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不认识我吗?”李存焕有些疑惑的指了指自己。
“我为什么认识你?而且你上次来虽然帮助了我,但你却……”少女似乎正在琢磨用貌似形容词。
李存焕耸耸肩,脸是露出一抹苦笑,道:“我曾经是一个大将军,不过我现在不过是一个已经失去了兵马的普通人罢了!”
“为什么会这样?”是人都会有好奇心的,特别是对于大人物的秘密,少女也不能够幸免。
李存焕叹息一声,开口说道:“他们造反了!”
“哦!我明白了!肯定是你手下的士兵被人贿赂了,不过你也够幸运,居然逃跑到这里来!”少女自以为是的说道。其实这种情况在中唐以来并不少见。
李存焕摇摇头,开口说道:“不是,他们不再听从我的命令了!而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我忽然感觉自己很茫然,好像活着没有什么意义。”
少女点点头,开口问道:“你是不知道自己的归属是吧?”
“归属?算是吧!”李存焕茫然的看着墙角的几棵杂草。
“那你认为,什么才是有意义的事情?有的人认为,让自己能够得到一切就足够了,有的人认为,享受世间所有美女,居住豪华的宫殿就足够了,你呢?”少女两只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李存焕。
李存焕轻轻摇摇头,开口说道:“我不知道,也许,死亡是我最后的归属!”
“你太过悲观了!”少女说道。
李存焕苦笑着说道:“不是我太过悲观,而是我的生命太过悲观。我的士兵居然不想作战了,难道他们忘记了他们这一切是依靠什么得来的吗?如果没有他们手上的长矛、利剑,他们能够保护到他们的一切吗?”
少女忽然开口问道:“你想家吗?”
李存焕忍不住心头颤抖,沙哑的声音当中透着一股深深的怀念,“如何不想!如果能够再次回到家里面,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来到交换!”
少女点点头,开口说道:“你的士兵肯定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吧?他们获得了胜利,他们得到了赏赐,他们想回到家里面看看,想帮助一下家人。你想想你现在的感受,就知道他们现在的感受了。”
李存焕脸上流露出沉思的神色,过了片刻点点头,开口说道:“你说的应该是对的,但我现在已经没有动力带他们去作战了,我忽然很渴望死亡,那里也许是我的归宿。”
“死亡是所有人最终的归宿,但他并非是你现在的归宿。”善良的少女劝解道。
“那你说我现在的归宿是什么?我所做的一切又是为了什么?也许醉生梦死是我现在最好的选择。”李存焕低着头,迷惘的喃喃道。
少女侧着脑袋,想了好一会,开口问道:“村里面有个读人,他经常说如果现在是汉武或者贞观的时代就好了,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存焕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少女的话,汉武就是汉武帝,贞观就是唐太宗时代的年号。这两个时代都是汉族的巅峰时期,也许他们生产力不强大,也许国民生活不怎么样,但他们不像宋朝,富有而软弱,他们不像南北朝,混乱而动荡。在这个时代当中,哪怕是比较穷苦,但汉人依旧拥有属于自己民族的荣誉。唐朝的人民可以骄傲的扫视着所有人,他们可以藐视的称呼他们为蛮人、胡人。
李存焕忍不住想到了五代十国中最著名的儿皇帝,他是第一个向北方游牧民族称儿子的皇帝。民族的尊严也被他丢的干干净净。
“名留青史,这是你应该所追求的!”少女见李存焕良久不说话,以为他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忍不住开口说道。
“谢谢你了,你帮助了我,让我从迷惘中走出来。”李存焕诚心诚意的道谢。
“不用!”少女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李存焕不由得一阵失神。
“你真是美丽!”李存焕忍不住感叹道,
少女脸颊一红,有些怒气冲冲的问道:“那你想怎么样?”
李存焕想不到前一刻还温柔如水的少女居然变成如此‘凶神恶煞’的样子,李存焕忍不住摇摇头,开口说道:“你真是一个特别的女子!”
