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妈妈被她问得哑口无言,只是忍着笑去拧她。
这几年间,苏锦的性子的确和缓了很多。
一则她年岁小,又是个女娃,长得也算好看,只要笑眯眯的跟人说话,谁都不好意思跟她摆脸子——自从发现了这一点,苏锦就极少板着脸生气。
二则,这周围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她生气犯倔的人,就算有人惹她,也都是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
但是这次,为了这摆摊儿卖吃食的事儿,她又犯起倔来,不管长妈妈怎么不同意,她也要努力说服她。
不同的是,她犯倔的方式不同了,只是缠着长妈妈,软磨硬泡——这次,她的倔在心里,不挂在脸上。
……
长妈妈被她说得没词儿,只好改变策略:“你这才多大?前几天才给你下了寿面过的十岁生日,就要出去摆摊儿卖吃食?我宁可带着你们俩回乡求族人庇护,也不要你在这儿做这种下~贱的事儿。”
“卖个吃食而已,哪里下~贱了?”苏锦故意做出不高兴的样子,甩手沉下脸来,心里却知道,长妈妈回乡若有人肯真心庇护,又怎会在这儿过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日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反过来,那最低贱的是什么?就是行商!等再过几天,学里开学了,我便送小文去读书,若让人知道他姐姐是个下贱的商贩,谁还瞧得起他?”
说完这话,她也不等苏锦回应,就拧身冷脸的朝屋里走,走到门口忍不住回头瞧瞧,见苏锦还一动不动的在那儿呆站着,甚至连身子都没转过来,心底便有些过意不去。
可是,如果不说这样的重话,谁知这孩子还要执拗到什么时候?
念及至此,她只得管住自己,不让自己去扶苏锦小小的肩膀拉她进屋,只是推门进去陪弘文。
苏锦倒不是因为她那句话生气——从始至终,长妈妈都是偏疼弘文的,这没什么可争的。
再说,自己跟长妈妈日夜相处、相依为命这三年,哪里不知道她口硬心软的脾气?所以,无论她说出怎样的重话,自己也不会真的跟她生气。
她只是发愁,怎么才能说服长妈妈。
这样靠着别人过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最开始那一年多,还每隔几日就有人来送衣服送米面,后来渐渐就少了,也不知道是高伯伯忘了,还是下人们克扣了。
可是,就算人家一直给,也该早日想法子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不是?不管到什么时候,经济独立都是好事儿,不用仰人鼻息,更少受制于人。
以前是自己人小,没本钱,没力气,现在已经十岁了,脑瓜顶儿都能顶到长妈妈的下巴了,还要摊开两手跟一个陌生人要饭吃吗?
第二天一早,苏锦早早的起床,悄没声儿的去小厨房把昨夜长妈妈睡下后自己洗好的南瓜去籽削皮,又切成小块儿,放进锅里蒸熟。
这小厨房没有炉子,用的是那种特大号的炕灶,并不容易控制,好在苏锦在这儿住了三年,一直都是她跟着长妈妈烧火,侍弄好这火倒还容易。
在等待南瓜蒸熟的时候,她又趁机捣碎了些青菜,挤出汁来倒进去些面粉和糯米粉,和了一点儿绿色的面,放在一旁醒着。
等她做完了这些,那南瓜也蒸熟了,她将南瓜捣成泥,又加了面粉和糯米粉,和成面团,做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剂子,擀成圆皮儿,包进去些加了芝麻、糯米粉的红糖做馅儿,包好捏圆了,还在顶端扎了些深深浅浅的小坑,再用那绿色的面做了梗和叶子,俨然就是个新鲜的、顶着叶子的的橘子。
苏锦把那些面都这样一个个的做好,又用小刷子在“橘子”的表面刷上菜油,重新放进大锅里蒸熟,待她掀开锅把那一个个油亮鲜艳的“橘子”拣出锅时,正好听到长妈妈和弘文高高低低的说话,像是正在起床。
苏锦很是高兴,顾不得热,一边吹这手指一边往盘子里捡了几个“橘子”端进屋,满怀希望的往正在催促弘文洗脸的长妈妈面前一递——
第一卷 永遇乐 第018章 美食天才
长妈妈正给弘文梳头。
此时的弘文虽然也长高了不少,却还是比苏锦矮上大半个头,再加上他还是个小胖墩儿,这两年一直被苏锦戏谑的称之为“小猪”。
弘文自然不肯吃亏,每次苏锦叫他小猪,他就会笑眯眯的回应:“什么事,麻杆姐?”以此来嘲笑苏锦的清瘦。
“这是什么?!”长妈妈看见苏锦端着一盘子“橘子”进门,整个人都骇了一跳,连忙丢下弘文梳到一半儿的头发跑过去瞧,到了近处才发现原来是面食,这才拍着胸脯骂道:“你这死丫头,吓了我一跳!我以为你去买了橘子来吃!!那东西太贵,你买了这七八个,要花多少冤枉钱?!”
