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凰涅天下 > 第389部分

第389部分(1 / 2)

>首饰,男客们正在看的白玉绿玉红宝石,还有青色白色红色的瓷器,有锦织的地毯和毡毯,有绢纱的、玉质的和雕花的木屏风,还有各色香料,书画古玩,刀剑弩弓武器等等。城内河道两岸的柳树碧绿枝条垂下,成片望去就像一幅巨长的绿帘子,河道里的船很多,桥上的人流车马也多。近处远处的高楼上,可以看见彩漆的窗子,窗户上挂着绿色的纱帘或垂珠的帘子,帘内人影绰绰,传出拉弦吹奏敲击的乐声和婉转或高亢入云的歌唱声,那是茶楼和酒楼,还有瓦肆的曲戏楼子。

安吉夫脑中油然浮出“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首描写帝京还是杭州时就已繁华的词句——而今,何止十万人家!

“百万人家环魏阙,千古风流聚钱塘。四海奇珍集市易,九洲风物汇京杭。”陆游随口吟出诗句。同车的仆人陈向立即拿出炭笔和便记本,很习惯地记录下来,记完后给自家郎君过目,改正错用的字。陆游以诗多闻名,就是这样来的。

马车行入内城后,又更见繁华。

何谓“目不暇接”,安吉夫有深刻体会了。

路西德的眼睛忠实记录着他的所见,只觉得一双眼睛不够看。

马车沿着御街河东的马路向南行驶。

御街是纵贯京城南北的主道,从皇宫北正门和宁门起,向北经过皇城鼓楼,穿过内城余杭门,直至北外城长泰门止,长达二十里。

御街中间是天子的御道,御道两边挖有河渠,岸上设黑漆木栏为界,木栏之外就是御廊,店铺云集——这里的店铺每平方的租金是同区段店铺最贵的,尤以朝天门至孝仁坊这段为最。

因为从朝天门起,就进入皇城了。

不在宫城里的中央衙署很多都设在皇城里,皇亲国戚和高官显贵的府宅也大多建在这里。除了一掷千金的豪商外,就数这里的“居民”购买力最强。所以,御廊及周边区域的店铺大多是经营金银珍宝这些奢侈货。

陆游和范成大一行在皇城内的都亭驿分开,京外官入京一般都是住这里。

范成大一行则坐着观光车继续在皇城内走马观花。

皇城内有金银钞引交易市,光是富丽堂皇的门楼就让人啧叹。又有珠子市,卖宝石珍珠首饰,每笔买卖,动以百银计。又有专集名家的彩帛铺,铺售的锦绮缣素等匹帛,都是京城内其他店铺没有的。又有专卖名家笔墨的书画铺,最低千银起价。又有最名贵的香料铺,一座雕工精美的香山子卖以三千银。又有专卖上等刀剑的武器铺,一柄唐刀卖出三百金,女子防身的机巧袖弩也以十金起价。又有玉器市,名家雕刻花鸟诗词的白玉屏风卖以千金。还有各色的新奇巧物,单是看着就不忍移眼,拿在手上恐怕就不忍释手了。

安吉夫不由发出一声感叹:“到了帝京,始知囊涩。”想买的商品太多啊!

他们已经下了车。路西德毫无长途坐船的疲劳,兴致勃勃地逛着皇城的商业区。

……

游览京城一月后,他在记录本上写道:“这是世界上最繁华壮丽的城市。”

但是,当他游历完大周帝国的新帝都之后,就将“壮丽”一词改成了“富丽”——论宏伟壮阔,路西德认为,世界上任何都城都比不上周帝国的长安。

他在正式出书的《伊本·路西德游记》中,对长杭城有这样的描述:“……它的贸易比世界上任何城市都繁荣,商店的数目比世界上任何城市都多,商业和手工业的细分比任何城市都细,有七十二行之称,行下还细分有作,称三百六十作。城里还有各种专卖市场,米市,肉市,水果市,书市,药市,香料市,珠子市,花市,彩帛市,金银市,瓷器市,玉器市,古玩市,马市,鹰市,虫鸟市,鱼市……总共有三十六市之多。最豪阔的市无疑是金银钞引交易市,每日都有折合百万第纳尔的金银在这里买进卖出。……

