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忽悠盛唐 > 第140部分

第140部分(2 / 2)

张喜刚在武妹妹那讨了个没趣,出了门还没等喘口气,就被自己的小弟给拉到了许敬宗这里,知道肯定有好处,肯定不会放过,他一边表着自己的忠心,一边拿眼直勾勾的看着许敬宗的双手。

“张公公,一点小意思!”

许敬宗一看张喜光客气不入坐,心里就有点纳闷,再看看这货眼珠子一个劲的盯着自己的手,就知道是咋回事了,他把手往袖子里一掏,摸出来的块银子,往张喜手里一塞。

“哎呀许大人,这怎么好意思呢!”

见了银子,张喜的脸上登时笑开了花,他一边客套,一边抓过银子,用手一掂量,足有二十两,赶紧使劲塞进了自己的袖子里,

“有啥吩咐,许大人您尽管说。”

“长孙大人复出的事情娘娘是否已经知道了啊?”

许敬宗见张喜脸上有了笑容,银子也收了,知道今天的事就算是成了,赶紧打听起了自己关心的事情。

“知道了,洒家亲自跟娘娘说的!”

“那娘娘有和反应啊?”

一听皇后知道了这事,许敬宗心里一宽,好歹不用自己孤军奋战了。

“皇后娘娘说,她自己都忘了,怎么他们还记得这么清啊,真不象群爷们。”

张喜努力的回忆着武妹妹的话,一字不拉的跟许敬宗做着汇报。

“这!您难道没提醒娘娘,小心长孙无忌报复她吗?”

“许大人,这话我就不明白了,想当年长孙皇后把娘娘赶出了宫去,是他长孙家对不住娘娘,娘娘又没做什么对不起长孙家的事,不找他们的麻烦就已经不错了,长孙无忌凭什么报复娘娘啊?”

张喜一听许敬宗挑自己的毛病,心里十分不喜,把嘴一撇,着实的鄙视了一下许敬宗。

“也是哈!”

许敬宗这会也明白了过来,合着的罪过长孙无忌的人,就他自己一个人啊!

“这可如何是好啊!”

想到这,许敬宗慌了神了,他不是没和长孙无忌交过手,长孙无忌的号召力,压根就不是他许敬宗能应付的了的,这次要再加上个能言善辩的张成才,那自己得死成多惨才算完啊!

“我说许大人啊,你是不是多虑了啊!他们不动,娘娘自然也不会动,可他们要是敢动您,那就是和娘娘过不去啊!您想想看,凭您对娘娘的忠心,娘娘能看着你挨整不管码?”

张喜见许敬宗今天有了乱了手脚,赶紧给他提了个醒。

“对啊!”

听了张喜的话,许敬宗登时悟了,只要自己不惹事,他们找自己的麻烦,可不就是和娘娘过不去吗?就算自己是条狗,打狗不还得看主人吗?

“许大人明白就好,娘娘那还等着您多多的出力呢,您可不要犯糊涂啊!”

张喜嘴角含着一丝冷笑,两只眼睛如同要把许敬宗看透一般,直勾勾的朝许敬宗射了过去。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公公放心,许敬宗这一百来斤,早就交给娘娘了,就算是娘娘让我下油锅,我许敬宗也绝对不会皱一皱眉头!”

见张喜目光不善,许敬宗冷不丁的打了个寒颤,书房里的灯笼也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自己晃动了起来,许敬宗低溜着头,看着地上张喜时长时短的影子,心里一个劲的发毛。

“那就好,那就好,记住咾!陛下对皇后娘娘倚重着呢!皇后娘娘都这个时辰了,还在宫里批阅着奏章呢,要是他们对皇后娘娘不利,陛下会不会答应还不一定呢!”

张喜轻蔑的看了一眼许敬宗,对这颗墙头草,他是打心里没有相信过。

“记住咾,张大公爷说过一句话,两口子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外人能不掺和就不掺和,不然的话,等两口子缓过劲来,谁掺和了谁倒霉,这么说,你懂了吗?”

“您的意思是,张公爷不打算掺和里面的事?”

许敬宗听了张喜的话,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凭自己对张成才的了解,张成才肯定不会不掺和,最起码,他会在后面帮着长孙无忌掺和。

想当年自己扳倒长孙无忌,就是这小子在后面倒的鬼,自己要算是根搅屎棍子,那张成才,就是拿着棍子在那乱搅和的人,跟别人装装也就罢了,跟我许敬宗装,你特么的自己信吗你。

“张公爷肯定不会掺和的,他已经辞去了官职,准备去美洲接护国公主去了。”

“啥?他这才回来几天啊?怎么又要回去啊!”

