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晋安大帝 > 第51部分

第51部分(1 / 2)

>“哈哈。。。”

刘毅忍不住拍了拍脑袋,他现在是和刘裕犯了同样的毛病,只要有人稍加提点,他就能醒悟过来。

“对,就这么办?届时你和刘儭黄鹑ィ以谝猿⒌拿甯晔鼐乱坏烂睿盟翘幽忝堑闹富印?br />

刘裕现在可是大司马,掌全国兵事,正常情况下,是可以节制一府官兵的。但前提得是在正常情况下,现在的情况正常吗?

刘儭辶酥迕纪返溃骸叭羲豢戏钰淳┰趺窗欤俊?br />

唐亮冷冷一笑:“除非他想造反,到时不单是我们,全天下都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他了”

听了唐亮的主意,刘毅心情大好,正准备命人摆酒、与两个心腹庆祝一下,门外忽然走进一个侍卫,趴在刘毅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刘毅听完脸色立刻就有点变了,挥手命侍卫退下,沉声对二人道:“卢循派人来见我,你们说是怎么回事?”

卢循正在玩造反,他在这个时候怎么会派人进京,而且还直接找到刘毅府上?

刘儭吞屏敛挥梢苫蟮囟允恿艘谎郏匀欢疾惶靼住?br />

对卢循这样的反贼,刘毅本是不想见的,可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携重礼上门,总不能把人家赶走吧?

唐亮忽地开口道:“大人,卢循不会是想投靠您吧?”

“万万不可,此贼借五斗米教起事,杀官造反,荼毒百姓,若大人收留他,岂不有损大人的威名?”

刘儭鼻械厮档溃涫挡坏ナ撬跻愫吞屏烈仓溃宦凼撬锒骰故锹鸨螅宦飞丈币樱Υ绮莶簧缗锰炫嗽梗绻皇腔感畚唬衷诠兰埔丫涣踉C鸬袅耍庋娜艘鞘赵谏肀撸遣皇亲约焊约赫沂侣穑?br />

唐亮微微一笑道:“朝廷屡派大军剿匪,却总是不能尽全功,同时劳民伤财,朝廷已不堪重负,若是我家大人能令其主动归顺朝廷,岂不是大功一件?这是其一,其二,我家大人在地方上的实力还很薄弱,卢循能派人来见大人,说明是有意投靠,这样大人在地方上不就多了一有力的臂助”

一番话说的刘毅不住点头,显然是已经意动。刘儭锤芯跏虑榭峙旅荒敲醇虻ィ皇撬挡怀隼聪筇屏聊茄兴捣Φ挠镅裕灾荒茏靼铡?br />

两个左膀右臂都不反对了,刘毅命人把卢循的使者请进来。

正文 第八十二章 新问题

更新时间:2014…9…8 9:28:52 本章字数:3215

陶渊明给路强推荐的人叫颜延之,家境贫寒,自幼苦读诗书,只因出身微寒,所以一直不能入仕为官。

路强突然发现,那些肯吃苦努力读书的,几乎都是贫寒人家的孩子,倒不是说富人家的孩子不肯努力,只是一个人的出身好坏,很容易影响他的志向。

有钱人家的孩子,努力不努力,他也饿不着。穷人家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他若想改变现状,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倍的努力。

这就是现实。

颜延之话不多,路强和他交谈几句,也没觉出什么特别的地方,不过想来是陶渊明推荐的,一定错不了。

事实真如路强想的那样,短短几天时间,颜延之就熟悉了刺史府的事物以及长史的职责,并雷厉风行地干了起来,从而极大地减轻了路强的压力,使他能分出身干别的事情。

路强需要的就是多做少说的人,而颜延之无疑就是他要找的。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路强现在是深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荆州在经历了桓伟的扫荡之后,已是满目疮痍,而作为新任的荆州刺史,首先要做的就是安定民心,恢复生产。

这些事说的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虽说荆州治下的各郡县已经纷纷表示服从路强的指挥,可这种服从也是有代价的。

