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简单故事 > 第1部分

第1部分(2 / 2)

“叶老师,你话不能这样说的,怎么什么都跟你们没有关系?”

叶千含口齿清楚:“我们选校协议上签的是金融专业,我们申请的所有材料上也都写的是金融专业,这一点你们可以查证,我们没有申请错。面试是学生自己进行的,学校征询过她的意见之后,给她调剂专业发了offer,就是录取成功。打个比方吧,假设你们高考志愿填了清华化学系,又选了服从调剂,最后清华生物系录取了你,难道你能说你没有被清华录取?”

家长又说:“如果只是看学校,那你们选校协议上就不要写专业嘛,既然写了专业,就一定是那个专业录取才算录取。”

叶千含言简意赅:“那我们选校协议上也写得清楚,排名费的依据是学校排名,既然学校录取了,就要收这个排名费,什么专业都得收这个排名费。您请回吧,我稍后会整理您孩子同意转专业的邮件发给您过目,如果您还是不能认同,请采用任何您觉得有效的手段维权,我们奉陪到底。”

事实上,叶千含原来是做文书的。她写得一手极漂亮的文章,无论中文还是英文,所以她刚来睿领一年,就出了好些高端案子,拿了好几个名校奖。

不少擅长写的人都不太擅长说,或不太喜欢说,叶千含属于后者。她不太爱说话,但是其实口才极好,属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类型——确切地说,她很毒舌。

他们团队里的金融高端文书诸葛是大家公认的小gay,但他总是在极力证明自己不是gay,一直高调宣称自己已婚,同时拼命跟女同事打情骂俏,而他骚扰的首要对象就是会计低端文书Jenny。Jenny每次都不堪其扰地夸张反抗:“诸葛,你再这样我把你阉了!”

有一次让叶千含撞上了,她语不惊人死不休地接了一句:“他才不怕你阉,他有菊花就够了。”

从诸葛到Johnny,大家就差没满地打滚了。

以常理度之,叶千含这样的人绝不适合和客户沟通。跟客户沟通是需要口才好,但需要的是嘴甜的那种口才好。但就在叶千含进入睿领的第二年,睿领出了一件特别严重的客诉,负责沟通的新晋合伙人以一贯的老好人姿态接招,不料遇上个不领情的,把她的话录下来,作为承认错误认可巨额赔偿的证据。公司无奈中赔了那笔钱,从此有了新的认识。

有时候,面对有些客户,当硬则硬。

☆、2

年轻有为的合伙人Johnny将爱将叶千含转岗为自己的高级助理之后,发现她十分好用。她气质偏冷,放在平常显得很酷,放在职场上则显得非常专业。加上她确实有大量过硬的案例和专业知识在手,客户们不得不服,自然而然地就不敢将她当作说好话赔笑脸的中介,而是实打实的咨询师。遇上胡搅蛮缠的,她也能干净利落地打发,让你自觉无从磨起,只能讪讪收兵。很多客户都是欺软怕硬的,事情都办妥之后来闹一闹,拿到退款最好,拿不到也就算了。叶千含做了三年移民又做了两年留学,将这一点看得很透,因而面对这些刁客一律强硬对待,如果对方真的蛮闹到底,那自然要移交给公司上层出面解决,也不是她的问题了。

说起来轻松,其实这样的职位并不讨好,每年春夏交际的结案时段,每天都像是在参加辩论赛,劳神劳力。虽然Johnny给叶千含开的薪资相当丰厚,最近叶千含也觉得这钱拿得委实不舒心,附带负能量太多。送走了这位家长,叶千含还是觉得胸中气血难平。说起这个案子,他们怎么都觉得冤枉。选校的努力就不说了,随后的文书老师也发挥了全力,更有申请老师因为一个忙中出错而歪打正着:这名学生所在的学校GPA满分是5分,而不是一般学校标准的4分,申请老师填表的时候却忘了转换,直接将5分下的3。4填了上去,造成了美丽的误会。

