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平身”
没有人教路强宫廷这套东西,他完全是学着电视里的样子做的。
因为没有明确的封赏官职,所以群臣站的有点乱,不过前面却还是荆州的官员。
谢望祖率先道:“陛下重登大宝,又传来皇妃有孕,实乃天大幸事,臣乞陛下大赦天下,以贺我皇之双喜”
这句话确实说的路强心里了,点头道:“就照你说的办,檄文天下,我。。朕要普天同庆”
“遵旨”
此时王谧还站在官员中,眼见想说的话被谢望祖抢前了,立刻上前奏道:“陛下已回宫,正应将皇后、皇妃等迎回,老臣不才,愿去江陵恭迎皇后”
路强摆摆手,道:“这件事先不说”扭头向蒯兴使了个眼色。
蒯兴会意,捧着早就拟定的旨意迈步而出。
众官员一看就明白了,皇帝这是要封赏群臣了,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当然是荆州官员,忧心的则是留在建康的官员了。
路强在蒯兴没有宣读旨意之前,朗声道:“多年以来,皇权旁落,以至佞臣频出,朕痛定思痛,决定重新改组朝廷各项机制,以防再有桓玄、刘裕之流出现”
蒯兴待路强说完,展开旨意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重登大宝,为体现新朝新气,特改元泰安,今年是为泰安元年,罢尚书、中书、门下三省,改以吏、礼、兵、工、刑、户六部,六部之外,设五军都督府、监察院”
“吏部掌官员任命、升迁,由一名尚书,左右侍郎统管,第一任吏部尚书、王镇恶”
“礼部掌教化、文教,设尚书、左右侍郎,第一任尚书、陶渊明”
“工部掌建造、土木等,设尚书、左右侍郎,第一任尚书、萧元常”
“兵部掌兵事,负责军官任命,训练士卒、后勤辎重等,设尚书、左右侍郎,第一任尚书、韩延之”
“刑部掌刑律,督察天下司法,设尚书、左右侍郎,第一任尚书、颜延之”
“户部掌天下民事,设尚书、左右侍郎,第一任尚书、王诞”
“五军都督府负责调动军队,监管各地驻军,第一任大都督、何无忌”
“监察院负责监管任何不法之事,设监察御史一人,左右都御史两人,第一人监察御史、罗颂。各部尚书均为二品”。。。
随着蒯兴一道道旨意念出,底下的官员纷纷议论起来,不过出声的基本都是建康的原来官员,因为谁都听出来了,皇帝这是要将原来的官员一网打尽了。
蒯兴干咳了一声,朗声道:“肃静”
王谧终于忍不住,再次出班道:“敢问陛下,建康留守官员之前是不得不以身侍贼,不过却还是一心终于陛下的,陛下罢了尚书、中书、门下诸省,那些官员怎么办?”
路强冷冷地看着王谧,道:“王司徒可是觉得朕颁布的新政有问题?”
路强的话音虽轻,王谧却感觉一股无边的威压扑面而来,后背立刻就流出汗来,不由有些后悔冒头了,但这事关他今后在建康官场的地位,他必须冒这个头。
跪倒磕头道:“老臣不敢,老臣是想说,陛下要改的这些都是祖制,若擅自改动的话,有违祖制不说,恐也将动摇朝廷的稳定啊!”
“哈!”
路强虽笑,脸上却不带一点表情,道:“祖制?就是先帝太遵循祖制,才有了桓玄、刘裕之流,王司徒一心要朕遵循祖制,莫非也有效仿桓、刘二人之心?”
路强这话说的可是有点太重了,吓得王谧一个劲地磕头,连称不敢。
路强本来是不想这么快就同王谧算后账的,可这家伙太不识趣,说不得,只好先拿他开刀了。
“司徒大人,两年前你为了讨好桓玄,是你亲手把朕从这个位置上拉下去的吧?原本念在你献城有些功劳,朕不想再追究这件事,既然你如此不识时务,朕就成全你,来人,拿下”
原本朝堂是两旁有太监侍立,但今天四周都被路强的侍卫站满了,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心怀不轨,或是反对新政的。
听到路强吩咐,侍卫们如狼似虎地扑上来,不由王谧分说,直接将他拖了出去。
“谁还有话说?”
