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帮你啊?除非你能拿出什么能表明心迹的东西来”
“有、有。。”
冯弘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份地图样的东西来,双手捧上,道:“这是我借身份之便,记录的燕国兵器、粮饷、以及兵力分布等情报,另外据我所知,冯拔已经任命张兴会同拓跋仪的人马,正准备讨伐慕容超”
孙护就等冯弘拿出这样有分量的东西来呢,接过来看了看,随即放入怀中,道:“你就先在我府中安歇,我这就进宫去见陛下,陛下肯不肯留下你,就看这东西的分量了”
事实上,路强也已经收到冯拔向拓跋珪称臣的消息了,这对他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那样势必给他彻底平定燕地带来困难。
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保住慕容超这支力量,可即便晋朝已经全取太行一西的土地,但想直接援助慕容超也不太现实。
另外路强这个时候也不想再次发动大规模战争,就在他为这件事发愁的时候,孙护来了。
接过孙护呈上来的东西看了看,这上面的情报,有些他这里已经记录在案,有些则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所以算不上太有价值,但冯弘肯降,却也是一件值得人高兴的事。
这个时候内阁的几位阁臣也都在,路强把东西交给王镇恶,却对孙护道:“朕现在还不想看着慕容超灭亡,孙大人可有什么好主意?”
孙护看了看王镇恶、王诞、颜延之等人,小心地道:“臣对军事方面不是很擅长,不敢妄下定论,还请陛下恕罪”
路强不由暗气,孙护现在的样子就和高雅之先前一样,干什么都是谨小慎微的。
王诞微笑道:“孙大人不必妄自菲薄,当初孙大人独自一人坚守在洛阳,陛下和我们这些臣僚,可都是看在眼中的,想到什么就尽管说好了”
孙护抬头向路强望去,却见路强也正一脸鼓励地看着自己,心中不由一热,道:“陛下和众位大人厚爱,那臣就说说我的主意”
“让冯弘站出来,在接受陛下册封的同时,向燕国军民揭露冯拔的卖国行径,在旧燕之地孤立他,另外陛下可在边境一带频繁调动军队,做出一副随时进攻的态势,这样一番下来,即便不能打消冯拔,相信也不敢让他毫无顾忌地讨伐慕容超”
王镇恶率先点头,道:“孙大人之策,可谓稳妥至极,无需我们出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好,果然是好主意”
路强也点头道:“朕会派人接回冯弘的家人,以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其他的就照孙大人的主意办,孙大人可回去告诉冯弘,事了朕准他进户部任职”
燕国很多归顺过来的官员都被路强打发到户部去了,主要是他们对旧燕之地熟悉,可以帮助清查人口,丈量土地等。
这个官职同冯弘在燕国的官职肯定是不能比的,但却是一个非常实在的职位,起码路强没有先哄骗他,事后又过河拆桥。
就在这时,颜颜之忽道:“陛下,其实我们是有兵可派的”
有兵可派?
朝廷兵马不缺,不是说没有军队进攻冯拔,只是还不到时候而已。
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颜延之微微一笑道:“陛下忘了慕容超所处的地理位置吗?”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各有所图
更新时间:2014…9…8 9:29:08 本章字数:3360
现在慕容超占据的地方就是后世的山东半岛,颜延之只开了个头,路强就明白他指的是出动海军。
在海上提供对慕容超的帮助,确实是个办法,毕竟路强现在还不想与拓跋珪或是冯拔正面开战。而从海上走,就可避开他们的耳目。
冯拔已经向拓跋珪称臣,若是大张旗鼓地援助慕容超,岂不等同于向拓跋珪叫板?这涉及到脸面问题,所以即便拓跋珪不愿,怕也不得不对晋朝用兵了。
当然了,若是慕容超能明智地向路强称臣,就另当别论了。只可惜,到目前为止,慕容超显然还没这个想法。
同时这其中还存在一个时间问题,徐州紧挨着慕容超的地盘,直接就可以在那里对慕容超进行各种援助,若是从海上走,却需要绕一个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广固,这样一来,劳民伤财不说,怕是到了也什么都晚了。
所以颜延之的计划虽好,却不太现实。
这时孙护忽道:“臣听说慕容超的母亲和夫人还在秦国姚兴的手中,陛下是不是可以利用一下这层关系?”
