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环肥燕瘦 > 第106部分

第106部分(1 / 2)

>

“这位小友一身正气,面相不凡,看来当是慈舟大师点化之人,呵呵……”那肥胖的和尚看甄圈圈走过来,微微一愣便呵呵笑道。

靠,这马屁拍得有水平,一箭双雕啊。

甄圈圈朝肥胖和尚客气道:“过奖,过奖……”他可不想跟几个老和尚唠嗑,微微一笑,便朝慈舟大师道:“大师,有一件事我想请教您一下……”看慈舟正跟那喇嘛说着什么,根本没理自己,便提高声音道:“慈舟大师,不知道纳吉酂大师您还记得么?”

他话音刚落,却是一下让几个人都停止了说话,一脸惊讶地抬头看向他,而慈舟大师那死鱼眼更是精光一闪,站起了身道:“小子,你说什么?”

“大师,我说纳吉酂大师……”

甄圈圈话没说完,只感到一阵风扑过,慈舟大师已是到了跟前,一把抓住了他手腕,盯着他眼睛,嘴唇也哆嗦起来:“你……你……从何……从何听说这……这纳吉酂之名?”

甄圈圈手腕被慈舟握的有点疼,挣扎了一下,慈舟才醒悟过来,松开了手,甄圈圈摸了摸手腕,道:“咳咳……我从他徒弟口中知道的……”

“嗯?纳吉酂收徒了?是谁?在哪儿?”慈舟很是激动道,差点又伸手抓住甄圈圈手腕。

“咳!他已经死了。”

慈舟口气失望地“哦——”了一声后,竟是闭上了眼睛,半响睁开眼睛道:“小子,有什么话你说吧,这里没外人,你不用避讳什么。”

甄圈圈也不啰嗦了,看着慈舟缓缓道:“据我了解,纳吉酂大师应该几年前便不在人世,他的徒弟是今年意外死亡的,当时我恰好在场,而他临死之前托付我一件事……”

说着抬眼扫视了一下其他几人,接着道:“他让我替他完成他师傅,纳吉酂大师毕生的夙愿,就是将揭开《瘗鹤铭》真相的经册取到手……”

“啊?”这次慈舟大师忍不住了,再一次伸手握住了甄圈圈手腕,貌似比第一次更用力,两眼精光直闪,“经册找到了?在哪儿?很难取到手么?”

此时其他三人听到甄圈圈的话,也是一脸紧张加兴奋之色围了过来。

*************

PS:继续裸奔,继续求。。。

上部:成长

182 传功' TOP '

'更新时间' 2011…04…26 10:04:00 '字数' 3264

在西部雪域高原有一个雪域密宗,僧徒皆带发修行,行事特立独行,在佛门中褒贬不一,千百年来一直被宗教的学院派所排斥,视为异端的危险教派。

这雪域密宗的创始者,便是前文所说千年前手录揭示有《瘗鹤铭》真相经册的高僧。

他因思想与众不同,自行其是的秉性,自我省察的自觉,而另辟佛门蹊径。

雪域密宗重修炼,轻讲读,显密兼修,尤重密法。

故此,教中僧徒几乎都是功力非凡,已臻极致。

而讲经弘法仅靠那高僧的手录经册,金刚持亲口传授,代复一代,师长口授,不像其他佛门弟子要捧着经书哇啦哇啦念经。

自然,这手录经册也被雪域密宗视为镇教宝典。

雪域密宗的僧徒作为蓄发者,形象与一般僧众不同,虽穿袈裟,却非绛红色,而是黑白相间,使人联想到经由黑幕遮挡的某种间隔与白驹过隙的疏离。

并且,要成为雪域密宗僧徒必须后脑上方有三个发旋,意味着独步佛界人世,难以归属。

雪域密宗提供了不二的法门,沿此登堂入室可自成宇宙,正是这个原因,雪域密宗的修行虽然亦正亦邪,却是魅力长存。

雪域密宗对教众的管理也不同于寻常佛门,提供了比较广阔的个体发展空间,不啻为双向的认可选择和相互间的欣然接纳。

所有教众将届成年时,都出外游历,名声渐显的同时,成佛之路也在前方渐显。

慈舟大师正是出自雪域密宗,而雪域密宗传到他师傅弘印禅师后,中华大地遭受外国欺凌,那镇教宝典也在乱世之中失窃。

他厕身于彼,一度端正了教众的视听言行,倒是在佛门中引起共鸣,也大大改善了雪域密宗与其他教派的关系,为教中弟子寻回经册提供了方便之门。

纳吉酂不是雪域密宗弟子,他原本是作为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之一,却未能当选,便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再沿着常规行进。