“据说是放心不下陛下,回来看看,现在看到大唐四海升平,他也就没什么挂念了,想回美洲一趟,一来那边还没巩固好,需要他去坐镇几天,二来护国公主因为生病没一起回来,他回去也好把公主接回大唐!”

“公公此话当真!”

“洒家骗你干嘛?”

“他们都相信了?”

张成才拿眼角撇了一下二半夜里跑来的张喜,对这娃打扰自己的休息很有意见。

“回公爷的话,都信了!”

张喜一脸谀笑的凑了过去,慌忙不迭的回着话。

“那就好那就好啊,爷也没别的想法,就想过的消停点,你放心,你的家人现在都在爷的矿上有了份子,过的舒服着呢,来人,拿五十两黄金来!”

“哎呀公爷,这让小的怎么受的起啊!”

“没事,让你拿你就拿着!爷啥都缺,就是不缺钱,反正无儿无女,还不如多交几个朋友,活的也舒服点。”

第11节:宫内外斗智斗勇,怨李治媚娘生愁

第十二章 回到大唐 第十一节 宫内外斗智斗勇,怨李治媚娘生愁

张成才在大唐别的本事可能没有,不过有几样东西,那是谁也比不了他,

第一是他能预知未来,借着手机里的历史书,他总能提前知道事情的发展和失败的原因,虽然他改变了很多的历史,却没法影响他对人的判断。

第二是他有花不完的钱财,因为他能准确的找到各地的矿藏,还能想到挣钱的门道。

第三嘛,就是他比所有的人,都知道该怎么花钱。

太监这个行当自古都有,汉朝的时候权利曾经被一度的扩大,后来还引起了士族集团对太监集团的屠杀,经过了千百年的发展,这个行当在唐朝又兴盛了起来,没有意外的话,等唐玄宗一下台,唐朝的太监们就会趁势而起,把握朝纲。

人人都说明朝的太监狠,那是他们不知道啥叫狠,就明朝那帮子太监,魏忠贤算厉害了吧!一道圣旨,马上倒台。可在唐朝,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太监们不光能把握朝纲,还能行废立之事,无论是权力还是危害,都不是九千岁他老人家能比得了的。

李治对太监虽然没怎么重用,可是太监们却一直都没有沉默,他们在另外一个战场上,上演了一幕幕的仇杀浇角逐,这个地方,叫后宫!

由于张成才的到来,武妹妹给杨娘娘当了那么多年的马崽,而且负责的,就是情报工作,自然知道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她能在后宫不倒,她能随时随地的嗅到危险,和太监们夜以继日的情报工作,是分不开的。

在李治的领导下,太监根本就没什么权利而言,从事的都是些伺候人的工作,可这些人却在武妹妹的精心拉拢下,成了她不可或缺的耳目,靠着他们,武妹妹走过了一个个大风大浪,铲除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

历史上曾经有一次废后的危机,武妹妹也是因为及时得到了消息,立马跑到了李治面前,连哭加闹的折腾了一番,最终迫使李治同学承认了错误,还搭上了一个上官仪。

对太监的利用,武妹妹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是她不知道,有一个人,更知道他们的重要性,作为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无为少年,张成才岂能不知道这些太监的重要性,当他得知武妹妹展露头角后,马上对太监们展开了糖衣炮弹的覆盖式打击。

就武妹妹那点家当,和张大公爷那是真的没个比,更别说他许敬宗了,你们敢给一两白银,老子就敢发十两黄金,反正爷这辈子无儿无女,就想图个平平安安活的高兴。

在糖衣炮弹的攻势下,武妹妹的耳目一个个都变成了双面的间谍,不光天天的给武妹妹汇报情况,还时不时的给张大公爷送点消息。

武妹妹想借着太监监视李治的一举一动,想把一切的反对势力掐死在萌芽之中,张大公爷想护住大唐,帮助一些元老忠臣掌握权力,省的李治挂了以后,武妹妹可以为所欲为,乃至于李唐宗室被杀了个干净。

其实张成才知道自己的努力终究会付诸东流,毕竟元老重臣再忠,也比不上人家夫妻情深,母子连心,总不能自己跑出去喊唐三代后女主武皇吧!说了他可得有人信啊?

想想这事还要很久,到了武妹妹想当皇帝的时候,自己多大的年纪还不一定,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的给她些压力,把她的野心尽量的压制住,把篡国的时间往后拖一拖,最好是自己咽气以后,武妹妹再干,省的自己为了这些不沾边的事情老发愁。

先如今长孙无忌成功复出,关陇集团被打散的势力也会慢慢的聚拢在他的身边,有这帮东西在,武妹妹想一手遮天已经不大可能,往公里说人家长孙无忌手里拿着兵马,往私里说,人家是李治的亲舅舅。

武妹妹要想弄倒长孙无忌,还真是有点废力气,别看历史上长孙无忌败的惨,那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