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联的一贯原则,就是在火力上胜过对方,在二战的时候,当其他国家的坦克还在装备70毫米左右口径的火炮的时候,中型的T34就装上了85毫米口径坦克炮,而德国的重型虎王,也才88毫米而已。
现在。苏联坦克的125毫米火炮,优势是相当明显的。
听着吉洪诺夫的话,坦克专家们不断点头,其中一名脸型有些瘦削的中年男人说道:“那我们的坦克。有什么缺点?”
缺点?听到对方的问话,吉洪诺夫眼前就又出现了那剧烈的爆炸,那被掀飞的炮塔,还有自己倒霉的下属。
“我们的坦克,装甲性能还不够厚,近距离上容易被岛国人的坦克击穿。而且,我们的坦克,很容易发生殉爆,我们有几辆坦克,就是这样损失的。”吉洪诺夫说道。
“装甲只能保证一定距离的性能,不能保证近距离也不被击穿。”听到他的话,一名技术人员顿时就接口说道。
“装甲关系到我们战士的生命!”听到这句话,这名中年男人顿时就不高兴了,自己手下的技术人员,说的这话其实是正确的,能否被击穿,和距离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己方的技术人员眼里,这些都是冰冷的数据而已,而到了装甲兵手里,随时就会是鲜活的生命的消失。
关系到战士的生命!这句话回响在耳朵里,吉洪诺夫顿时就有一种想要掉泪的感觉,是啊,那些战死的小伙子,都是很不错的年轻人啊!
“卡尔采夫同志,欢迎来北海道。”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
卡尔采夫放眼望过去,是一个年轻的军官,这么年轻,就已经是上校军衔,在整个苏联,现在也只有一个人。
“安德烈司令,非常抱歉,我们来得急,可能消息还没有从装甲兵总局里发过来。”卡尔采夫说道。
两双手握在了一起,安德烈看着眼前的人,眼神里都是尊重。
卡尔采夫是让人尊重的,下塔吉尔设计局没什么背景,却设计出了优秀的坦克来,而且还成功地大量装备,现在局势不稳定,随时都会有战争,卡尔采夫却不怕危险,主动来到这里实地考察。而且,刚刚的话,安德烈也听到了,这是一名有责任心的坦克设计师!
这是卡尔采夫的性格,当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卡尔采夫就去了埃及,调查那里的坦克使用状况,只是当时并不是苏制的一流坦克。而现在,T72坦克已经参加了实战,他必须要尽快调研!
“非常欢迎各位的到来,卡尔采夫同志,您是我们苏联装甲兵的保护神。”安德烈说道。
在后世,虽然T72坦克一直都表现不佳,原因也是相当多的,比如苏联出口的那些坦克,都是猴版的,性能本来就比苏联自用的要低,而且,每次都是不对称作战,跟掌握了制空权的敌人打,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次,在苏维埃的手里,T72坦克就在发挥着威力,而且,苏维埃还拥有代差的优势。(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爆炸反应装甲
“我们的坦克总体性能还是不错的,但是,西方的L7式105毫米坦克炮,也会给我们带来威胁。”陪同着这些人,来到了那几辆被击毁的坦克前面,吉洪诺夫心情是无比沉重的。
卡尔采夫仔细看着被击毁的坦克,坦克的炮塔已经分离了,可以想象到当初是发生了怎样的爆炸。
“是我们的弹药发生了殉爆。”卡尔采夫说道:“我们的坦克炮塔被对方击穿,让我们的弹药发生了猛烈的爆炸,掀飞了炮塔。我们必须要改进。”
在所有的坦克中,T72是最容易殉爆和掀飞炮塔的,主要的原因,就是T72的自动装弹机。
为了提高稳定性,简化程序,而且方便大量生产,T72使用的自动装弹机和T64的是不同的,主要存放弹药的弹库设置在炮塔底下的转盤内,其中可装载22发炮弹。弹库中的分离式炮弹采上下水平方式放置,上面是推进药,下面是弹头。装填时炮弹架会上升至炮尾环高度,先装填弹头然後接着下降装填推进药。
也就是说,炮塔座圈这一部分,刚好是被炮弹包围的,而对方的穿甲弹飞来,刚好可以击中******,******一旦被引燃,造成的就是灾难性的后果。
而西方的炮弹,主要是存放在炮塔尾舱内的,还设置了泄压板,虽然实际效果不知道,但是毕竟是在后部,不像这样,刚好是炮塔座圈一圈,只要被炸,刚好从座圈这部分使劲。
“那我们就要大改动了,改进自动装弹机的结构,跟我们重新设计一种坦克差不多。”听到卡尔采夫的话,旁边的一名技术人员说道。
毕竟,自动装弹机是坦克内的重要装备。这玩意儿要是改动了,那里面都得跟着改。
卡尔采夫紧皱眉头:“大改动也得改,这关系到我们战士的生命!”
卡尔采夫最看重的,就是人员的安全!坦克。就是要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如果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那如何才能打击敌人?
“其实,也不一定要改动自动装弹机。”就在这时。一旁的安德烈说话了。
T72正是采用了这种自动装弹机,简化了结构,这才便于大量生产,跟苏联的装备指导思想是一致的。而且,后来华夏的主战坦克,使用的几乎也是相同的结构。
“那改什么?”卡尔采夫向安德烈问道。
“改外面,只要我们的装甲足够厚,不让敌人的穿甲弹击穿,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了。”安德烈说道。
改装甲,只要装甲够厚。让对方无法击穿,那就可以了!
改装甲?听到安德烈的话,卡尔采夫的眉头依旧皱着:“那会让我们这种坦克的造价大幅度飙升。”
T64坦克的装甲就足够硬,可以防住这种105毫米穿甲弹的打击,但是,T64的复合装甲制造是相当复杂的,工艺多,造价高,并不适合T72生产。
T72的主要防护也是采用复合装甲,它在铸造钢铁或轧压钢板之间放入异质材料的夹层。最初的生产型T72仅有以均质铸造钢铁构成的炮塔。车身正面则是在均质轧压钢板中间夹入一层类似玻璃纤维的材料。之后,T72A的炮塔厚度稍微增加,其中放入一层石英颗粒;而到了T72B的炮塔厚度则大幅增加,在主炮两侧的空腔内放入由多层铝板与橡胶交叠而成的夹层。另外车身正面也额外增加硬度较高的钢板。
现在,登陆北海道的军队,装备的就是T72A这种坦克,虽然能在远距离上挡住岛国的L105毫米坦克炮的射击,近距离却不行,而且。如果换装了西方更先进的弹药的话,T72在远距离上也挡不住。
“对,是改外面。”安德烈说道:“我们可以在T72的外面,安装一层附加的爆炸装甲,增加坦克的防护能力。”
附加装甲!在后世的各种照片中,都可以看到T72坦克身上披满了长方形的面包块,这东西,就是爆炸反应装甲!
“爆炸反应装甲?”卡尔采夫不由得皱眉:“这个项目,早就终止了啊。”
当对方的反坦克武器飞来的时候,己方外面放置的爆炸物发生爆炸,来将对方的武器销毁,这种爆炸反应装甲的概念,最早是在1949年由莫斯科普鲁米梯学院的拉夫列杰夫教授提出的,当时的苏联钢铁科学研究院立项,在随后的十年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试验,并于60年代中期安装在一辆T64试验车上进行实弹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