百姓被战火毁坏的房子要重建、耕地需要粮种、损毁的府衙需要修缮、破坏的城墙需要修葺等等。。。

财力、物力、人力。。。这些都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在几乎天天有到刺史府诉苦、请求拨付物资的郡县官员。

还好有王镇恶、陶渊明、颜延之等人,不然一点从政经验的路强非被他们逼疯不可。

不过路强没管理过政务,不代表他一点不懂,而且身边又有颜延之常伴,他已经嗅出一丝阴谋的味道来。

这几年天下一直不太平,象这种遭遇兵灾人祸的事,各郡县不可能没遇到过,那么他们之前是怎么过来的?难道他们自己一点没有生产自救的办法吗?

拨付救灾物资这些事还用不到路强亲自操心,不过照此下去,桓玄留下的那点家底可不够折腾的,必须得另想法子才行。

按照记忆中早朝的样子,路强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人开会,研究以往的得失,部署今天的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众人不但习惯了这种方式,而且非常认可路强这种勤政的态度。

现在看来,军队方面的改制,倒是最平稳的,几员将领汇报了军营的现状和训练情况后,就该由王镇恶等人说到政务了。

这是每天会议的一个流程,今天也不例外。

前面几个将领说完,周奎最后一个发言,他也没别的事,就是希望尽快搞到战马,把三千铁骑补充完整,现在的骑兵营只有两千战马,为了让三千人都能熟悉骑兵作战,不得不轮番训练。

对这件事,路强暂时也毫无办法,刘嗣女已经出去有些日子了,现在还没传回什么好消息,所以只能等。

陶渊明主管江陵,在他治下的各县倒还安稳,没有天天来要钱要物的现象,可是他做为路强的核心手下,也知道府库快经不起折腾了。

“大人,属下觉得现在这种情况纯属人为的,各郡郡守显然是有的在观望,有的是在幸灾乐祸,所以属下提议,撤换一些郡县长官,使我们的新政能顺利施行”

王镇恶也倾向武力解决,杀一儆百,听了陶渊明的话,立刻点头赞同。

路强看了看一直没开口说话的颜延之,道:“延年怎么看这件事?”

“大人一心让利于民,属下觉得策略是好的,关键就在这些官员身上,而我们又不是三头六臂,不可能监管那么到位,所以就给了他们可趁之机,属下觉得,若是让所有百姓都知道大人已经把桓家土地、以及那些支持桓家的士族豪门的土地,也都分给了普通百姓,那么普通百姓会怎么想?”

颜延之的一袭话,让路强脑中灵光一现,现在这个时代资讯不发达,甚至很多百姓终其一生也没离开过他生活的一亩三分地,见过的最大官员恐怕也就是县官,所以县官说什么就是什么,根本不知道朝廷的具体政策。

这就是现代人常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果一旦让那些普通百姓知道他们应得的实惠却被地方官府扣押,他们会怎么想?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现在这个社会,士族门阀并立,绝大多数土地都在他们手中,而他们还不用缴纳税赋,官府所有的税赋都压在普通百姓身上,而不堪重负的百姓,要么成为他们的佃农,要不就得卖身为奴,这也就是叛乱剿而不绝的主要原因。

这就象一堆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熊熊大火。只是荆州新定,决不能再出乱子了,所以这件事必须有个度。

沉吟片刻才道:“今天就先到这吧!”

听到路强宣布散会,众人纷纷起身施礼离去。

颜延之却没有走,待众人散尽后,才道:“大人可是已有定计?”

路强微微点点头道:“这件事需要一个契机,随后我会任命你为监察,巡视各郡县,同时再配以军队,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这件事”

“属下明白”

颜延之没有问路强指的契机是什么,对这位年轻统帅,他们已经越来越有信心了。

路强一个人坐在堂中,又仔细琢磨了一下自己的办法,然后把王凯叫了进来,交代一番后,让他即刻带人去办。

土地问题历朝历代都是大问题,稍一不慎,就会生出大乱子。荆州的做法只能作为一个实验点,试探一下荆州士族豪门的反应,如果一切顺利,也必将随着路强的脚步越走越远。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