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人说了许多之后刘彻便让李广和卫青回军营又对秦城道:“秦城今日轮休吧?那你别急着回去留下来跟朕在说说话。”
“诺!”刚想着回家去跟许久没亲热的白馨歆好生温存温存的秦城无奈的收回迈出去的脚回身恭恭敬敬道。
待卫青和李广走之后刘彻道:“朕看你方才时的样子怕是并没有将话说完吧?现在便把那没说完的都说说吧。”
秦城拱手道:“臣非是不说只是不方便说。”
“商会和情报队的事?有什么不方便说的。”刘彻道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坐着“这件事目前还不能拿台面来一来是时机未到不方便公示二来商会日后还有用处现在朕得藏着他们。明白吗?”
“臣明白。”秦城道。
刘彻看了秦城一眼又将目光收回道:“朕知道你想问朕什么时候用他们朕可以告诉你年后商会便会开始行动了。朕要先将河南地收复之后要打通河西这些都必须是纯粹的骑兵奔袭少不了情报的支持。至于具体行动现在你身为北军将军不合适再管着商会。朕已经跟张骞打过招呼了这两日你们便可以将这边的事情交接一下日后让他带着商会。”
说罢刘彻顿了顿补充道:“张骞还要往西域去的商会交给他有大用处。”
“臣明白臣谨遵陛下旨意。”秦城说道心里咯噔一下。
虽然知道刘彻说的理由都是实际情况但是将商会和情报队剥离自己的控制秦城心中还是有些疙瘩。毕竟这是自己和南宫商一手组建起来的花费的心血不下于骠骑营现在说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了心里自然无法一下子释然。
再者情报队回在草原的部分全军覆没秦城心里就一直憋得慌想为这些人做点什么。秦城一直觉得这些人不是军人没有职责死在草原自己有些对他们不住。但是现在很明显自己已经不能带领他们再做什么了。这个遗憾恐怕也得永远留着了。
当初南宫商着手组建商会的时候一方面是出于报国的热忱一方面这也是秦城南宫商以及乐毅三兄弟携手谋事的情结现在商会要交于他人之手还不知南宫商是否看得开。
这些于秦城而言都是负面情绪不过也正是这种负面情绪使得秦城打定了某个之前还一直在犹豫的主意。
“骠骑营现在的兵员是六千年后开春朕会给你补一万兵而且都是老兵不会让你失望。”或许是觉察到秦城心中的失落刘彻道“骠骑营的辉煌不会消散还会一直存在下去。”
“臣拜谢陛下。”秦城拜道。
刘彻点点头“没有其他事了你可以回去了。难得休假要注意休息。”
“臣还有一事启奏陛下。”秦城没有走还是坚定道“方才陛下问臣对匈作战有何想法臣说了许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却没有说!”
“哦?”刘彻颇为意外笑骂道:“你这厮莫不是拿朕寻开心?”
秦城笑了笑将先前有些沉郁的气氛驱散道:“臣先前所说诸般想法都必须落脚在一个基础这个基础便是财物。今日大汉虽然财力雄厚但要满足长期对匈作战需要尚显不足毕竟草原图极大日后大汉作战线必然被拉得极长要满足前线将士一日之食财物出自长安十倍耗费犹有不及!十万之军出西域征战草原比之中原百万军队耗费都要多且大军出草原必然骑兵居多这就使得战争对财力要求更高!陛下恕罪臣有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日后在对匈作战的时候边境再有其他战端。。。。。。情势将不容乐观。战争说到底打得就是钱没有钱要打赢战争何其艰难有了钱便没有打不赢的战争一次打不赢可以打第二次。所以当下大汉虽然财力雄厚陛下却不能不为长久大计着想。”
听秦城说完这回刘彻是实打实的愣了一把他自然无法想到秦城竟然能有这样一番惊天的言论。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秦城说到底不过是区区北军六将军之一说出的这番话俨然已经超脱了自己的职责范畴若是此话出自丞相之口倒还正常。而且秦城这话颇有些不敬。总之是一番说出来要么效果巨大要么惹火身的言论。
若不是受到商会的事情刺激这番早已在秦城心中的话不知何日才能说出口。说来也有些意气用事这不符合秦城前世黑道头子的考虑但是自打到了这个时代秦城所做的事又有几件就符合了前世黑道身份的?
