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她回去也没什么,她在路上……”秦珩轻声道。
“不是不管她,是等会儿再说。”秦珣想起什么,双眉一拧,“先把你送回去。再说,我这般送她回去,不大合适。”
这一日到底还是他们先回王府后,秦珣教车夫原路返回,去送那位陶小姐回去。
然而,车夫没多久就回来了,禀告秦珣,说是定方伯府的马车已经不见了,大约是马车修好,已然回去了。
秦珣只点了点头,表示知晓。这事,很快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直到十多天后,皇帝召他进宫,一派慈爱的样子,说起他该娶妻了。
秦珣心头一跳,娶妻?他少年时期,倒也曾动过娶妻的念头,想过自己的妻子一定要贤惠美貌又聪颖,要如何如何。
但是近来,他好像很少在想起这方面的事情了。
如今父皇问起,他只答了一句:“孩儿尚无娶妻之念。”
“怎么?你莫不是要说,‘边境未平,何以家为’?”皇帝戏谑道,“十八了,不小了。今年定下,教礼部好好准备,等成亲也到明年了。以前没有娶妻的念头,现在也可以有了。”
秦珣心头有些茫然,他现下确实不曾想着娶妻。萦绕在他心头的,是朝中大事,是边境安危,是瑶瑶的身世秘密,娶妻生子,对啊,娶妻生子,他怎地忘了娶妻生子?
如果他要娶妻,他该娶个什么样的姑娘?
端庄贤惠的?温柔沉静的?或者是……
皇帝下场的凤目微微眯起,看儿子的神色有些不对,他笑了一笑:“朕心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想来你也会满意……”
“谁?”秦珣心中一凛,忙道,“不知父皇指的是哪家姑娘。”
“说起来,她是你的表妹,你也不算陌生的。”皇帝哈哈一笑,“我儿可还记得你陶家舅舅的女儿?”
秦珣先是一怔,陶家表妹?
“定方伯膝下有一爱女,与你年纪相当,美貌贤惠,跟我儿极为相配。朕有意为你们指婚,想先听一听你的意思……”
秦珣心神一震:“陶小姐?”他回想起那日在街上的场景,心头莫名有种怪异感,他摇了摇头:“如果父皇是问儿臣的意思。那儿臣的意思是:儿臣不愿。”
第57章 拒绝
“你说——什么?”皇帝唇畔刚刚扬起的笑意凝固了; “你再说一遍!”
他口中说着要问问儿子的意见; 可他自己心里早就有了答案。历来儿女婚事; 无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更何况他还是九五之尊。在他看来; 这桩婚事,秦珣根本不可能拒绝。
秦珣抬头; 眉宇之间毫无惧色:“父皇问儿臣的意思,儿臣的意思就是不愿。”他深吸一口气,不等皇帝发难,就又续道:“父皇好意; 儿臣心领了,只是儿臣如今还未生出婚配的心思。请父皇恕罪。”
“你是不想娶妻?还是——不想娶陶家小姐为妻?”皇帝狭长的凤目微微眯起。
“儿臣还不想……”
皇帝打断了秦珣的话:“你是不想娶陶家小姐吧?朕听闻; 你此次剿匪回来; 带了一个女人……”
秦珣心头一跳:“父皇……”
“你因为那个女人,在外逗留多日才回京。如今还要为了她拒了朕指的亲事?”皇帝面无表情道; “朕倒想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了。”
秦珣心头有种莫名的怪异感; 他心知父皇肯定是误会了,但他真的不好解释。他只能道:“不是父皇想的那样……”
“你前几日带她去见孟爱卿,是什么意思?想抬一抬她的身份?”皇帝语带不屑,“你若真舍不得她,随便给她个侍妾的名分就是。关起门来,想怎么宠就怎么宠。你的王妃,必须是出身名门的女子!”
秦珣不能认同; 瑶瑶的身份尊贵,又怎么能只做一个侍妾?他思绪一转,不由地心中一凛,:秦珣啊秦珣,你的重点错了!不是侍妾不侍妾的问题,父皇的话不妥,是因为瑶瑶是你妹妹!
见儿子神色难看,皇帝只当是说中了他的心事,冷然道:“怎么?难道你还真想像睿王那样,教朝廷内外看笑话?!”