苏锦把长妈妈的话自动过滤成夸赞她橘子做得像,笑盈盈的请她尝,长妈妈还没接过去,就被小跑过来的弘文抢了先,抓过去放到嘴边就咬了一口,偏生那糖馅儿还是热的,烫的他连忙倒吸了几口凉气,却舍不得把那一口吐出来,只在嘴里来来回回的倒了好几个个儿,才小心的嚼了咽下去。
“这是什么,怎么这个色儿?”长妈妈并不埋怨弘文无礼,只是自己又从苏锦手中的盘子里另外拣了一个上下打量,边打量边皱眉埋怨道,“你总是做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看着好看有什么用?吃进嘴里嚼烂了还不都是一个样?白白糟蹋了这些好东西!”
“不是啊,妈妈,”弘文转眼已经吃了大半个,听长妈妈又在埋怨苏锦,连忙把嘴里那口咽下去替苏锦辩驳,“我觉得挺好啊,好吃又好看,我就爱吃,今儿一定要多吃几个!”
长妈妈无言以对,只能不等苏锦说话,就把方才捡起来那个“橘子”藏进袖口里说道:“……哪能就这么吃?等我去熬些白粥来一块儿吃,免得太干。”便自己到小厨房再去熬粥。
苏锦也不说话,只是把那盘子“橘子”放到一边,自己双手推着他坐回镜子前面,接着长妈妈方才的样子给弘文梳头。
弘文舒舒服服的受用着,转眼把手里那个吃完了,还想伸手去拿第二个,被苏锦手疾眼快的用梳子敲了一下手背。
“哎呀!”弘文连忙缩回来,正要要求讨还公道,就见苏锦挑衅般的朝他挑了挑黛眉,只得换回笑脸应付道,“又是老规矩,说出缺点来才能吃?可今天这橘包香甜又好看,我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
“那我去问小西瓜。”苏锦随即丢下弘文的头发就去净手。
“姐姐姐姐……”弘文连忙嬉笑着拉住她,“让我再尝尝……”他趁机又从盘子里拿了一个咬了一口,并不像吃第一个时那样着急,而是一口一口的细细品味,品了大半个才道,“你这橘包做得活灵活现,乍一看去还真以为是橘子呢,可惜只有糯香和甜香,没有橘香。如果还有橘香,取名橘香包,就再好不过了。”
苏锦听他说得有礼,连连点头:“是呀是呀,我本来也这么想来着,可此刻不是橘子成熟的季节不说,就算到了秋季,也价格不菲,若咱们自己吃几个也就罢了,要想拿出去卖,总要考虑成本——一个小小的食摊,买家图的就是个方便便宜,总不能太贵。”
“那就在馅儿里加些橙丁呗?”弘文颇不以为然,“东街百脯食坊里的橙丁九文钱一两,你买来些,细细的剁碎了掺进馅儿里不就成了?就要那个橘子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