“这座城里建有世界上最多的货栈——一种寄存货物又可供商人住宿的楼店。……在北内城的水门内,有河水长达数十里,城内的大商人在近岸的水中用石打底柱,其上用砖石建造货栈,四面皆水,可防火,连绵有十数所,每所都建有房屋千余间,小者也有数百间,这里寄存的各国商人的货物达千千万斤之巨,品种达上万之多。……

“各国的商品都集中在这里,有密斯里(北非埃及)的莎草纸彩绘画,有坎塔拉(东非乌干达)的乌木雕,有角米朱蒂尼亚(索马里)的*,有撒拔力(也门索科拉特岛)的阿末香(龙涎香),贝都因的马(阿拉伯马)……。探索者的足迹抵达最遥远的大陆,商人的船到达航海路最远能到达的地方,世界上的物产汇集在这座城市里。即使最遥远地方的商品,在这里都能买到。

“到目前为止,这个帝国能否如其自称般是‘中国’,我还没有得到确切答案,但是,以城市论,毫无疑问,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商品的繁盛,当得起世界的‘中心之城’——它仿佛就是整个世界的一座城市!”

作者有话要说:电视里林冲戴的那个就是范阳帽,有点像草帽,竖有顶子,要系红缨的。

祝大家节日愉快:)

☆、世界之局(一)

长杭京城有专门为到大宋经商居住的外国人修建的生活区域;叫蕃坊。广州、泉州、秀州、密州等海贸繁盛的城市也都有设置。但从大宪四年起各地的蕃坊都统一改坊名为“安和坊”,因为很多外国人加入大宋国籍后也仍然住在坊内;再叫蕃坊就不合适了,而且不利于培养对大宋的归属感。

京城的安和坊建在东外城的清泰门内;坊内共有宋籍外裔和外国居民七千多户;有来自于东洋、南洋、西洋的各国商人、旅行者、学者和手工技匠,也有三佛齐、麻逸、注辇、故临、细兰、阇婆(爪哇岛)、占城、真腊、蒲甘(缅甸)、罗斛(泰国南部)等南洋王国送到大宋读书的王子及随臣,也有到大宋学习的日本公卿之子和高丽国贵族、学者,前几年又新增了来自金洲(大洋洲)、阳洲(美洲)的原住民部落的酋长之子及随从人员赴大宋学习文化。

因为伊本·路西德将在杭京至少停留一年;住客栈当然不合适;范成大便安排他住进安和坊的穆斯林区。路西德住进了清真寺教长阿訇的家里,受到了他们一家的热情欢迎。之后;这位教长阿訇为路西德推荐了一位已经在安和坊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散班阿訇(不任职者)作为他在京城的导游和通译——虽然路西德会说中国话;但很多俗语和风俗还是不了解的,有本地通的穆斯林引导那是最好。

路西德在安和坊居住一段时间后,认为这里就是一个世界化的居民区。它的居民建筑有宋式的,也有哈里法、罗马、威尼斯风格的……东西方的建筑交汇在这里。这里的居民有着不同的肤色,白皮肤的、黄皮肤的、黑皮肤的、棕红皮肤的,头发有黑色、金色、红色、褐色,眼睛有黑瞳、蓝瞳、绿瞳。这里有十几种民族,汇集着各种语言,各种服装,各种习俗。还有各种信仰,有伊斯兰教,有佛教、道教,也有罗马公教(基督天主教)、拜占庭的希腊正教(基督东正教),还有犹太教,印度教,以及一些蛮族人的原始崇拜。

路西德对于宗教并存可以理解,哈里法也是有异教徒的,但是这个帝国的儒教徒竟然也可以信仰其他教,这在他看来就不可思议了——这个疑惑将随着他对儒学的了解深入而渐渐得到解答。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年春。

路西德在京城已经待了一年。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