睿王秦渭娶了一个寡妇,皇帝觉得好笑,又有些快意。但是,当自己儿子也要娶一个家世平平的女子时,他难以忍受,坚决不许。
“儿臣并无此意。”秦珣抬头,“父皇问儿臣的意思,儿臣的意思就是不想娶陶家小姐,请父皇莫怪。”
皇帝沉吟:“若朕非要你娶呢?”
秦珣沉默半晌,就在皇帝以为他会以沉默相对时,他轻声道:“父皇是明君,也是慈父,自然不会为难儿臣。”
“哈!”皇帝冷笑,“倒是朕为难你了……”
“儿臣不敢。”秦珣低头请罪。——他曾经想过,他们这种人,其实娶妻娶谁都一样,即使那人不如他所想的贤惠聪颖,婚后也能慢慢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此刻他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父皇的指婚。他并不想破坏当前的生活,也不想王府里猛然多出一个人来。
皇帝慢慢眯起眼,打量着这个儿子。
他以前很少注意到老三。四个儿子里,秦琚居长,秦璋是嫡。他重视老二,提防老大,对老三老四着实感情很淡。老三跟着孟越习武,后又去疆场厮杀,再后来剿灭虎脊山匪盗。他清楚此子有几分本事,可以成为太子的臂膀,才开始高看其几眼。对老三的婚事,他想的也是最好能教老三对太子更加忠心。
却不想,老三竟然拒绝了。
皇帝摆了摆手,面无表情:“你先下去,再好好想想。”老三不笨,一个女人和皇帝太子的信任,孰轻孰重,想必他能分得清。
“儿臣告退。”
秦珣离开皇宫,轻舒了一口气,他明白皇帝为何希望他娶陶小姐,无非就是因为她是太子的表妹,父皇是想将他和太子彻底绑在一起。
太子仁善,他愿意追随太子,但是他想这亲事完全没必要。他若娶陶小姐,也不过是多一层姻亲,还能重过原本的手足兄弟?
别说他眼下没想娶妻,即使真想娶,也不会是陶小姐这种的。他要娶的女子,他要娶的女子……
他缓缓合上了眼睛,心头一片茫然。
过了好一会儿,他心里忽然浮现一个念头:也不知瑶瑶这会儿在做什么。
此刻秦珩正对着镜子发愁。她一手拿了簪子,一手举着菱花铜镜,犹豫着要不要用簪子挑了耳后的胭脂痣。
她的丫鬟一个在门外,一个在窗下,各自忙碌。
秦珩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她放下了镜子,轻轻叹一口气。
帘子响动,身后一阵脚步声,她也不回头,直接问:“小蝶,你说我……”
“什么?”皇兄低沉醇厚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秦珩一怔,站起身来,果见秦珣站在她面前,面容英俊,身姿挺拔。她笑一笑:“哥哥回来了?”
她说话间,才留意到丫鬟已然退了出去。
秦珩给兄长倒了茶:“尝一尝。”
没看茶杯,秦珣挑眉:“你方才在做什么?”他从宫里回来,直接就来了她这儿,连衣衫都未换。
“唉……”听他询问,秦珩面露苦恼之色,她撩起头发,指了指自己耳后的胭脂痣,“还不是这个?我在想着,要怎么消了它。”
虽说连着见了两个故人,都没人认出她,可她心里还是不安。万一有谁指着这个胭脂痣,说是证据呢。
随着撩发的动作,她露出一段白皙美好的脖颈,莹润光洁,白若凝脂。秦珣只瞧了一眼,不敢多看,飞速移开了目光。他皱眉,轻声斥道:“以后不要这样!”
“怎样?”秦珩有些懵。是因均为她要消了痣么?她不明白皇兄为什么这么大反应,只“哦”了一声,“不这样了。”
秦珣端起茶杯,猛饮了一大口:“我先回去了,你好生待着。”
他匆匆忙忙离去,直到他走后好久,秦珩才想起来一件事。皇兄的生辰就在六月底,今年他十八岁,也不知道她能做点什么。
秦珩左思右想,皇兄是皇子,是王爷,金银珠宝,名声地位,什么都不缺,她若要送他生辰贺礼,必得用些心思。
而她这个人,最是不吝啬花心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