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够朋友。正因为感谢他这两年帮了我不少忙,我才这么帮他。不然我理他是死是活?”秦卫叹了口气,又看了宋美龄一眼:“夫人你应该知道军统此时的权力到底有多大。说起来,戴笠直接掌控的力量已经不在一个集团军之下,而且军统几乎是他一手创建,人员也都基本上是他招来的,上上下下也几乎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命令。这也就代表着,他戴笠对军统的控制力度还要甚于各大集团军的军事长官。更有甚者,军统从行政、到军事,各行各业无孔不入……再这么下去,哪里还能盛得下一个戴雨农?他又得得罪多少人?”
“别人都是想方设法地争权夺利,你倒好,居然觉得权力太大太多了不好……”宋美龄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想法,只是觉得眼前坐着一个超级大怪人,怪得不像是人。
“如果没有什么负面影响,谁不希望自己的权力越大越多越好?”秦卫苦笑了一声,“可我以前听过一个人的演讲,虽然他用的是英语,我没听懂,可那意思后来有人翻译了。他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着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还看过一篇文章,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1799年,有两个人死了。一个是咱们中国的乾隆,一个是美国的华盛顿。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挺有名气。美国华盛顿,通过立宪制和代议制,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化,把权力关进笼子,从而成为了世界伟人。可咱们那位乾隆爷呢?他花费60年,在中国实行了保甲制,禁止百姓自由迁移,将民众关进了笼子里。’……可最后的这两个国家的结果显示了什么?不受制约的权力,最终走向的只是毁灭!而在我看来,军统的权力已经超出了它本身能够控制的界限,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戴笠这个创始人也要受到连累,并最终被他所创建的军统毁灭掉!我谢谢他。所以才救他,哪怕他现在会以为我是在害他,以后也会感谢我。”
“我看过孟德斯鸠所著的《论法的精神》,我记得里面也有过这样一句话:‘一切有权力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秦卫,你对这些理解的非常透彻!戴笠能有你这样一个朋友,是他的运气,也是他的荣幸!”宋美龄看向秦卫的目光已经完全变样了,竟然有了那么一丁点儿的尊敬。
“夫人能这么看我。也是我的荣幸。”秦卫笑道。
“那么……你刚刚的那些‘把权力关进笼子’的话,也是对我,或者委员长说的?”宋美龄突然又问道。
“那夫人觉得,委员长会滥用自己的权力吗?”秦卫笑呵呵地反问道。
“呵呵;”宋美龄也笑了起来,笑容意味深长。“秦卫,我从来没有发现你居然这么聪明。”
“那说明您有些迟钝了。”秦卫道。“像我这样三十岁出头就混到一级上将的人。不聪明能行吗?”
“那我如果真的向委员长建议分拆戴笠手里的权力,你又怎么向他交待,聪明人?”宋美龄又复问道。
“简单。”秦卫一摊双手,“美国人想要对付日本,就必须联合我们。而随着军事行动一起的,首先就是情报。我觉得戴笠完全可以负责这方面的事务。至少,我听说他英语不错。”
“胡说。”宋美龄顿时失笑,“戴雨农几乎连一个英语单词都不会,你居然敢说他英语不错?你就算想补偿他一点儿东西。也不用这么枉顾事实吧?”
“夫人您说错了,不是我补偿,是委员长补偿!”秦卫笑道,“毕竟,戴笠也算是为他老人家立了不少汗马功劳。所以,他提前给那姓戴的透点儿风声,说只要抗战胜利,保戴某人能戴上一个上将的帽子,这应该不错吧?”
