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红色苏联 > 第120部分

第120部分(1 / 2)

>

即使如此,安德烈也没有停止他的步伐,在与岛国政府达成了一系列的协定之后,安德烈开始了他在岛国的考察行程,而首先,安德烈来到的,就是三菱重工。

没有人会不知道三菱重工,这个企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年间。1884年,三菱创始者岩崎弥太郎从政府租借了工部省长崎造船局,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此后发展为三菱造船株式会社。到了1934年,公司业务已拓展至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等领域,同年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业务涵盖机械、船舶、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交通等领域。

这是岛国重要的军事工业企业,二战中,岛国的坦克,飞机,大炮几乎都是这个公司的杰作,而即使是现在,这依旧是岛国最重要的军工企业。

比如,在航空领域,这个公司目前就在继续组装F4战机,而且,随着引进F15计划的开展,这个公司还将会组装F15战机,而这一切,都随着美国的撤离而终止。

三菱重工的主要股东,全部都撤资,跑到美国去了,这些年来,这些人跟美国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又视红色苏联为洪水猛兽,所以,撒丫子跑路的时候,速度那叫一个快。而同时,还有一批技术人员,也都偷偷地溜走了。

可以说,战斗结束之后,三菱重工几乎就陷入了停滞和破产的边缘了,要不是苏联军队和岛国gcd的组织工作做得好,工厂里的各种机器,怕是都得被破坏了。

而现在,为了恢复经济,岛国政府在尽最大的努力,同时,苏维埃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苏联给三菱重工提供了总计高达八十亿卢布的资金援助,这些资金,让三菱重工开始走出了危机,而且有充足的资金周转来继续发展。而同时,苏联也通过这些资金,占有了三菱重工的百分之四十五的股权。

除了资金支持之外,苏联还提供了大批的技术人员,一线的产业工人,来到三菱重工,替代已经离开,前往美国的那些人员,三菱重工是在岛国所有企业之中,率先转入正常经营的企业。

安德烈的第一站,就是三菱重工的名古屋航空宇宙系统制作所,这里是三菱重工的战斗机和直升机生产厂,产品涵盖了三菱重工所生产的各型飞机和火箭,也是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主要的战斗机、直升机生产商。这个制作所下属三个工厂:大江工厂负责研发、管理和部分零件制造,飞岛工厂负责航天产品的总装和航空产品的部分分装。小牧南工厂则负责航空产品的总装和试飞工作。

安德烈首先来到的大江工厂,由于是秘密来访,没有受到任何人的欢迎,看着外面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是苏联军队的战士,安德烈不由得点头,现在,自卫队的军心依旧不稳定,在重信房子没有彻底掌控自卫队之前,还是由苏维埃的军队,负责维持这里的治安是最合适的。

“安德烈将军,见到您真高兴。”在安德烈进入了厂区之后,负责人才匆匆前来迎接,前面是一名大块头的苏联人,而后面跟着的,是一名岛国人。

“我叫格里申,以前在莫斯科,提赫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院。半个月前,国家将我调到了这里来。”对方笑着说道:“这位是大桥荣太郎,我们现在已经合作得非常愉快了。”

提赫米洛夫仪器制造研究院,不就是大名鼎鼎的NIIP吗?苏27的雷达,就是这个研究院制造的,而格里申,这个名字也这么熟悉?安德烈的脑海里一转,就想起了前世的资料,当时苏27的改进型N001VE雷达,好像总设计师就是这个家伙吧?

“辛苦了。”安德烈挨个握着两个人的手。

“为祖国服务。”格里申说道。

“感谢苏维埃对我们的支持。”大桥荣太郎则是非常谦虚。

为了帮助三菱重工恢复正常,苏联派出了大量的技术人员,虽然从明面上,大桥荣太郎才是这里的负责人,但是实际上,谁都清楚,苏联人在这里更有话语权。

不过,大桥荣太郎非常满意,这个格里申,只是钻研技术,对公司的管理等方面,并没有提出各种无礼的要求,两人相处的还是比较融洽的。

本来,大桥荣太郎只是下面的一个负责人而已,在这里的工厂经理走了之后,他就被提拔到了工厂负责人的位置,工资涨了一倍,而且,他还用自己的积蓄,换来了一部分公司的股份,对这一切,他已经非常满足了。

不管头顶上的是苏联人,还是美国人,总之,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别的,不是大桥荣太郎考虑的,他只是个平民,不是政治家。

“我们这里的秩序,已经恢复过来了吗?”安德烈走在走廊上,看着里面的人员正在专心致志地工作,哪怕是安德烈经过,也没有人抬头,显然,他们都一心扑到了工作上,跟国内没法比,国内,工人们早就围过来就跟看马戏一样了。国内甚至还有好多的工厂,正常上班期间,工人都翘班,跑到市场上采购商品去了。

安德烈一边走,一边看,非常满意,其实,资本主义也不是一无是处,而像岛国这些企业,对工厂的管理更是非常先进的,将这些模式带到国内去,也能够极大地促进国内企业的改革。

“我们这里,主要是负责研发的。”大桥荣太郎解释道:“本来,公司资金链断裂,我们这里的人员也都无心工作,还好,现在已经有了充足的资金,我们的研发,也可以继续进行。而且,根据贵方的要求,我们已经在某些方面,展开了专项研究,现在进展很快。”

研发,投入最多,同时不一定有产出,但是,研发,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没有研发企业的能力,终究会被淘汰。

安德烈点点头:“不错,希望我们能够戒骄戒躁,继续为公司,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说着,走廊转过了一个弯,安德烈就看到了一个大家伙。(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仿制雷达

矩形进气道,双发双垂尾,气泡式座舱,外形是如此漂亮,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F15!这是一架美国的F15战机!

“岛国自卫队,现存了四架F15战机,其中三架,都被拖回了莫斯科,而这架,被放在了我们这里,由我们来负责研究。”格里申说道。

当初东西德合并,美国人没有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东德的米格29战机,这种苏维埃的前线战机,在西方面前就褪去了外衣,赤条条地供西方研究了。不知道米高扬设计局里有多少人,都对此根根于怀。

而现在,轮到美国人郁闷了,他们最先进的三代机,被己方给获得了!这一番研究下来,以后在空战中,对抗美国人的战机,就更加有把握了!

机头的雷达罩已经拆开,可以看到上面的平板缝隙的雷达天线,安德烈不由得快步走过去,仔细观察着这架F15。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逆向测绘,仿制F15的机载雷达。”安德烈爱不释手地看着那平板状的雷达天线,兴奋地说道。

苏联的电子技术落后,直至解体,也没有攻克了平板缝隙雷达的难关,而作为重型的战斗机的苏27,原本计划是装载平板缝隙雷达的,结果变成了五大三粗的倒卡,凭空成了一个一吨的庞然大物,苏27以后的屡次改进,几乎都是围绕这个玩意儿来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