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E3预警机已经增加到了最大速度,向南部飞行,但是,他们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2。8马赫极速狂飙的米格31!被追上,只是时间问题!
这几次的战斗,苏联人的这种高空高速飞机,已经有在六十公里之外发射导弹的例子了,己方要是被对方靠近到一百公里之内,就是很危险的了!
指挥更多的战机拦截?人家飞得高,己方根本就没有拦截的机会!
“距离一百五十公里!”
“****!四个亮点,他们发射了导弹,四枚!”雷达操作官的声音带着惊恐。
虽然射程可以达到两百公里,但是这种尾追攻击的情况下,目标也在飞行,在最大射程上发射,肯定最后会够不着,所以,安德烈很谨慎地选择了在一百五十公里的时候,间隔一秒,将四枚导弹都打了出去!
四枚,瞄准一个目标,一定要将美国人的预警机打下来!安德烈在心里,敏锐地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让美国人知道,在本州上空都是不安全的!那么,美国人就没有任何信心跟己方空战了!
一百五十公里,狙杀预警机!
在发射完了导弹之后,安德烈关闭了加力,巨大的米格31截击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开始减速,后舱的雷达操作官,此时精神高度紧张,他要控制好这四枚导弹!
上次四枚导弹攻击过四个目标,这次只攻击一个目标,绝对不能失手!
体积庞大的R33,相比原型增加了四条导流片的面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升力,而且,在后面的第一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完毕脱落之后,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并没有立即点火,而是在以一种滑翔的姿态,不断地向前飞行着。
刚刚加速到了5马赫的速度,高度也是三万米,现在,失去了动力的R33导弹,在稀薄的大气中,靠着导流片提供的升力,向前滑翔着。
离目标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同时,高度也在下降。
靠着这种滑翔方式,R33导弹已经飞出了八十公里!同时,高度已经下降到了两万,速度也下降到了三马赫。
就在这时,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再次点火!随着尾焰的出现,巨大的导弹,再次开始了加速!
不过,有一枚导弹没有成功点火,高度继续降低,速度快速地衰减。
“关闭雷达,关闭雷达,立刻命令护航的战机前去拦截导弹!”E3预警机的指挥官从吓傻了的表情中恢复过来,快速地下达命令。
一百五十公里!苏联人在一百五十公里之外就发射了导弹!这大大超过了他们的预料,在美国,不死鸟导弹的最大射程,也才一百六十公里,实际发射没有超过一百公里!苏联人却在一百五十公里之外,就展开了攻击!
这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的,就这样眼睁睁地瞅着雷达屏幕,那四个亮点在飞快地靠近!
已经七十公里了,那些导弹还在飞!而且,还有加速的趋势!
看来,苏联人不是虚张声势,是真的有这个能力!虽然其中一枚导弹掉下去了,还有三枚呢!
这么远,难道真的是反辐射导引头?预警机指挥官不淡定了,命令关闭机载雷达,希望能够逃过一劫。
持续的雷达波束,不断地照射着那个大型的目标,R33的半主动雷达的导引头,准确地接收到了回波,他们在向着目标,发起最后的冲刺!(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在苏联战机下颤抖
关闭了雷达也没用!因为这次发起攻击的,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在最后的阶段,相控阵雷达将雷达波束全部汇聚在目标机上,让R33进入最后的攻击!
快,拦截,拦截这些来袭的导弹!两架F4战机的飞行员非常着急,他们当然知道身后要保护的那个目标意味着什么,那是美国空军最先进的预警机,造价高昂,连国会在批准的时候,都是咬着牙批准的。
现在,要是被苏联人再干掉了这架预警机,那北海道的空战,真的就没法打了!己方的预警机,在本州上空飞行都是危险的,那还如何指挥战机?失去了预警机的引导,己方的战机性能也不占优势,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
他们想要用自己的载机雷达,锁定前面飞来的导弹,然后用麻雀导弹迎头攻击,可惜,来袭的导弹飞得太快了!超过三马赫的飞行速度,已经超出了载机的火控系统的处理能力,于是,他们只能快速地将火控转移到近程的响尾蛇导弹上,希望靠这种导弹来拦截对方的导弹。
3马赫的飞行,导弹的首部跟空气摩擦,温度会达到几百度,这样的高温,会给响尾蛇导弹很好的指引!
拖着火舌的响尾蛇导弹,飞出了发射架,向着前方的导弹飞去。
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近,越来越近,终于,“轰”的一声,响尾蛇导弹的近炸引信触发,无数碎杆战斗部,将对方导弹飞来的空域遮挡得严严实实。
该死!美国飞行员目视观察,那枚导弹就这样毫无损伤地从响尾蛇的爆炸中飞过来,还在继续前进!该死,这是什么导弹,响尾蛇的战斗部,都对它没有损伤吗?
三公里之外,他看得不是很清楚,其实,如果响尾蛇真的能在对方飞来的方向上爆炸,还是能够拦截住的,但是,响尾蛇导弹的电子系统有延迟,在计算目标距离合适,近炸引信引爆战斗部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导弹已经跟响尾蛇擦肩而过!
攻击三马赫以上的飞行目标,是相当困难的,速度太快了!快到让美国的电子设备也无法同步反应!
不能对己方的预警机有威胁!看到那枚导弹依旧在飞来,飞行员一狠心,推动操作杆,向着那枚导弹飞来的方向飞去。
“美国人疯了吗?”米格31截击机内,雷达操作员嘟囔道,看着雷达回波,他就知道美国人发射导弹,没有击中己方的导弹,居然就撞上来了!
撞击战术,这可是苏维埃的作风,美国人现在也这么勇敢了吗?
来不及操作了,屏幕上那淡绿色的光点,很快消失,雷达操作官知道,这是己方的导弹击落了对方的一架护航战机,双方都消失了。
另一架护航的战机,没有来得及反应,或者说勇敢者还是少数,这样,剩余的两枚导弹,终于追上了目标!
“轰!”47千克的战斗部发生爆炸,剧烈的爆炸中,无数碎片横飞,E3预警机的一侧的机翼,瞬间就被打掉了一半。
顶部背了个大盘子,本来空气性能就不咋地,现在,一侧的机翼断裂,直接就让E3预警机翻滚着向下坠去。
此时,第二枚导弹跟着飞到,将这架E3预警机打得凌空开花。
“目标消失!”雷达操作官说道。
“返航!”来了这么一出,安德烈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燃油也消耗了大半,该返航了!
在空中转了一个大圈,返航的时候,都已经到了太平洋上空了,安德烈操作着米格31,继续飞行了几分钟,就与前来迎接的一个米格25四机编队相遇了。
作为苏联的北海道方面的总司令,安德烈的安危是非常重要的,在发现安德烈终于掩饰不住自己对战斗的渴望,驾驶着米格31飞向本州岛上空的时候,后方赶紧调动了四架米格25战机,跟随着安德烈的脚步,前去护航。
此时,北海道上空的战斗,也已经结束,171团付出了两架被击落的代价,击落了八架膏药旗的战机,其余的战机,撤出了战斗。
没有F15,没有美国空军的支援,北海道上的岛国人很被动。
而就在这架E3被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