金殿上静悄悄的,只有路强阴冷的声音在回荡着。
片刻之后,路强见没人再说话,遂道:“朕知道你们屈身事贼,也是身不由己,所以朕不会再追究之前的事,但这不代表你们就可以高枕无忧,继续做你们的官了,从现在起,朝廷用人,唯才是举,各部侍郎堂官由各部尚书量才任用,报到我这里后,我会再命监察院逐一核对,各部尚书若有徇私情况,一体拿问”
众官员听了路强的话后,轰然应诺。荆州官员还不觉什么,建康的官员却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皇威。
在路强的示意下,蒯兴拿出第二道旨意。
“自今而后,朝廷所有军队将不得再以荆州军或是北府军等称号,一律以皇家陆军、皇家骑兵、皇家水军称呼,全军除了卫戍陛下的京畿军队,均以皇家陆军第一军、第二军等向后排列”
“皇家陆军第一军,镇北大将军、何无忌。第二军,奋威大将军、赵伦文。第三军,扬武大将军、檀道济。第四军,定远将军、张畅之。。。”
“皇家水军第一军,荡寇将军、江大龙。第二军,平逆将军、江小鱼。第三军,裴庆之”
“皇家骑兵副都统,耀武将军、邓祥”
“自今而后,军政分家,各不相统属,文官不得插手军队,军官同样不得干涉地方政务”。。。
随着一道道旨意颁布出去,各级文武官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这不过是初步的封赏,还有很多人都是要有爵位的,不过这却不是一时半会能读完的了。
就是这样,这场朝会也开了大半天时间。
待蒯兴宣读完旨意,路强来了总结性的发言。
“鉴于皇后即将临产,朕决定暂居江陵,朝廷所有政务也都去江陵办理,何时返回建康?待皇后身体康健之后再议”
“嗡。。。”
路强的话音刚落,那些建康的官员又议论起来。。。
正文 第二百零六章 绯闻主角
更新时间:2014…9…8 9:29:04 本章字数:3273
有一个成语叫水到渠成,在刚经历了王谧把祖制搬出来这个插曲后,路强就决定迁都的事慢慢来,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对于静修老道当初提的长安做都城的事,如今也不现实,毕竟那里现在还是秦国都城,能说要把人家都城说成是自己的吗?
江陵虽然一直是路强的治所,但那里同样不适合做都城,如果路强明目张胆地说要迁都那里,恐怕姚兴就要睡不着了。
所以路强只能把老婆们搬出来,以皇后有孕为名,慢慢将朝廷全搬过去。
这个消息对建康的文武官员影响虽然不小,但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思琢磨这件事?下了朝之后,立刻按着自己的职责,去相应的部门报到,然后费心思挖门子,争取弄到一个好的职位。
只可惜一来路强有言在先,各部尚书没有敢徇私的,另外也都想在新朝干出一番作为来。所以那些挖门盗洞的官员们,只能打起精神,各凭本事了。
路强这一天也着实有些劳累,不过还是先去后宫转了一圈,看看兄弟曾经住过的地方,这个时候他已经命令代千秋去接兄弟回来了。
这座皇宫的主人频繁更换,太监宫女却没什么变化,桓玄虽然奢靡,但毕竟在位时间不长,而司马德文又一心向佛,所以整座后宫都是冷冷清清的。
路强是不会住宿在这里的,转了一圈就准备去永安宫那边,忽然见侍立的一个太监神情有异,似乎不敢见自己似的。
路强倒不相信皇宫中会暗伏刺客,但小心些总是没错的。扭头看了眼丁四,微微示意一下。
丁四猛地闪步而出,单手抓着太监的脖子就将他提了起来。
“陛下饶命,是。。。是我啊。。。”
太监被丁四捏着脖子,都快说不出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