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混在抗战 > 第311部分

第311部分(1 / 2)

>榉判模辖运较吕锔匚馈跋嗷ス唇帷钡牟宦樾饕彩钦嬲娑摹K强孔虐徒崂辖烊兆拥模痪醯梦蛔游攘耍匀痪鸵展苏展舜罄习宓南敕ā每设迨乔匚勒依吹模仪匚滥煤幽显只乃凳露辖浅2宦<热蝗绱耍投泽每设灞硎疽幌乱晌剩源死幢硎舅匚乐淦涫祷购苁柙丁?br />

“孔院长,气象学的研究有大有小,小地主有小地方的特点,大范围有大范围的影响。”竺可桢并不知道这一屋子的人刚刚都说了些什么,但孔祥熙话里的意思他却听得明明白白,顿时脸色一沉:“说句夸口的话,我们浙江大学的气象学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可研究气象学,总不能只窝在一个小地方吧?秦教授是重大的名誉教授,文化界的名人,我们请他帮点儿忙,多找一些资料,不行吗?”

“那为什么偏偏就是河南?”陈诚眼皮眨了眨,追问道。

“您是……”竺可桢不认识陈诚,随口问了一句。

“陈诚,陈辞修!现任政治部部长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秦卫在一边介绍道。

“哦,见过。”竺可桢一拍额头,“报纸上似乎有过一些印象。”

“竺校长,您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陈诚继续追问。宋子文借美国人的力量干涉中国人事安排,虽然主要目标是孔祥熙,可孔祥熙因为空军基地的问题跟美军方面产生矛盾的时候,何应钦从旁帮了忙,提出不少“佐证”。所以,这一回美国人在向中国政府表达不满的时候,也顺便把何应钦给扯上了。而在陈诚他看来,何应钦就是一个“婆婆”,性子太软不说,也没多大本事。虽说是黄埔系的二号人物,却并不像他这样还有土木系这么一个大系统做为班底,其地位几乎全都是靠着老蒋才撑起来的。所以,他一直想谋夺何应钦的国防部长之位。不过他也清楚何应钦并不是好对付的,表面上没有什么铁杆做为班底,实际却跟老蒋的势力有着很大的重合,他如果表现的太过份的话,说不定还没把对方拱下去,就先被对方给放翻了。毕竟,就是一直跟他做对的胡宗南见了何应钦也要叫一声“老师”,另外还有杜聿明、关麟征等实权派大将,虽然都是老蒋的忠实手下,却也要对何应钦表示出足够的尊敬。所以,他以往都只是偷偷的在老蒋面前给何应钦上过几回眼药,并没做出什么实质的行动。但这一回真的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虽然从老蒋的态度可以看出宋子文的算盘十有**打不响,但美国人如果对何应钦不满,那在之后的合作之中,还有谁能代表中国去跟对方接触?宋子文挟洋自重遭人厌,可没有外部势力的支持,想要在中国站稳脚跟有那么容易么?老蒋在之前不也是先跟日本人交好,又靠向英美的吗?而且他在老蒋手下混了这么多年,太清楚这个老大的性格了。今天是这么想,明天指不定就是那么想……秦卫不满宋子文挟洋自重,以这个理由在老蒋面前保了孔祥熙一把,也等于是顺便保了一下何应钦,可千不该、万不该,秦卫居然拿什么河南饥荒找老蒋的麻烦。地方政府还没开口呢,你个空军司令着什么急?所以,他要证明秦卫是另有目的,而只要秦卫另有目的,那孔祥熙就有可能遭点儿池鱼之灾,如此一来,何应钦也就有很大的可能跑不掉一场挂落。虽然他并不认为这样就能让何应钦倒台,可凡事总要有个积累的过程,先给何应钦和蒋介石之间制造点儿矛盾,以后再找机会这么多来几次,目的也就自然达到了。

陈诚心中流淌着九曲黄河,自以为得计,却不料只得到了竺可桢一个大大的白眼儿:

“陈部长,你让我回答你什么?凡是能找得到的气象资料,秦教授都给我们送来了。西南几省,尤其是滇黔两地,还有四川的气象资料,每隔一周就要汇总到我们浙大的气象学专业的学生面前。至于晋冀鲁豫等北方省份,则是一季度一回。而湖南、湖北等地,则几乎是一日一次!”竺可桢叹了口气:“我们的教授和学生费心费力,就是希望能够为中国的气象事业,为**抗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你这么问……又是什么意思?”

“……你们研究气象,跟抗战又有什么关系?”陈诚被噎了一下,不过却是脸色不变,只是皱了皱眉。

“我是空军!我们的飞机随时有可能飞到某个地方……你说我需不需要进行气象预测,‘辞公’?”秦卫在一旁没好气儿地问道。

“那你那些气象资料又都是……”陈果夫紧接着问道。

“哦,这是我们军统帮忙弄的。”戴笠轻轻向前一步,朝着陈果夫微微一笑,又朝老蒋道:“校长,秦长官找到学生,要求学生利用军统在各地的力量,尽量搜集各地的气象资料,同时按照竺校长他们的说明制造了一些研究天气的简单仪器。”

“是吗?”还敢跟老子表功?你跟这姓秦的倒还真成了好兄弟了?老蒋不动声色地看了戴笠一眼,又转向秦卫道:“所以,你们就研究出了河南会有长期旱灾的结果?”

“是啊,委员长,”竺可桢在旁边急道,“我敢保证,这场旱灾将会是非常罕见的大灾,其灾害程度恐怕不会弱于民国17年到21年的那场遍及几乎整个北方的大灾!如果不赶紧做好准备的话,等到旱灾进一步持续,可就来不及了。”

“竺校长,我当然想要救灾。可是……救了河南,陕北又怎么办?”

第506章不救不成

老蒋是一个执拗的人。

当初他认定**对他的威胁最大,于是,他宁可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侵吞了东三省,眼睁睁看着日本人把军队派到了京津,眼睁睁地看着日本人一步步地蚕食华北,眼睁睁地看着中**队被赶出淞沪,也依然坚决地要先把**消灭干净,即便那个时候的**已经被他赶到陕北,怎么看都是一副苟延残喘的模样。那个时候的他,如果按日后**的诗句,当真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而日后解放战争,**不愿意放他在长江南岸休养生息,恐怕也有那么一两分是在向他这个“榜样”“学习”!

当然,不管是老蒋死追着当初的红军不放,还是日后解放军死追着他蒋某人不舍,原因肯定是极其错综复杂,不只那么一两条。但老蒋这个人的脾性由此可见一般。

而老蒋除了执拗之外,还有一个特点,这个特点跟他那个时代的许多军阀都是相同的:不注重老百姓,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死。

或许有人会表示疑问,领袖怎么会不关心自己国家老百姓的生死呢?就算老蒋是反动派,你也不能这么胡说八道啊。要知道,老蒋连当初跟他做对的许多军阀头子都放过了,这些人中,最狠的都差点儿把他从国家领袖的位子上掀下来过。这些人都给放了,还给予高位供养起来,又怎么会不关心老百姓?虽然老蒋手下的贪官污吏确实多,可那是有历史原因的。毕竟,国民党从同盟会时代起,就没几个真正的好人。老蒋继承了这样一笔政治遗产,自然也要承担后果。所以,做人要厚道,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归结到老蒋一个人的身上。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