现在秦城是大汉的将军是六千骠骑营将士的统率而不是黑道老大。
“你可知你这番话从你口中说出来会有什么后果?”刘彻看着秦城问道。
“或者生或者死。”秦城坦然道既然话都已经说出口了再退缩只能是打自己脸了秦城自然不能那么做。
“或者生或者死。。。。。。”刘彻重复了一遍秦城的话似乎是在体会这六个不大合意的的意思末了刘彻站起身走到亭子栏前站立看着亭子外的景致背对着秦城道:“自打你向朕进言筹备商会起朕就知道你不仅是军事才能过人、胆识过人。不过现在看来朕还是小瞧了你。满朝武大臣包括丞相、太尉、各位将军之前无一人跟朕说过这样的话。知道为什么吗?”不等秦城答话刘彻继续道:“或者是没有想到或者是顾虑此言犯忌或者是目光短浅。。。。。。但是说到底是无人能够理解朕!
无人能够理解朕的心胸、朕的抱负、朕的眼光。。。。。。”
刘彻说这话的时候语气竟然平静的出奇仿佛他并不因此感到愤恨仿佛那个不被理解的人并不是他自己或者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不被理解。
秦城看着刘彻微微有些颤抖的背影突然想到自己在后世看过某位大导演的《汉武大帝》在那部电视的结尾在刘彻即将死去的时候他问司马迁:“你认为你就真的理解了朕吗?”
那一幕刘彻的眼睛与这一刻刘彻的背影重叠让秦城不能不为一位千古一帝震撼。
“朕要灭匈奴谁也阻挡不了国家财力不够那就创造财富!”刘彻凛然道回头看向秦城“举大汉全国之力焉能灭不了一个小小的匈奴?”
刘彻说完忽而又道:“既然你能说出方才那番话说明你心中对如何壮大我大汉财力已然有了一番计较你且说来让朕听听看。朕倒想看看你肚子里到底有几斤墨水!”
“臣尝史书中说有一偏远之国百姓愚钝君王平庸身于崇山峻岭之中而又有当时第一强国大兵压境。。。。。。”秦城娓娓而来。
第二百七十一章 醒入侯门莫若醉
秦城出未央宫的时候天已日暮冬日的天总是在日头落山的时候便黑了下来即便是西边的山头明明还残存着一缕红色的光芒路面没有灯火却也看不清了。
方才秦城跟刘彻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他没有从史书看到却绝不是自己杜撰的故事故事很简单讲的就是战国时期的秦国。
秦国由弱变强到以一国之力并吞山东六国这便是故事的整个情节。在跟刘彻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秦城提到了商鞅变法。当然没有明确说出商君的名。自始至终秦城都没有说明自己将的这个国家就是秦国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先秦时代。
秦城不说不代表刘彻不明白。刘彻明白不代表秦城可以明说。
秦国之所以能够以区区关内之地灭掉山东六国即便是在秦孝公到秦始皇中间有两个平庸的皇帝也没得阻挡得了秦国强大的步伐靠的就是秦国的的法家制度、耕战体系!
商鞅变法前后区区十几年秦国就完成了从一个贫弱之国到第一强国的征程。如此迅速的强大用暴富来形容也不为过。而二十年征战统一山东六国之后秦国依旧强盛而不需要修养生息这种持久力简直无法形容。
秦城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商鞅的法家耕战体系对一个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不少学者甚至预测过若是中华延续千年的治国方略不是儒家而是法家那么今日之中华将是另一幅完全不一样的面貌。不会有蒙古人入住中原不会有满洲人入主中原不会有鸦片战争。。。。。。
因为法家的治国制度和耕战体系除了能够强国之外还能保持国家强盛。秦国在秦武王秦昭襄王这两个平庸君王在位时国家依然在一步步强盛着便是证明。
其实最大的证明还不是这个最有力的证明是后世的国家基本都是“法家制度”依法治国。
如今距离董仲舒元光元年书“天人三策”不过六年时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还没有太走正轨秦城如果想说服刘彻改行儒家为法家以对匈作战为切点正是时候。
至于历史书那套“外儒内法”的言论秦城向来是不屑一顾的那样除了只会让国家制度法不法、儒不儒之外没有多大实际作用要是有用也不会有几乎每个开国皇dì dū要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