还有这种事?
路强微微一怔,他还真不知道这件事,问道:“怎么回事?孙大人请说详细点”
“当初慕容超在秦国为质,他为了能尽快逃回燕国,就丢下母亲和妻子,独自一人逃了出来,事后也没听人说他把人接回来,现在他上位了,燕国却已变得四分五裂,怕他就是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能力了”
为了权势苟活,就丢弃母亲和妻子,这样的人与禽兽何异?
这一刻,路强都有点懒得搭理这样的人了,不过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沉吟片刻道:“孙大人的意思,可是要朕向姚兴讨要慕容超的母亲和妻子?”
孙护发觉路强的情绪有点不对,正色道:“陛下,不论是旧燕还是现在的秦国之地,都是我汉人的土地,相信陛下早晚都是要收回的,那么这之前,又何妨容忍一下此等小人呢?”
“陛下,臣赞同孙大人的意见”
“臣也赞同”。。。
三个内阁辅臣听了孙护的话,一起表示支持他的主意。
路强终于点头道:“那就按孙大人说的办,传旨檀道济,命他在雁门一带佯动,这边待把冯弘家人救出后,再公开他的身份,朕这就修书姚兴,要他把人给朕送来”
就在孙护将冯弘安置下来当天,城门即将关闭的时候,新任吏部右侍郎朱赞,风尘仆仆地进入城中。
这是朱赞第一次来洛阳,他是带着一种崇慕的心情回来的,这就是当年的帝都啊!无数汉人午夜梦回的地方,想想都让人激动。
天色已晚,当然不能这个时候去见皇帝了,早知道他要回来,三天前就等在城门口的老家人,直接就把他接去朱家在洛阳的府邸。
朱超石被路强封为常乐公,虽不参政,却是个名副其实的逍遥公爷。
朱家向来不差钱,路强定都洛阳的消息一出,他家就在洛阳选了一处豪宅,然后举家从建康搬了过来。
路强一直都很欣赏朱超石的聪明,这也是朱赞能一直获得重用的主要原因。
朱赞的父亲朱厚重虽没有官职,但听说儿子回来了,还是抑制不住思念,同夫人一起迎了出来。
朱赞已经有三年多没见到父母了,听说父母竟然亲自出迎,吓得他早早就下了马车,然后快步奔到父母面前,看着两鬓斑白的父母,未说话,眼泪先下来了。
一撩袍服,双膝跪倒在父母面前,泣声道:“不孝儿,回来了。。。”
交州临近大海,气候闷热潮湿,又天天被海风吹着,现在的朱赞早无复当年玉树临风的模样,整个人变得又黑又瘦,却也格外的精神,尤其那双眼睛,黑亮黑亮的。
朱厚重还好,见到宝贝儿子变成这样,朱赞的母亲忍不住上前抱着儿子痛哭起来。
朱厚重轻轻擦了擦眼角,笑道:“看你,成什么样子了?也不怕邻居笑话,赞儿已经是朝廷高官了,别让人说赞儿不注意官体”
朱母嗔道:“他就是当再大的官,也是我儿”虽是这么说,还是松开儿子,将儿子从地上拉了起来。
再次上下打量儿子片刻才道:“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
朱赞点头道:“陛下任命儿为吏部侍郎,应该轻易不会再离京了”
“快进去吧!你大伯已经准备好了酒宴,就等你回来呢!”
朱家人是真的高兴,朱赞以不到三十的年纪,就进入国家的中枢,又是握有实权的吏部,真可谓是前途无量了。