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2 / 2)

哎哟!怎么这么糟糕,他打得太准了,那石子不偏不倚,正击中那个同学的脑袋,鲜血流了下来。昌明溜回了教室,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这回可闯大祸了,老师一定得找家长。

昌明家那时很穷,每次交学费都是霍老师为他向学校申请免交或缓交。这回打破了人家的头,不知得让妈妈赔多少钱和鸡蛋。闹不好,学校还会处分他,一张大白纸布告贴在校门口,那他可怎么见人哪。想到这儿他更害怕了,但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昌明,霍老师叫你去备课室。”刚吃完午饭,一个同学传话来了。

互动留言:

又要出现霍老师的精妙教育故事了,千万不能错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着痕迹而得奇效。这是霍老师的教育境界,只要是有心人都可以达到。

为什么她总能对我们有所点化,启迪之处在哪里?在看她如何对待犯错孩子之前,不妨想一想,我们若遇到这种情形会做何处置。两相对照,更易发现我们的差距,利于我们的进步。当教育打破常规之后,我们就会茅塞顿开。教育需要维护的不是教条,而是孩子的身心。

人格也是一种智能

我心情郁闷地排到打咸菜队伍的后面,等我打上再回到宿舍,上午交了饭票预订的馒头早被抢光了。同学们的麦子还没投上,学校先每人发了十斤饭票,投麦时再扣除。我更是烦得不行,冲宿舍里喊:“谁带头抢的馒头?”

连喊了几声,有人应道,“怎么了,怎么了,你欠揍啊?”钻出来一个短小精悍的同学,正是那睡在上铺的兄弟,“我带头抢了又怎么着,大家都抢了,谁让你回来得晚呢。放老实点,要不我就让你尝尝拳头的厉害。”

说着他已经虎视眈眈地站到了我的面前。打架的事我还真没干过,也肯定不是他的对手,怎么遇上了这号同学呢,“你不用出手,出手馒头也找不回来了。”

他点了几下头冷冷道:“我可不跟你嘻嘻哈哈的,别给我来下一次。要吃馒头,就得快抢!”

班主任吃完饭过来巡视,看到了这个场面,竟然没说什么就走了。下午继续开班会,我上铺的兄弟被任命为班长。

班会之后便停课全校大扫除。学校教导处、总务处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团支书,还有学生会干部,组成卫生评审团,在课外活动时间检查打分。

各班的卫生区都已划定,只是有些区域界限不太分明,因此发生争执,我班的两位同学被别班欺生给打了。班长闻讯便召集全班男生在宿舍开会,扬言要把那个班全给灭了,密谋在今晚行动。

面对即将发生的惨剧,我不能坐而视之,更不能参加械斗。我先到班主任的办公室,门已锁了,只得又到他的宿舍。刚到门口,里面便传出一声大喝:“进来!都是你搞的,成个什么样子。这次卫生评比,我们班拿了个倒数第一呀。我上宿舍转了,你看看你叠得那个被子,真是一堆烂柴禾,都是让你给拉下分来的。今天晚自习,你给我好好反省,写检查,别的啥事都甭干。回去吧。”

“老师,我……”我呆站在门口不知所措,眼泪险些掉下来。老师,我还有重要的事和您说呀,可我还怎么说得出口呢。

“怎么还不走,我没时间。”班主任站起身要关门了。我看到里面还有一位老师。

我只能转身离去了。没回宿舍或者教室,径自出了校门,一直走到弥河岸边。沿着河边只管往南走,满眼都是硕实满枝的苹果园。但这丰收的景象引不起我丝毫的喜悦。我该向何处去呀?真是做梦也不能想到,会上了一个这样的学校啊。以自己的才智和成绩,该上最好的学校呀。可是怎么办呢?我不能退学了,退学之后也是走投无路,我们的家也再经不起打击了。

