中将,同时也是驻日美军第五航空队的司令身边,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情报处处长拉斯菲尔德上校说道:“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调查,我们发现这架战机不仅仅拥有优秀的高空高速的性能,能够在三万米左右的高空以超过二点五马赫的速度飞行,同时也具有可观的近距格斗能力,我们通过调查青藤小队与苏联人的米格25的近距格斗,我们发现了F4战机在各种飞行性能上都严重地存在差距。盘旋,加速爬升,各方面都无法与米格25抗衡,即使对方驾驶的是优秀的飞行员,战机的性能差距也是很大的。”
上次交手失利,白宫决策部门没有头脑发热命令继续施加军事压力,而是迅速派出了技术人员前来调查失利原因,追缴EP3也主要放在了外交方面。
现在,调查结果让美国人很意外,这种米格25,带给他们的空军的压力是巨大的。
“我们的麻雀导弹,无法到达三万米的高空,同时,当对方加速超过两马赫之后,由于电子系统的反应时间问题,我们也无法保证可靠的迎头拦截。”拉斯菲尔德上校继续说道:“这样,我们的处境将会非常为难,我们无法拦截,任由对方在我们的头顶上飞翔,当我们要追击的时候,我们的导弹都赶不上对方的速度。”
“更可怕的是,这种战斗机拥有相当大的航程,可以从对面的远东基地一路超音速飞来,在陆地上空绕一圈,然后再飞回去!如果苏联人用这种飞机扔炸弹的话,那我们除了用****导弹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是啊,这种飞机,给我们的防空系统带来的压力太大了,我们不可能把整个岛国都布置防空阵地。”保罗中将说道。
现在,对方是来调查的,而调查结果,跟保罗中将掌握的几乎相同。
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一叶障目,航程更没有那么离谱,战机的驾驶者安德烈是靠一个发动机飞回去的,降落的时候还出了意外。
至于扔炸弹,除非是内置,增加的空气阻力,让战机根本就无法超过两马赫的速度。
“各位可以看看前天的苏联人的真理报。”就在这时,坐在椅子上的一名阴沉着脸的身材瘦削的中年人说着,将一张报纸放在桌子上。
“洛克,你们中情局,就从苏联人的报纸上搜集情报吗?”看着这份报纸,拉斯菲尔德上校不由得讥笑道,报纸上的消息,能当情报用吗?
这个中年人,就是中情局远东方面的负责人,这次也跟着来到了东京,协调处理EP3的事件。
其实,这句话问得也不错,中情局获得苏联的大部分情报,都是从苏联人的报纸上获得的。
没办法,苏联这种制度下,情报人员的工作是很难展开的,不论换了多少个中情局的局长,对苏联的情报,都是从报纸上下手的,虽然报纸上有浮夸的成分,但是经过分析,还是有现实价值的。
比如现在,这张真理报,就在头版大面积地报道了苏联防空军的一名上尉飞行员,叫做弗拉基米尔安德烈的家伙,如何驾驶着苏联最先进的米格25战机,捍卫自己国家的领空主权的。上面也许有夸大的成分,不过可以对应上,应该就是上次飞到北海道上空的那个家伙来。
尤其是,上面还是配图的,可以看到那名叫做安德烈的飞行员,正在通过舷梯,要爬上那架飞机,飞行员戴的头盔,是专门高空飞行的,几乎就和宇航员的头盔类似的了,还可以看到飞机巨大的矩形进气口,看到机翼下挂载的导弹那圆润的弹头,是红外制导的中距弹!
这些,都是可以挖掘出来的信息。
保罗中将拿起报纸来,一边看,一边听到洛克说道:“我们中情局,当然不是只会从报纸上搜集情报,中将先生,我们为此动用了一名在苏联潜伏了四年的特工,如果情况顺利,我们可以策反一名米格25的飞行员,驾驶着米格25叛逃到我们这里来,到时候,EP3的问题,也就顺势解决了。”
策反一名米格25的飞行员,驾驶着米格25叛逃!听到这话,保罗中将瞬间也心动了。
如果真的能策反成功,那当然就太好了!现在不管怎么分析,都是事后的分析而已,如果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到一架米格25,能够拆解开研究,那就知道苏联人为何会研制出这款几乎外星科技的战机来了,有可能的话,美国也能仿制出一批来,己方也就不会承担这么巨大的压力了!
同时,美国也不用丢人了,苏联人肯定会立刻就拿EP3来跟己方交换,到时候,就得看己方的脸色了,一举数得的好办法啊!动用一名潜伏四年的特工,也是值得的!
“洛克,这是件大事,需要我们怎么配合?”保罗中将问道。
“保密。”扔下这两个字,洛克扬长而去,他实在是看不惯拉斯菲尔德上校的那副嘴脸。
保罗中将在继续看着报纸,大英雄?这家伙单枪匹马,跑到北海道上空来,难道是苏联人高层制定的?那其余的米格25,怎么到日本海中线就返航了?
而且,按照苏联人的标准,这米格25,应该是截击机吧?这截击机,和战斗机什么区别?
看来,一切的谜底揭开,就看中情局的了,要是能够策反了苏联的飞行员,近距离研究米格25这架飞机,就可以让己方明白了。
第二十六章证明你的价值
“别连科,明天我就要回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了,我的老师和同学,都已经到了,我们一起在远东考察三天,就该回柏林了。”怀抱中,安妮安静地望着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她说得很不舍。
“安妮,我喜欢你,我要和你在一起!”第一天晚上,跟安妮一起到野外来露营,别连科就跟安妮陷入了热恋之中,这几天,反正别连科的战机也没有修好,干脆别连科一直跟安妮在一起,今天又一起来郊外过夜,虽然没有突破最后的防线,但是现在这样,怀抱中搂着如此漂亮的一个女孩,别连科已经感觉到找到了自己的真爱,这女孩,比自己的前任老婆柳德米拉要漂亮一百倍。
此时的别连科,已经别无他求,跟着安妮到海角天涯,他都愿意。
“别连科,我也很喜欢你。”安妮说道:“但是,你知道,我们是不可能在一起的。”
“为什么?”仿佛有一瓢凉水从头上泼下来,别连科惊叫道:“难道你嫌我年龄比你大?”
“年龄不是问题。”安妮说道:“可是,别连科,你也知道,我其实并没有打算真的在苏联呆一辈子,也没有打算找个苏联男人嫁了。”
听到这话,别连科想起了前天晚上的时候,聊起家人来,安妮说过,她的父亲在东德,而母亲,则在柏林墙建立之前,留在了西德,这些年来,家人一直都处于分离之中,安妮跟父亲希望到西柏林去,跟母亲团聚。
如果安妮在苏联嫁了,而且还是嫁给了苏联人的空军上尉,那么,这一辈子,也无法到西方,去跟安妮的母亲团聚了。
当年的柏林墙,造成了多少家庭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