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凰涅天下 > 第299部分

第299部分(2 / 2)

“哦?”贺、米二人都起了兴致,贺章良道,“先前听国师说‘儒商’,这会又听端成兄说起,不知这‘儒商’之称可有深意?”不仅仅是儒生经商之意罢?

岑之仪道:“卫国师之意某未听说,但听某家主上解说过。儒商者,既有儒者的德和智,又有商人的财富和变通。儒商,是儒中的躬行实践者,又是商中的诚信君子,以德立身,不谋不义之财,寻求义利之统一。”

贺、米二人听得目光灼灼,不由颔首,迭声道:“不错,不错。”

“某家主上道,儒商和商人最大的不同,是怀有济世救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己身达而兼善天下。敝东主道,儒者行商,是儒家弘道的另一种途径,其意义不逊于庙堂。就如子贡、陶朱范公、白圭,便是某等儒商的先贤楷模。”

“正是。”贺章良朗朗笑道,双眼灼灼发亮。

他和米希孟都是落第后不仕,因年纪已逾不惑,再求仕进也无多大前途,索性开了书坊做了书商,但家中亲朋说起来,还是面带遗憾之色,让二人心底隐有块垒,而今听得岑之仪关于儒商之论,顿时胸中块垒一消,油生知己之意。

米希孟也神情愉悦,忽然想起道:“端成兄说的‘主上’是……?”

贺章良也很好奇,没听说这大宋第一书坊的书坊主还有主家啊。

岑之仪微微一笑,向南拱手道:“某家主上即古今书坊最大股东,其智略深远,怀济天下,某等衷心敬服,尊为主上。”

贺、米二人都愣了一下,贺章良啊呀一声,拱手道:“听端成兄说来,让某对兄之主上好奇不已啊。不知可有机会,给四郎引见一二?”

岑之仪哈哈道:“若有机会,一定引见。但某家主上见不见四郎,就不是某能决定的了。”

贺章良心思一动。他知道这位岑坊主的背景很深,他的古今书坊在大江以南十分有名,可谓执书商之牛耳,而这位坊主出身江陵名门岑家,是大唐最有成就的边塞诗人岑参之后,其父岑穰是哲宗绍圣元年甲戌科的榜眼,曾经出知杭州,以两浙转运使致仕,在两浙经营多年,留下许多人脉,所以岑家虽然再没子弟出仕,但在两浙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这般想来,能做这位岑坊主的“主上”,定然更加是位人物。端看卫国师对他的态度就能猜测一二,想来岑家的面子还不足以让卫国师另眼相待,应是给那位主上的面子。

他心中瞬间闪过无数揣测,却不得要领,毕竟线索太少。

米希孟神情有些恍惚,隐隐约约觉得,岑之仪说的“主上”他似乎有印象。

便听岑之仪笑道:“说起来最让人敬佩的还是二郎老弟啊,卖了赚钱的香药铺子,开不赚钱的寻常书坊,正是达则兼善天下读书人啊。”

贺章良也道:“端成兄说的是。”又有些好奇地道,“明州亦有家寻常书坊,不知和二郎的书坊可有干连?”

米希孟回过神来,笑道:“何止明州,京城临安是寻常书坊的总坊所在,在江宁府、苏、扬、湖等州,以及鄂州、潭州、邓州、徽州之地,都有寻常书坊,像某的书坊一样,都是寻常书坊的分号。分号和总坊之间并无隶属关系,只有加盟合作,由总坊负责供书和运送,并统一书坊的招牌、外观和内部陈设,分号每年上缴一部分利润即可,运作很便利,不用考虑货源,所以书价能够便宜下去。听总坊的坊主说,这叫加盟连铺经营。”

他说着,便想起去年赴春闱,落榜后心情郁闷,逛书市逛到了寻常书坊,只见门柱上漆刻一副楹联: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取自大唐名家刘禹锡的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后两句诗漆刻在这家名为“寻常书坊”的门柱上,不由令人浮想连翩:昔日只为贵人所读的圣贤经著,今时已能为布衣平民所读。

米希孟好奇之下进去一看,架售书类极是齐全,又按纸张和刻本不同,论价分层摆放,三楼书最贵,《论语》每部定价三十缗,而一楼摆放的《论语》只售百文,相差极是悬殊。但这些百文书的装帧虽简要,印书纸却不并不劣质,雕版刻工也清晰规整,若只售百文哪有多少赚头?