这样的念头怂恿着他终生游离于正轨之外,成为一个自由的宗教职业者。

他年轻时生逢乱世,一次游方遭劫,差点丧命,恰逢弘印禅师路过,将他带回雪域密宗救了他一命。

因为他当时已二十几岁,不适合再修炼内功,弘印禅师便传授了他一套剑法护身。

为报活命、授艺之恩,纳吉酂行走天下,寻找那手录经册。

慈舟大师年岁与纳吉酂相当,他四方弘化,其目的主要也是寻访经册下落。

至于修行,他自有一套理论:按说修行的终极目标是成佛,但是成了佛就须一劳永逸地脱离尘世,但这凡器间还有我难以割舍之物,譬如寻访经册,我因踯躅其中而在此轮回不休,不成佛也就罢了,我还是渡渡众生吧。

摩崖石刻《瘗鹤铭》因为残缺,其全文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謎,但百年前弘印禅师偶尔翻看那经册时,却在经册夹缝中发现录有《瘗鹤铭》全篇,这在当时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让我们现在知道了《瘗鹤铭》的全文。

发现了夹缝中的《瘗鹤铭》,弘印禅师便仔细研究那本经册,却是发现了一个秘密。

而发现这个秘密,却是跟经册纸张老化有关。(PS:纸张老化主要是酸化,指古籍纸张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外在表现为纸张变黄和变脆,对古籍所造成的损蚀是非常严重的。)

这本手录经册既然是作为雪域密宗的镇教宝典,平日里都是密封保存,极少拿出来给僧众翻阅,哪怕是教中住持长老等。

经册夹缝录有《瘗鹤铭》的那几页纸损蚀比较严重,而在这几页半黄半白的纸张中,弘印禅师发现隐隐有图文显现出来。

图,是山势图;文,赫然是提示《瘗鹤铭》真迹藏于山中某处。

因为图文都是隐隐约约,当时也没有现代科技,经册里图文都看不到全貌,不但确定不了《瘗鹤铭》真迹藏于何处,连图中所示的山也看不出是中华大地上千万河山中的哪一座。正要进一步研究时,经册却是失窃了。

斗转星移山河变,慈舟大师几乎踏遍了神州大地,不要说找到那座山,即便是跟图中显现出来的大概山貌一样的山也没找到。

而他之所以常挂单苏州寒山寺,却是因为弘印禅师判断,图中所示的山,林木蓊郁,形态隽永,山势清秀,极可能位于江南一带。

慈舟大师今年已一百多岁,因胸中夙愿未了,加上功参造化,仍一直游走四方,寻访经册和那大山的同时,也在寻找多年未曾联系的纳吉酂。

**************

在望京寺一间密室内,甄圈圈和慈舟大师相对而坐,慈舟大师那干瘦的五指正扣住甄圈圈手腕。

此时甄圈圈只感到全身软绵绵地,便如泡在一大缸温水之中,周身毛孔似乎都有热气冒出,说不出的舒畅。

奶奶滴,这便是传功么?蛮简单嘛,难道这样我就能成为传说中的高手?

甄圈圈正想着,慈舟大师突然放开了手,站起身到了甄圈圈身后,一手迅速搭上了甄圈圈后背,手掌紧紧的贴在他脖子下的椎骨之处,劲道温和绵柔,手也微微颤抖着,只不过幅度很小,似乎是很小心。

随着慈舟大师手掌慢慢下滑,手指间的起伏划过脊椎骨,指缝与骨缝极其的吻合,每一次动作都带动着脊椎骨一起运动,好像是把脊椎骨拉开了一般。

当手掌慢慢滑到脊柱骨的末端,陡然一提,甄圈圈突然觉得有一股清凉的感觉顺着脊椎骨弥漫到了全身,一下变得异常清醒,像是醍醐灌顶一般。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