这样的职业学校,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是很差的,可为什么分数低了素质和人格也相应下降呢?不爱学习,不务正业,打架斗殴,误入歧途,都是难免的。人可以不苛求分数,但不能没有目标,不可不求上进。这种联系不是绝对的,学习好的学生也有品德差的,成绩差的也有品德好的,有些自私狭隘的人读了硕士博士也依然故我,教育没能改变他们的人格就是缺陷和失败。但总体来看,这个学校的学生素质的确是太差了,和重点中学的学生没法比。其实人格也是一种智能,是智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智能达不到一定程度,人格也不会太高尚,因为觉悟和境界达不到。通情达理是需要智能的,开发智力有助于健全人格。人格是通常智力以外的另一种潜在智能。

可我立刻就发现这仅仅是假象,他们不是注定非成这样不可的,这不是他们的过错。长此以往,我也会变坏的。原来都是好孩子,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因为教育放弃了他们,让他们掉队了。只因暂时成绩不好就不再管他们,就冷落了他们的身心。他们甚至会被老师和学习好的孩子瞧不起,在一个充满歧视的教育环境当中,怎么健康成长呢?这仍然是苛求分数的教育之罪,分数教育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发育。人格下降也许不是因为智能不同,而是由于孩子受到了教育的区别对待,被硬生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这种教育对人的改变是可悲的,也是失职的。我想起了小学和初中一些成绩差的同学,老师甚至会在上课时间给他们派活,给自己点炉子、做家务、办私事,而且不让他们参加考试以免给班里坠分,给自己“抹黑”。他们实际上被部分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常常被排除在外,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畸形的成长空间。我心情矛盾冥思苦想着一路走下去,又走回来。

今天晚上一场流血事件不可避免了吗?两顿饭都没怎么吃,还得写检查,我也有些麻木了。

互动留言:

这是一群被教育遗弃的孩子。相信孩子是永远都不会自暴自弃的。在他们面前,教育者的责任早已丧失殆尽。当孩子置身一个相对优秀的环境当中时,也没有人去试着爱过他们,没有人对每个孩子尽到同等的责任。教育的平等在于这种同等责任,失去平等就没有责任可言。

孩子是在师长的期待眼光中成长的,这种期待的方向甚至决定着孩子的一段未来。像文中这位班主任,总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他的学生,总是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的品质。久而久之,那些可贵之处就将被颓废和陋习掩埋得一无是处。当然,再平庸的环境也是可以改造的,如果正气能形成气候和主导的话。不要对孩子失望,永远。

爱之教育不该留下成长的伤痕

备课室里只有霍老师在,她正抓紧饭后的时间批阅同学们的课堂作业,办公桌上一大摞作业本。

“知道为什么让你来吗?”霍老师平静地问昌明,还在忙着手里的活儿。他心头的重压倒稍微减去了一点,看样子霍老师根本没当回事儿似的。

“说说,怎么回事。”霍老师给了他一个“申辩”的机会。

昌明一五一十说了事情的经过,承认自己如何如何不应该。这时,霍老师放下钢笔,抬起了头,严肃地看着他,仍然平静地说:“知道错了就好。这次多危险哪。打伤了同学,人家得多受罪啊,还要耽误功课。今后一定得注意,玩的时候也要爱护同学。不能玩这种危险的游戏。”

备课室里静悄悄的,昌明低头听着老师的话,等着更加严厉的批评。等来的只有一句:“你回去吧,以后给人家道个歉。”

昌明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就好像屁股上挨了妈妈高高举起,又轻轻落下的巴掌。

出乎意料,这件事竟然就这样过去了,霍老师没再找昌明“算账”,更没向家长“告状”,他的爸妈始终不知道这件事。可他忘不了霍老师那严肃的目光,他再也不会去闯祸。他更知道霍老师是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爱护和培育的。

其实这件事并没有那么轻巧,昌明到同学家道歉时才知道,霍老师承担了昌明家长应尽的责任。她认为这也是老师的责任,是她带那位同学去了医务室,还专门到他家里道了歉,作为一个老师为不小心犯错的学生道歉,因为自己的确有责任。昌明觉得霍老师为同学们做得实在太多了,他更不能再让霍老师操心了。

打破头,霍老师都不告状,同学们在学习等其他方面的问题就更“不值一提”了。霍老师从不给家长出难题,总是把问题解决在学校,让同学们学会自己认识错误,自主克服困难,锻炼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