明明是个低分高录的案例,客户不感谢你也就罢了,居然还好意思跑来拿这么站不住脚的理由要求退排名费!而且今年的客户不知道是怎么了,约好了似的,格外刁钻。有些人明明条件很差,当初来签约的时候还口口声声地担心到底有没有任何一所学校愿意录取他,结果真拿到录取之后顿时就觉得录取是理所当然的,开始挑三检四了。头一天还有一个平均分只有60多分、托福也只有60多分的学生,能给他申请上一所教育部认可的正规美国学校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结果家长居然跑过来以“百度上能查到的这所学校的信息太少”为由要求退款。这接二连三的,让大家公认的酷姐叶千含也沉不住气了,心里直窝火。

在这样的情况下撞上一朵桃花,叶千含怎么也没法觉得开心起来。

何况这还是一朵烂桃花。

因为男主角是董辰。

或者应该说,还是董辰。

说起来,和董辰分手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里,她和他断得很绝,基本上没有任何联系——之所以说基本上,是因为分手后几个月,董辰还给她写过一封信,当然她并没有回复。当时叶千含把所有联系方式都换掉了,他是把信寄给一个中学同学转交的,因为这件事,她后来和那位同学也基本上断了联系,或者说,她和所有中学同学都基本上断了联系。

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想起这个人、那段往事,心里就不太舒服,觉得是自己犯过的一个大错特错。人多少都有些懦弱,对于自己的错误往往难以面对,所以本能地想要避开。

当然,在信息通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要想跟一个人乃至一群人完全断绝联系,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只是叶千含不再主动联络别人,对于无关紧要的问候寒暄也鲜少回复,别人也就不太联络得上她,抑或渐渐地也不再联系她。偶尔和中学同学有沟通,她总在暗示大家她已经结婚,老公人很好,两个人感情也很好。

果然,很快就不再听到任何关于董辰的消息,想来他也终于死心。

没想到这两年,大家都开始使用微信。

说来也奇怪,之前大家也都用qq,qq也可以建群,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人想到过要去建一个中学同学qq群;可是微信一旦通行,就开始出现各种微信群。

这年清明,不少外地的同学照常回了老家。往年大家也回老家,可偏偏就是这一次,好巧不巧地,有人在路上遇到了当年将他们班带到毕业就调到外地的班主任,这下好了,立时就在老师的号召下组织了个中学同学聚会。

那晚聚会召集的人并不多,也就十个左右,叶千含人也不在老家。但有一点她逃不掉:她当年是班长,又是班主任的爱徒。所以在大家应班主任的要求纷纷给自己熟识的同学打电话的时候,班主任特别坚持要给她也打个电话,于是,在场唯一有她确切联系方式的同学就给她打了电话,让所有在场的同学和老师都跟她说了几句。

接到那个电话的时候,叶千含一颗心一直悬着,从头到尾都在想着该找个什么理由、或者假装信号不好挂掉。好在大家一个一个说完,并没有董辰。

叶千含松了口气。

其实既然这些年偶尔和中学同学有沟通的时候,都没有听到过半点关于董辰的消息,想来他和大家的联系也比她多不到哪儿去,是她过虑了。

谁知当晚,微信群就建了起来,叶千含成为最初的十多个成员之一。之后,大家纷纷邀请各自要好的同学入群,群成员迅速增加到二十来个,而此时新入群的一位女同学特别积极,开始通过家长的关系搜罗那些毕业以来几乎没再听说过的同学的联系方式,当叶千含看到她说“我去把董辰拉进来”的时候,心里不由一沉。

董辰的联系方式看来也不好找,那位女同学宣称要把他拉进来后足足过了一个星期,他才被拉进来的。

这句话要让叶千含自己来说,就得是:他居然真的被拉进来了。

叶千含在群里不常说话,这是她一贯的风格,并不突兀。但她是班长,而且多年失联,大家都喜欢有意无意引她说话,特别是其中一个男同学窦柯,以前就是班上唯恐天下不乱的活宝,现在三十郎当岁了,早当了爹,居然也还是一副不成熟的心性,成天开些幼稚玩笑。当年班上传过的“男女私情”,无论真有其事或仅为传言,都被他一条条翻出来调侃,也不顾大多数当事人早已各自成家生子,这样的怪话早已不合时宜。

这个人的存在让叶千含每天都捏着把汗,无数次强压下退群的冲动。

好在他居然没有提过她和董辰的事情。久而久之,叶千含也就心怀侥幸,或许他不知道?

要说他不知道倒也不足为怪。她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