更让他惊讶的是,一楼书坊贴着张醒目的告示,意思是允许读书人借阅,只要登记籍贯姓名住地后,就能将书借出三日,可供誊抄,书坊甚至贴心地准备了价格低廉的纸墨出售。

他好奇惊讶下向书坊打听,书坊掌事说:这是敝坊东主的宏愿,愿天下读书人都能读得起书,故而廉价售书,十文借书。

米希孟感喟良久,因落第带来的怅惘情绪不知不觉消去。从书坊的招盟启事中得知可加盟开分号的规定,便向掌事约见书坊主……

是了,米希孟心道,就是在总坊坊主的口中,他听说过“某家主上”这个称呼。

他一直敬佩着这位未曾谋面的总坊主上,既有兼济天下的胸怀,开设“寻常书坊”惠及天下买不起书的贫寒士子,又有不为人及的智慧,创出“加盟连铺”这种有利于推广和经营的模式——这是怎样的人物?!

这位主上和岑坊主的主上,会是同一人,还是巧合?

☆、经略东洋(四)

就在凌晨时分,天皇朝廷接到了博多的快使传报,得知大宋国师兼枢密使卫氏家率使团和舰队出使日本的消息。

已经院政的鸟羽上皇立即令藏人宣见太政官和八省六卫的公卿大臣,商议接待议程等事项。殿上公卿大臣们为抢接迎使的位置吵得不可开交——这可是接近上国使臣拉关系的好机会,谁都不想让别人占了便宜。鸟羽上皇权衡再三,最终确定以太政官次官、中纳言藤原赖长为正迎使,以职司外交事务的治部省长官藤原纪光和兵部省长官平忠盛为副迎使,率领官员和兵卫前往小滨港迎接。

午后未时,准备齐全的迎使团从平安京出发,车马鲜明地赶往若狭国。

中纳言和治部卿坐在同一辆马车内,身后跪着一名侍女奉茶。从京都往小滨港的官道被修得宽阔平坦,马车行驶得很平稳,茶汤没有溅出半滴。藤原赖长慵懒地倚在金丝刺绣牡丹花的绵面迎枕上,半眯着眼品啜武夷团茶,白皙手指满意地抚摸着哥窑盏上滑腻如玉的冰裂纹,一边听治部卿谈说前事。

藤原顕辅脸上一副悠然神往的表情,“……那年大宋使臣出使我朝,使臣的护卫统领连败上皇御所四位北面武士。那口宝剑真是使得出神入化,便见一道白光,‘铿’一声就将平正泰的长刀给挑落,交手还不到一回合……”

这位治部省长官说的是建炎三年十二月大宋枢密院使臣出使日本,谴责日本朝廷剿寇不力,要求赔偿宋商损失,态度很是高傲,激起朝中公卿不满,怂恿上皇的院御所武士“以武会友”,想用武力教训教训大宋的使臣。孰料大宋使团的一名侍卫竟然连败四位北面武士,让上皇和公卿贵族都震撼不已,原本砌辞敷衍的态度立时软和下去。

“当时上皇赞叹说,其武勇堪比八幡太郎义家,赐金百两,御刀一柄。”

“哦,哦……”藤原赖长发出噫叹声。

藤原顕辅所说的“八幡太郎义家”是日本平安王朝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姓源名义家,是关东武士团首领和源氏家主,传说其母身怀义家之时,其父源赖义梦见八幡大神——清和源氏一族的氏神,也是日本神话中的战神——赐剑于他,故义家得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