“如果戴笠真能明白你的苦心,那他这个上将肯定就跑不掉。我只担心啊……”宋美龄又微微摇了摇头。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权力这种东西,一旦沾上,比毒瘾还要可怕。很少有人能禁得住权力的腐蚀的,尤其是国民政府里面,这种人更是无数。而这其中又尤以她和蒋介石为代表。就像原本的历史上,美国人考察了延安,回来之后对她诉说**的廉洁和高效。可她却对此不屑一顾,只回了一句:我想,那是因为**还没有尝到权力的滋味。一句话,显示了她对权力的认知和贪婪。而有她和老蒋这对夫妻为“榜样”,他们那些手下人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到手的权力,而且还是那么大的权力?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凡事尽心就好。”秦卫笑道。
“你倒是豁达,可惜我和委员长却不能像你这样。”宋美龄苦笑了一声,也不再提及这个话题,“我还有件事要告诉你。”
“什么事?”秦卫问道。
“日本人攻下了米纳斯和杜里两大油田,美国人急了。已经答应向我们提供贷款,不过具体的数额还要商讨……”宋美龄说道。
“那就让颜惠庆跟他们谈好了。我就不信美国人能撑得了多久。”秦卫笑道。
“谈判不只是在美国举行,美国政府还打算派人直接跟我们谈判,而且人选已经到了。”宋美龄的脸上微微有些泛红。这件事也是她原本用来劝告秦卫的筹码之一,她原本的打算是一旦劝告不成功,就以将秦卫排除在谈判人选之外来表示威胁。毕竟现在的形势都是秦卫一手策划的,他不可能为了报复一个可有可无的人就放下这样一件大事。而且秦卫向来都不放心国民政府那些人在面对列强时的表现,肯定会选择参加谈判的。可她没想到秦卫的条件居然如此简单……虽然让孔令伟一辈子不许回国这条有些生猛,可过几年,等这件事都过去了,她和老蒋在从中好好说和说和,不信秦卫还会死抓着不放。可这样一来,她的心里就忍不住有些羞愧了……什么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就是了。
“人已经到了?谁啊?”秦卫奇道。美国人的代表已经到了重庆,他居然没有得到消息,这可是奇事。
“这人在中国也是个名人,我相信你跟他一定有不少共同语言,因为他还是燕京大学的校长……”宋美龄看着秦卫笑道。
“我擦!”秦卫顿时惊讶不己,“司徒雷登!?”
第531章中国的侵略性
按照许多美国人,包括美国官员、议员,乃至许多美国内阁成员的想法,跟中国人的谈判早就应该开始了。尤其是在麦克阿瑟被围之后,他们的这种心情就已经变得极为急迫。三万多美军士兵的生死是一方面,麦克阿瑟刚刚晋升为陆军上将,这样的军官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日本人的俘虏,哪怕是战死,也将是对整个美国人民的士气的巨大打击。可这一次跟“上一回”不一样。上一回,麦克阿瑟带着他部队退到了巴丹半岛,阵地有临海的一面,美军的潜艇可以偷偷开进去,然后把这位最会演戏的名将救出来。这一次,坂垣征四郎一开始就把首要的攻击目标放在了马尼拉的港口,然后把整个美菲联军全部堵在了马尼拉城内,别说再乘着潜艇偷偷离开,美菲联军想看一眼大海目前都是奢望。
也就是说,美国人目前根本就没有一点儿办法。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曾对他们放出豪言的中国人。
虽然他们也考虑过,也对中国人能否救出麦克阿瑟和马尼拉的美军感到过疑虑,可为了那三万多美国士兵,为了麦克阿瑟,他们只有赌上这一把。至于中国人要价太高的问题,说真的,这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少在许多官员、议员和内阁成员看来,只要能把人救出来,多花点儿钱不算什么事儿。
可罗斯福一直都硬挺着不同意。
……
“总统先生在发给我的电报中这样说过,他说,现在的中国总是给他一种极其危险的感觉。他担心,一旦放开给中国的援助,美国将失去更多。”
司徒雷登!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教育家。出生于中国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二十九岁那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也就是后来的之江大学。这所大学在1952年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院系被拆分至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院校,从此消失。后来,司徒雷登赴南京金陵神学院任希腊文教授。1919年,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此后,他作为燕大的长期领导人,为该校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四处募捐,为燕京大学在北京西郊建造了一所宫殿式的美轮美奂的新校园。不惜出重金延请中外著名学者如吴雷川、许地山、邓之诚、郭绍虞、顾颉刚、赵紫宸、容庚、钱穆、吴文藻等人来燕大任教,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学术地位,1927年,燕大与哈佛大学合作组成了著名的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