少女脸色更红,低声喃喃道:“我不过是一棵小草罢了!”
李存焕笑着道:“但你也是一棵特别的小草,而且比花还要漂亮的小草!我走了,多谢你的开导”
李存焕走出房门,慢慢朝着幽州城走去。
看着他背影的少女眼神不由浮现迷离的眼神,喃喃道:“他到底是谁?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军吗?”
' '
第174章 定计攻渤海
第174章定计攻渤海
“啊!是大将军呀!”刚刚出现在城门,李存焕就引发轰动,皆因李存焕忽然消失,可是让所有人都心惊胆战,幽州甚至出现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张全义、杨师厚、荀乾雍他们到处的派兵找人。毕竟除了李存焕还有谁能够镇压的了三镇的骄兵悍将,这个时候可是将所有人都着急死了。
“大将军,你这是干什么!一声不吭的走了!”李存焕刚刚回到国公府,张承业就已经满头大汗的跑过来质问李存焕。
“大将军,你知道你现在的安危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全河北,甚至全天下的事情!”杨师厚也顾不上上下尊卑的低吼起来。
“看了这些后,心里有些堵,出去走走罢了!”李存焕轻轻指了指案上凌乱的奏折。
张承业等人脸色一僵,李存焕这话就如同往众人喉咙中塞进了只臭袜子。李存焕这话可真是够让众人尴尬的很。
到底是张承业这个没有卵蛋的家伙脸皮厚,讪讪一笑,开口说道:“即使如此,大将军也不能够如此孩子气!”
他倒是反将李存焕一军,当然他也不笨,朝杨师厚打了个眼色。那眼神就仿佛在说:哥们,看到了吧?该是你出场的时候了!
杨师厚无奈了,站前一步,开口说道:“大将军,我看这事情就算了,你也别闹了,今年秋天你在幽州劝农吧!”
“不!”李存焕坚定的说道。
张承业、杨师厚二人脸色大变。
李存焕浑然不理会二人变的铁青的脸色,斩钉截铁道:“无论如何我也要带辽东解决渤海国!你们不是一直根我哭没有粮食吗?渤海国内稳定,还有能力输出粮食。我问过高句丽的使者王建了,渤海国的白?(que)城(今丹东)每年都往外出售近万匹粗布,这仅仅是渤海国一个地区而已,还有其他地方,合起来我也不知道多少十万匹了。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李存焕见二人并没有答话,自顾自的开口说道:“这代表渤海国民生安定,国家长期没有遭受战乱,百姓耕作之余还有能力织布,大量的生产布帛。而且现在因为战乱,蚕丝价格之路飙升,一匹丝绸需要八贯钱!而一石米不过是五百钱!一把障刀不过是二贯钱!差距多远啊!我需要渤海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气用事,在是我们卢龙需要食物和布帛!”
张承业比杨师厚更加清楚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他点下头开口说道:“开元、天宝年间一匹绢可易米十四斗有余。而现在天下大乱,那家那户有心织布呢!织布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完成的,一户人家织布,快则一个月,慢则二三个月也有之。如果在经常处于战乱的地区,谁还有心思织布啊?也许布还没有织好,就被乱兵抢了,所以没有多少人敢去冒险。不过这还比较好,类似丝绸这些,更加困难。一棵桑树需要两三个月才可以采摘,最好自然是长大的,这更是需要一年多的时间。种桑树是一种长期投入。导致现在一匹丝绸在北方居然达到八贯钱!如果得到了渤海,卢龙的财政也好,粮食供应也罢,恐怕会好上不少!”
“自古有云,衣食住行,这是百姓四大基本条件,现在布帛价格昂贵,即使以卢龙的繁荣,依旧有不少百姓衣衫褴褛。食物方面更加不要说了,军粮都供应不上,百姓那里就更加不用说了,住和行还好一点。但最重要的衣、食两个也解决不了,这又有什么用处呢?”李存焕劝说道。
杨师厚苦笑道:“大将军,你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我们的士兵不弱于渤海,但他们那里来粮食啊?而且军中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