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回到清末当土匪 > 第34部分

第34部分(2 / 2)

伙计又说道:“要是喝酒,可以尝尝我们这的老龙口,烈得很,两位爷可以品尝一下。”

安排好了,伙计一路小跑去厨房传菜,这时聂士成看看饭馆的几桌客人,看样子都是商人模样,吃得兴高采烈。聂士成留心听着众人的闲谈,无非都是说东北货物便宜,交的税也少,没有官差为难,运回去能赚多少多少等等。

不多时酒菜上齐,摆了一桌子。两人让周围的战士一同吃饭,领头的班长却摆摆手,对两人说到:“谢谢两位老爷子了,本来是长者赐不敢辞,可我们正在执行护卫的任务,不到轮换的时间,不能吃饭,更不能饮酒,还望两位老爷子原谅。”

这个事情也怪周雨轩,走的时候派了一个班做护卫,说了一句“一定要把两个人安全带回来”,本来是想叮嘱一下小心路上清军的散兵游勇,不料这位认真的班长将一个班分为三拨,三班倒24小时护卫两人,下了死命令,当班的八个小时,没有人替班,就是厕所都不能去,眼睛就不能离开这两个人。

聂士成也知道国防军的军纪严明,便不再相劝。菜式虽然普通,可味道着实不错,酒也很烈,虽然两个人喝着有点不习惯,可也觉得很香醇。一会时间两人吃完,十来个菜式还剩了大半。让伙计过来结账,伙计看了看,为难地说:“边上的几位爷也吃点吧,剩这么多我不好办啊。”

马金叙问道:“要你结账你就结账,我们剩下是我们的事情,和你何干?”

伙计说道:“这吃不完也要收税的,您二位想想办法,就别为难我了。”

这时护卫中的班长说道:“结账吧,按规矩多少钱,我们来付。”

伙计算了一会,算上三倍的税钱,一共是十一元五角,也就是说,这顿饭钱不到三华元,马金叙有些惊异地说:“这顿饭这么便宜啊?还不到半两银子。”

顿时周围的伙计还有客人都看着这边的六个人,脸上说不出的鄙夷。那个班长付了钱,众人赶紧出来。聂士成忙问这个班长刚才是怎么回事,这个班长答道:“自从大总统下令之后,即便是有钱的商人,也不敢再铺张了,所以大家都觉得我们刚才有些过份,是不把大总统的规矩放在眼里。再说马大人说便宜,其实在我们平常人眼里三华元也不算是便宜了。国防军的战士每月工资是十华元,我作为班长每月也才十二华元。”

聂士成算了一下,如果折合成银子,和淮军的军饷差不多。不过在其他地方,物价也贵。东北倒是物价便宜,不过只收华元,想用就只能去银行兑换,现在是一两银子兑换八华元,以后恐怕还会下降的。

在回京的途中,广袤的辽西大地已经开始春耕,黑油油的土地上到处是赶着牲口在田里忙碌的人们。聂士成特地走了过去,和坐在田梗上的老人攀谈起来。

“老哥哥好啊,我是路过的,想讨口水喝,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老人看看聂士成,笑着说道:“出门在外,谁还能把家背着啊,有什么不方便的,稍等一会,我让我孙子回村子给你拎壶凉茶去。”说完就吩咐一边正玩的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回去找他母亲要茶水。

聂士成看了看蹦蹦跳跳跑远了的小孩,对老人说道:“老哥好福气啊,地里干活的是你的儿子吧,多好的棒小伙子,真是子孙满堂啊。”

老人捋了捋胡须笑道:“我耿老汉有三个儿子不假,可这地里干活的都不是我儿子。大儿子先去当了大总统的兵,前年在大凌河打小鬼子的时候和鬼子拼刺刀没回来,运回来埋到了祖坟里;二儿子要给他大哥报仇,也去当了兵。去年在七台河,死在老毛子手里了,连个尸首都没找到,据说是临了还拉了十来个老毛子做了垫背的,是个好样的,给我这当爹的长脸!后来耿大帅在葫芦岛招兵,我又把三娃子送到了他二哥的部队。”

“部队上的人都劝我,说我两个儿子都为了国家牺牲了,这老三说什么都不能再当兵了。我当时就急了,就算没有了儿子,我还有两个孙子,我老耿家就断不了香火。当年从山东逃荒过来的时候,我身体不行了,三个孩子和孩子他娘把剩下的一点吃的都给了我,孩子他娘生生的饿死了。要不是过了山海关,我们一家四口都得饿死。我们耿家的命是大总统给的,现在有人想要打大总统,想要我们百姓再去过苦日子,我耿老汉第一个就不答应。我跟那三娃子说了,别给他在天上看着的大哥、二哥丢脸,我还硬实得很,老婆孩子我替你照顾着,你就放心当兵,真要是有那么一天,也算是我们还了大总统的恩德了。”

说到这里老汉擦了擦眼泪,又笑着说:“让您见笑了,我虽然没有儿子在身边,可村上的民兵啥活计都抢着干了,都用不着我下地了。可庄户人不下地总觉得不象个庄户人,这不,我也就能在这看着,给这帮大侄子预备茶水啊什么。”

聂士成看看老人说道:“老哥,对不住啊,我不知道二位大侄子都不在了,去年收成还好啊?”

老汉笑道:“没啥对不住的,两个孩子没了说不心疼那是假的,可我也知道,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去打都欺负到咱门上的洋人才没的,这以前说是朝廷熊包,让洋人怎么欺负怎么是,就知道赔钱割地的。我一个农家老汉都知道,让人欺负到家里来了,你不去打他,以后一准把你欺负得更狠。两个孩子随是替国家牺牲了,可国家里也有我一份不是?去年收成好啊,年景虽然不咋地,大旱,可政府派人挖渠把青龙河的水引过来了,所以庄稼也没遭烬(jin)收成反比往年强上了一些,不但一家老小能吃饱,还能把余粮卖给政府换钱。”

聂士成又问道:“那你家里种的地不交租子吗?”

“这地都是政府买了地主的地分给大家伙种的,说要交一成半的租子。后来这一成半政府也给了钱了,只不过比市场上低一些。我家村上说是军属,不用交租子,打的粮食都归自己。你说说,我老汉活了五十多年,天底下也就大总统这江山种地不用交租子,家里没有种子、牲口、农具的,政府还能帮着给预备,交点钱就成。庄户人的日子,现在是好过得很啊。”

这时老汉的孙子拿来了茶水,聂士成和马金叙喝完又同老人聊了几句,起身赶路。聂士成看了看马金叙,若有所思地说道:“丽生兄,这大清真的是自己把路走绝了,不是周雨轩要反大清,是天下人要反大清,周雨轩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

马金叙答道:“功亭兄,从刚才的老汉身上,就知道周雨轩是如何深得民心了,这样的人坐了江山,才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当年你我投笔从戎,不也是为了保家卫国,想让家乡的穷苦人不受人欺负,过上好日子嘛。”

“是啊,可惜在这官场混了许多年,自己当初的志向都消磨光了,现在想想,趁着你我身子骨?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